必修四《登高》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凄冷 孤单 悲凉
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两种: 落木、长江。
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 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 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 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 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 胸襟开阔。
活力和 朝气
悠闲 自在
风 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 要读得很凄寒, 着读出这两个字; 着读出这两个字; 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 天 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 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 鸟飞回: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 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 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回到家的那 一天吗? 一天吗?
诵读指导
登高
风急/天高 猿 啸哀 渚清/沙白 啸哀, 沙白/鸟 飞回 飞回。 风急 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 鸟/飞回。 天高 无边/落木 萧萧/下 不尽/长江 滚滚/来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无边 落木 萧萧 下,不尽 长江 滚滚 来。 万里/悲秋 悲秋/常 作客 百年/多病 作客, 多病/独 登台 登台。 万里 悲秋 常/作客,百年 多病 独/登台。 艰难/苦恨 苦恨/繁 霜鬓 潦倒/新停 霜鬓, 新停/浊 酒杯 酒杯。 艰难 苦恨 繁/霜鬓,潦倒 新停 浊/酒杯。
• “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衣袖 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 露两肘,麻鞋见天子” 任左拾遗, 露两肘,麻鞋见天子”,任左拾遗, 因屡次直谏被贬,后弃官移家成都, 因屡次直谏被贬,后弃官移家成都, 筑草堂于浣花溪畔, 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杜甫简介(三)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三别” 代表作: 三吏” 代表作: “三吏”、“三别” 。其 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诗史” 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 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 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 为主。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 杜工部集》 《杜工部集》。
这首诗的内容是如何照应的? 万里——无边 百年——不尽 空间 时间 更广更深地表现 了作者的悲伤
鸟飞回→常作客→独→繁霜鬓 漂泊、孤独、痛苦
找出这首诗中的对偶句,并说 说哪个对偶句对得最工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是千古名对,无论是词性还是平仄, 都是对得最工整的。
杜 甫
杜甫简介
杜甫( ),字子美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 ),字子美, 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少陵。 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 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 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 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 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 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 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 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 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 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 浣花草堂。 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 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杜工部。 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沉郁顿挫为主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 杜工部集》 《杜工部集》。
颔联
落木,我们想到什么? 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 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想。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杜甫生于是712年 卒于770 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 712 活了58 58岁 写这首诗时是767 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 55岁 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去世前三年写的 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 暂之感的话,那么, 不尽长江” 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 三、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四、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 “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 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 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 忧心忡忡。
分析研究
1.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 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物? 本诗前两联写景 景物有什么特点? 景物有什么特点?为全诗奠定了怎样的 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 2.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 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 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 悲秋” 愁绪, 从何来? 愁绪,“悲”从何来?展现了一个怎样 的诗人形象? 的诗人形象?
《登高》鉴赏 登高》
对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对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 夔州特定环境。首联起, 夔州特定环境。首联起,不仅上 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 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十四 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 无比。颔联在写景的同时, 无比。颔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 地抒发了情怀, 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凉的 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 妙语天成。 隔,妙语天成。 返回
颈联: 颈联: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 着家乡, 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 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 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 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 常作客” 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 感身世凄凉。 感身世凄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 百年多病独登台” 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都要重读。 “百”、“多”、“独”都要重读。如 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杜甫
• • • • “诗圣” 诗圣” 诗史” “诗史”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三别”(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
写作背景
•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 杜甫身逢战乱, 岁开始, 岁开始 一直到58 岁去世为止, 年中 一直在外漂零, 年中, 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年后病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 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 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 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 年 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 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 年,但地 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 —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 所有这些, 所有这些 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 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诵读提示
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 ★ 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 读出“ 的基调。 读出“悲”的基调。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首联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 颔联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 ”“不尽长江 二语要一气读出, 不尽长江” ”“江 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 二字可重 适当延长、有余韵; 萧萧”“滚滚” ”“滚滚 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 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 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 哀思。 哀思。 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 颈联 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 ”“常 描绘长年飘泊之苦; “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重读 ”“独 “病”“独”,刻 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 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缓 读出。 读出。 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 尾联 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共写了几种景物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风、天、猿 、 渚 、 沙 、 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巴东三峡巫峡长,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猿鸣三声泪沾裳” 飞鸟,想象一下, 飞鸟,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 处境的鸟? 处境的鸟? 孤独痛 苦的鸟 鹰击长空 时鸣春涧中
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 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 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颈联从纵( 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颈联从纵(时 百年”)、横 空间、 万里” 间、“百年”)、横(空间、“万里”) 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 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 并和上联的“无边” 不尽” 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 上互为呼应。尾联也以对作结, 上互为呼应。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 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 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 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 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 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 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名句鉴赏
诗文分析(板书)
板书设计 登
风急天高 白沙飞鸟 羁旅异乡 国难家愁 鸣猿清渚 写景(凄凉萧条) 写景(凄凉萧条) 落木江水 晚年多病 抒情(忧国伤时) 抒情(忧国伤时) 护病断酒

风格 沉郁顿挫
知识卡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 “啸哀”、“清”、“白”、“飞回”。 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凝炼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 给人什么感觉?
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 是什么呢? 是什么呢? 动宾结构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动宾结构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 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 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 破亡忧心如焚。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 “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 “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 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 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 猿啸哀, 猿啸哀, 渚清沙白
首 写 联 颔 联
Hale Waihona Puke 天 风 渚肃 秋 萧 瑟,

万里悲秋 常作客, 常作客, 百年多病 独登台。 独登台。
颈 抒 联
悲秋 作客 多病 登台


尾 联

杜甫从“猿啸哀”和“鸟飞回”中想 到社会什么景象? 猿啸哀——背井离乡、哭爹叫娘 鸟飞回——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颔联两句有什么共同点?使作者想到 了什么? 落叶是向下,江水也是向下流。使作 者想到日渐衰微,每况愈下的国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