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4章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4.1.1 生态系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基础巩固
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只有分解者
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其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该食物网中有 8条食物链,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甲、戊都是生产者。
丙的数量减少,辛可以从乙和丁处获得能量,因此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3.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
B.狐与鸟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图中有4条食物链
,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构成,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草→兔→狐,草→昆虫→鸟→狐。
狐和鸟之间在本题中只有捕食关系。
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所以也就不存在营养级的问题。
4.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营养级
,如蚯蚓、秃鹫等属于分解者。
有的细菌是自养型的,如硝化细菌,有的细菌是异养型的,如根瘤菌,异养型细菌不属于生产者。
有的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
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肉食动物
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是必需成分,消费者可有可无
,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所以A项正确。
消费者的确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肉食动物,如只吃植物的动物也属于消费者;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生产者与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不是可有可无,所以B、C、D三项都是错误的。
6.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
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第一营养级必须是生产者,所以应为泥巴中的藻类,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7.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 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 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为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从图乙可以看出,随Z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增加,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增加,捕食对象X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都减少,说明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
8.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螳螂都以绿色植物为食物,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细菌和黄雀之间是捕食关系
,又有光、CO2、H2O、N2等非生物成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细菌属于分解者,不与螳螂构成竞争关系,也和黄雀无捕食关系。
9.下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分解藻类和大米草,又是线虫的食物。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
大米草与藻类是生产者,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
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
10.下图表示草原上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现因某种原因,蝗虫突然大量死亡,由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鹰数量会减少
B.蜥蜴数量会明显增加
C.小鸟数量会增加,蚯蚓数量会减少
D.小鸟数量会减少,蚯蚓数量会增加
,蜥蜴和蛇的数量会大量减少,小鸟和兔的数量会由于鹰的捕食而减少,蚯蚓数量会增加。
11.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有关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自养型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等,A项正确;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寄生细菌类,B项错误;分解者除了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生产者,D项错误。
12.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C.。
(2)B主要是指。
(3)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4)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5)鹰占有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6)蛇和鹰的关系是。
(7)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8)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
(9)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理由
是。
,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成分,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都以食虫鸟或老鼠为食时,二者是竞争关系;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鹰获得的能量增多数量增加;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8
(5)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蛇→鹰
(6)捕食和竞争
(7)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8)增多
(9)食虫昆虫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