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案川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阅读课本, 识记事件及年代, 并与九一八事变相比较记忆 通过材料分析得出结论
生阅读小字了解国民党第二十九 军英勇抗日的史实。 学生阅读小字, 了解淞沪会战的 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和识记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 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公正的评价历史事 件的能力
五、南京大屠杀 1、活动二: 小组讨论与交流展示 2、南京大屠杀的时间, 持续时 间、屠杀对象及人数 展示图片: 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 犯下的罪证 3、活动三: 质疑拓展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卢沟晓月, 现代的
生观看图片
创设情境, 激发兴 趣
卢沟桥及日本老兵在美丽的卢沟
桥下跪忏悔 思考回答: 卢沟桥事变
一、问: 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卢
沟桥下跪忏悔?曾经这儿发生了
什么事?
二、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活动一: 自主先学 2、七七事变的时间、借口、地点 和意义 二、展示材料, 为什么说七七事 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三、展示图片: 国民党爱国将领 佟麟阁、赵登禹 四、淞沪会战 本子目属于学生了解内容
开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 投影有关卢沟桥景点及南京景点等图片, 制作浓厚 的历史氛围, 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印象更 加深刻。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识记与理解:
1. 掌握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和七七事变的经过;
2. 记住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法西斯暴行。
能力与方法:
板书设计
第 14 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地点: 1937.7.7 卢沟桥
1、时间:1937.12.13
2、借口:
2、屠杀人数:30 多万
3、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目的:
4、启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3.意义: 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无
生看书, 并小组讨论, 展示本小 组答案 学生通过观看一张张图片, 深刻 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本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的能力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勿忘国耻, 振兴中 华
展示日本当局否认南京大屠杀,
参拜靖国神社, 修改历史教科书
的相关资料
问: ①真的向日本当局说的那样南京 大屠杀是子虚乌有的吗? ②日本这一行为真实的目的是什 么? ③今年我国以立法的形式将 12 月 13 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 家公祭日, 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讨论得
出: 日本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为
了美化侵略战争, 逃避罪责, 妄 通过大量的史料分
图为军国主义招魂。
析来推翻日本教科
书的说法, 学会用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勿忘国耻, 事实说话。
面向未来, 以史为鉴, 振兴中华。
教育学生牢记国耻,
活动四: 检测反馈 多媒体展示习题
生回答
国难,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巩固所学知识点
第 14
课: 全 国抗日 战争的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七七事变”, 二是“南京大屠杀”。这两目都是 重点。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 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 开始。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而“南京大屠杀”是无数屠 杀惨案中的一个典型, 今年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把 12 月 13 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 者国家公祭日。
生进一步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性,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卢沟桥抗战是全国抗战的开始 2、如何看待日本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及日本当局否认历史事实的行为? 2.如何看待日本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及日本当局否认历史事实的行为? 2、如何看待日本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及日本当局否认历史事实的行为?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 提问法, 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抗战初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带来的灾难, 通过提供资料、创设情境和组织讨
论, 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南京大屠杀、收集和摘编资料等, 揭露日寇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 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性, 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通过讲述南京大屠杀、收集和摘编资料等,揭露日寇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