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进意具有两个特性,它们是
A.准各性和敏境性
B.间接性和钡牺性
C.则量从本新班
D.指向性和果中性
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重大成功时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4.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
5.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
C.1921年
D.1949年
6.一个人枕叶受伤后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感觉是
A.唤觉
B.味觉
C.视觉
D.听觉
7.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
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
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
D.家庭、学校和社会
8.个人因担心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的出现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是()。
A.抑郁
B.愤怒
C.狂躁
D.焦虑
9.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10.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斯金纳
C.韦纳
D.班杜拉
11.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只起加速作用
D.只起延缓作用
12.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学制
D.多轨学制
13.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B.进行科学发现
C.进行科学发明
D.探索未知领域
14.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
的教育影响。
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
A.活动课程
B.隐眭课程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15.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
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16.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A.情绪
B.性格
C.兴趣
D.动机
1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18.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A.情境亚理论
B.成分亚理论
C.经验亚理论
D.认知亚理论
19.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
B.评语法
C.问卷法
D.谈话法
20.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个人
B.小组
C.班级
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21.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A.“掌握学习”教学法
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C.“导学式”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22.在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A.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
B.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C.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D.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23.编选和情岛所反映的量
A.客现事物与动机的关系
B.客现事物与两趣的关系
C.客理事物与爱好的关系
D.客现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2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
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
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
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5.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厌恶疗法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
A.精神分析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二、判断题(8题)
26.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
A.正确
B.错误
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A.正确
B.错误
28.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
A.正确
B.错误
29.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A.正确
B.错误
30.“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
A.正确
B.错误
31.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
A.正确
B.错误
32.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A.正确
B.错误
33.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A.正确
B.错误
三、填空题(2题)
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___表情
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___之间的矛盾
四、简答题(10题)
36.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
37.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8.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
39.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40.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41.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
4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
43.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44.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5.简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1.D注意有两个特红;招向注和是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排性。
注意的集中性不纹相高开一初与洁确对象无关的东向,而且也相时各种十机村基进行标制,以焦注险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2.A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制。
该学制主要抄袭日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
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3.C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
4.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5.B暂无解析
6.C本题考查神经系统
7.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8.D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
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种。
9.B
10.D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
在1982年
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11.B
12.A
13.A创造性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其他劳动所体现的创造性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方面。
14.B
15.A
16.A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成内部驱力。
17.A
18.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
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
19.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
20.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
21.B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
22.B德国的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儿童智力发展阶段
理论由皮亚杰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由布鲁纳提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
23.D情结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4.D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5.C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包括:(1)系统脱敏法;(2)厌恶疗法;(3)强化、惩罚与消退法。
26.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27.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28.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
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
29.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30.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
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
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
31.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32.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33.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
(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
(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
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
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36.(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经验。
3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上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表现在: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
其次,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的不断更新。
再次,表现在教的“教育机智”。
38.(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3)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接纳与自我欣赏(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性情绪
39.(1)客观性。
(2)全面性。
(3)指导性。
(4)科学性。
40.(1)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4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释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
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其作用表现在:①有助于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③有助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4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
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
43.(1)信息保持时间短暂。
最长不超过1分钟。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
44.(1)传递与保存文化;(2)选择文化;(3)交流与融合文化;(4)活化文化;(5)更新与创造文化。
45.(1)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开朗热情,外向,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勇敢果断。
(2)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爱好广泛但易变化。
外胆多,强高低(3)黏液质:安静沉着,老成持重,言语动作迟缓、不灵活,内向,自控力强,坚韧执着,感情比较淡漠。
(4)抑郁质: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情绪很少外露,内向,谨慎,孤僻,对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
内黏抑,强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