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7 期2019 Vol.6 No.7
111
・诊断技术・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肿瘤疾病
中的应用研究
刘艳萍,李可成,谢梦月
(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在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65人,肺癌36人、胃癌23人、乳腺癌18人、直肠癌10人、胰腺癌10人。

男性88例,女性74例。

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

结果 两组对象的D-二聚体和FIB 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呈显著性差异(P <0.01)。

其中不同肿瘤的D-二聚体水平也存在差异,肝癌疾病水平为最高。

而不同肿瘤的FIB 则差异不明显。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疾病的诊疗过程具重要作用,动态监测疾病发展过程中的D-二聚体、FIB 水平,可以不同肿瘤疾病的诊疗过程 提供帮助。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7.111.02
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而且致死率非常高,虽然目前临床上对恶性肿瘤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但遏制其高死亡率及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和努力的方向[1]。

近年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疾病本身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凝血纤溶系统,使患者出现止血、血栓等异常改变的严重并发症。

为进一步探讨D-二聚体(D-D )与纤维蛋白原(FIB )与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本文通过检测1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血浆D-D 与FIB 水平,探讨其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62例为研究组,其中肝癌65人,肺癌36人、胃癌23人、乳腺癌18人、直肠癌10人、胰腺癌10人。

男性88例,女性74例。

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1.
2.1 标本采集:所有的研究对象禁食12小时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

1.2.2 检测方法:血浆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FIB 采用CLAUSS 法;仪器为法国STAGO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配套均为原装试剂。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 表示,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软件处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的DD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

而不同肿瘤之间,其水平含量也存在不同,结果显示,肝癌的DD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疾病。

FIB 水平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1),但几种疾病之间,其差异性不明显。

见表1。

表1 不同恶性肿瘤的DD 及FIB 水平
组别
n DD FIB 恶性肿瘤组
肝癌65 5.51±2.11* 6.11±0.29*肺癌36 4.13±1.69* 6.17±0.25*胃癌
23
2.85±1.08* 5.69±0.28*乳腺癌18
3.18±1.28* 6.03±0.31*直肠癌10 3.69±1.51* 5.26±0.21*胰腺癌
10 3.26±1.39* 5.68±0.26*对照组
1000.38±0.11
2.51±0.32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
3 讨 论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凝血-抗凝血系统、血栓-纤溶系统一直处于一种动态性的平衡,肿瘤疾病的患者机体内具有分裂快速、浸润性生长以及易转移的医学生物学特征,导致其血液抗凝系统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同时出现很多并发症,主要有血栓的形成以及体内出血等,严重会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的结果[2]。

肿瘤在患者机体内生长扩散的发展过程中,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系统改变发生机制非常的复杂,主要包括了机体细胞因子及促凝物质的释放,同时还存在有血管内皮的损伤等因素共同的作用的结果[3]。

研究发现,机体凝血功能恶化是恶性肿瘤机体主要的生理改变,使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患者组织细胞被破坏释放一定的内毒素,对上皮细胞产生一定损伤,而且肿瘤细胞的表面存在有纤溶激活物,同时血管过度的增生,一系列的因素均会诱导肿瘤患者结题出现凝血系统异常,同时其纤溶系统状态也针对性发生变化,打破了机体凝血-纤溶系统之间正常的平衡状态,因此,恶性肿瘤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7 期2019 Vol.6 No.7
112
者出现血栓性疾病并发症的几率大大的增加[4]。

D-二聚体作为评估人体内弥散性血管是否出现凝血以及血栓的最敏感指标之一,其作用在临床越来越重要。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一种降解性产物,凝血酶激活了因子FXⅢ作用于纤维蛋白单体,使其交联同时形成不可溶的凝块,再经纤溶酶进一步作用而生成[5]。

D-二聚体作为一种最常用凝血指标,常常独立或与其它指标联合应用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D-二聚体水平特异性非常强,其含量的升高反映出患者机体凝血、纤溶系统被双重激活,使得机体进入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的状态[6]。

FIB作为肝脏合成的一种糖基化蛋白,直接参与了机体对凝血过程,是一种特异性反应了体内高凝状态标志物[7]。

当恶性肿瘤发生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胶原纤维进一步暴露,从而启动了患者机体的内源性凝血系统,从而导致大量凝血物质释放,FIB产生增加[8]。

FIB的增加导致血液粘度的升高,导致血管发生微循环障碍,同时血流缓慢,组织局部缺氧,从而引发了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造成损伤;同时免疫功能的异常也会导致血管内皮的受损,红细胞变形性的下降,刺激了血管平滑肌的细胞增生,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从而促使了血栓的形成,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的损伤。

这些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多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恶性肿瘤发生后患者凝血功能恶化,体内的凝血系统被激活,而抗凝及纤溶系统也被激活,凝血与抗凝-纤溶过程出现交融,这一系列的系统改变都会在疾病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过程,不仅仅进行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测,而在整个过程对D-D、FIB的联合动态监测,可以对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梦杰.恶性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凝血功能及FDP、D-二聚体对
诊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3):77-78.
[2] 曹志华.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意义[J].中国民康医
学,2017,29(5):34-35.
[3] 郭艳丽.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疗
效、预后相关性的检测分析[J].西藏医学,2017,38(3):17-19. [4] 王丽丽,刘峰,张燕捷,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发
生静脉血栓的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9):1427-1431. [5] 卢建新,陈晓敏,陈作波.晚期肝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 D-二
聚体水平变化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6):1011-1013.
本文编辑:李星
2.2 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共为两组患者发放了84分调查问卷,均已成功回收。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33%,经统计P<0.05,两组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组别n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42338197.62%(41/42)参照组422015783.33%(35/42)3 讨 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眼内房角突然关闭或狭窄,致使房水难于及时排出,房水涨满会引发眼压快速上升,进而出现眼胀、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病症。

该类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我科在临床护理中比较重视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护理在各科室、各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及干预措施,来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善其心理状态,这对疾病治疗及康复具有积极帮助。

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由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并针对其不良情绪采取相应的,使患者的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得以发泄、排解,有助于其病情治疗及好转。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之间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数据优于参照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影响作用。

由此可见,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的同时,也可提高科内护理满意度,故可在眼科临床中广泛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君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
河北医学,2013,19(7):1106-1107.
[2] 孟艳华.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165-166.
[3] 曾令霞.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
医药,2013,20(14):142-143.
[4] 王清,高鸾,李岩,等.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生
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0):109-111,149.
本文编辑:李星
(上接1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