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课件 第一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2)输出设备
作用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或其他 系统所要求的形式进行输出,如打印到纸上。常见的输出 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输出设备也多为机电 装置,也需通过接口与CPU、存储器连接。
第33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第34页
从数据输入输出的角度看,磁 盘机(硬盘)和磁带机也可以看作 输入/输出设备。当从磁盘或磁带读 取文件时,它们是输入设备,当向 磁盘或磁带保存文件时,它们是输 出设备。
辅存(外存)
计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它存放着正在运行的 程序和数据,也可以存储计算的结果或中间结果。由 于主存直接与运算器、控制器交换信息,因此要求其 存取速度快,但存储容量较小。目前,计算机的主存 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 存储器具有存储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存取速度 快等优点。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Cache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主存中一部分内容的 拷贝。当CPU要存取主存中的某个信息时,CPU首先检
查Cache,如果其有该信息,就立即存取它;如果没有, 就从主存中将包含该信息的一个数据块拷贝到Cache中, 再访问Cache读写该信息。由于计算机中的指令大部分是 顺序执行的(除转移指令外),很多数据也是顺序存放 和处理的(如数组),因此CPU下次要访问的信息很有 可能就是该信息的后续字,这种情况下,CPU访问Cache 即可,提高了处理速度。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第35页
总线 03
总线是一组可为多个功能部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它将上述各大部件
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图所示。总线规定了计算机组件间交换数据的规范化方式 ,以一种通用的方式为各组件提供数据传送和控制逻辑。总线能分时接收各部件送 来的信息,并发送信息到各有关部件中。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第38页
应用软件是指用户为解决某个应用
领域中的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包括各种科学 计算类软件、工程设计类软件、数据统计与 处理软件、情报检索软件、企业管理软件、 生产过程控制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
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计算机软件
1.3.2 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 01
机器语言是一种二进制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来描
指令
输出 设备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1.2.2 现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
现代计算机已经发展为 以存储器为中心,使输入/输 出操作尽可能绕过CPU,直接 在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之 间完成,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 行效率,其结构如图所示。
控制信号
输入 设备
控制器 指令
存储器 数据
运算器
第17页
输出 设备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其特点是:
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开始取代磁芯存储器; 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迅速发展,开始有了分时操作系统。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4)第四代计算机(1972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9页
其特点是:
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产生了微处理器; 半导体存储器完全取代了磁芯存储器,并不断向大容量、高速度发展,高速缓存、虚拟存储器 等技术相继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存储器的性能; 伴随着流水线、多处理器等并行技术的采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飞速提升。
早期的计算机只有主存,而现代计算机通 常采用三级存储体系,如图所示。 ➢ CPU能按存储单元地址直接访问主存(内
存); ➢ 增加高速缓存(Cache)的目的是为了提
高速度,解决CPU与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 的矛盾; ➢ 增加辅存(外存)的目的是弥补主存容量 的不足。
CPU
第24页
Cache 主存(内存)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1.2.1 早期的冯·诺依曼机
1946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 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研究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时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存储程序”的思想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 本结构,以此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通称 为冯·诺依曼机。
述机器指令的。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具有充分发挥硬件 功能的特点,机器语言又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直接 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所以程序的运行速度很快。但是用机 器语言所编写的程序很不直观,难懂、难写、难记,也难 以修改和维护。
第14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其特点如下:
第15页
(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 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 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 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代 码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6)早期的冯·诺依曼机以运算器
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 通常是顺序执行,特定条件下,可 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运算
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 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 器与存储器传送数据。
的位置。
变执行顺序。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典型的冯·诺依曼机结构如图所示。 控制信号
输入 设备
第16页
控制器
运算器 数据
存储器
指令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要的操作。控制器从存储器中 取出指令,解释指令的操作码和地址码,并根据译码, 产生一系列的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并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因此,控制器的主要工作是不 断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第21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在结构关系上是非常密切的 ,它们之间有大量的信息频繁交换。在第三代计算 机中,还可以从结构上分清楚哪个是运算器,哪个 是控制器;到了第四代计算机,随着半导体制造工 艺的进步,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第29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3)辅存(外存)
是主机的外围设备,用来存储大量的暂时不参加
运算或处理的数据和程序,因而允许存取速度较慢,一旦
需要,可成批地与主存交换信息。它是主存的后备和补 充,因此称为“辅助存储器”,如磁盘存储器、磁带
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等。辅存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可靠 性高、价格低,在脱机情况下可以永久地保存信息。
第二阶段
结构化程序设计阶段,其代表语言是PASCAL
第三阶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阶段,其代表语言是C++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12页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可适应网络环境的面向对象语 言JAVA等。
与此同时,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提升的各种系统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 展,特别是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UNIX等。
第36页
地址总线
是 单 向 的 , CPU 用 它来传送主存单元 地址或输入/输出端 口地址。
数据总线
主要用于传送各大 部件之间的数据信 息,如数字、命令 字、状态字等。
控制总线
主要用于传送控制信 号和时序信号,这些 信号用来指示数据是 要 读 出 还 是写 入 CPU , CPU 是 要 访 问 存 储 器 还是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或存储 器是否已就绪等。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第27页
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称为该存储单元的地址,可以用地址唯一地访
问到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2)高速缓存(Cache)
存取速度比主存快,但比CPU内部的寄存器慢。Cache的容 量较小,且常被置于CPU与主存之间。
第28页
目前绝大多数现代计算机仍 遵循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设 计思想。据此,计算机硬件均由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及将它们连接为 有机整体的总线构成。
第18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运算器 01
运算器的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对信息 或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 算),因此通常称其为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Arithmetic and Logical Unit,ALU)。运算器中还 应有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的寄存器,包括移位 寄存器和若干通用寄存器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
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本章导读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 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功能部件,它们通过总线相互连 接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本章将 介绍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目的在于为读者学习后续章节打下 坚实的基础。
第25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第26页
主存通常由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组成,并通常称为主存储器。主存储器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包 含若干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故而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串二进制代 码,称这串代码为存储字,这串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存储字长可以是一个字节(8 bit)或 字节的偶数倍。
这样的集成电路芯片称为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第22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存储器 03
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的记忆部件,是计算机各种信息存放和 交流的中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
下按照指定的地址存入或取出信息。
第23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常见问题和易混淆知识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1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时代
其特点是: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使用机器语言进行编程; 主存用延迟线或磁鼓存储信息,容量极小; 体积庞大,成本高; 运算速度较低,一般只有每秒几千到几万次。
第19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运算器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实现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第20页
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 数据和某些中间运算
结果
01
02
03
挑选参加运算的数据,选 中要执行的运算功能,并 把运算结果输出到所要求 的部件中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控制器 02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用来实现计算机 本身运算过程的自动化。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
第6页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
其特点是:
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万到几十万次; 主存使用磁芯存储器; 软件开始使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有了操作系 统的雏形。
第7页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8页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2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第10页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面向机器的机器语言
面向汇编语言、面向问题 的高级语言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11页
其中高级语言的发展真正促进了软件的发展。高级语言的发展又经历了几个 阶段:
第一阶段
代表语言是适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的 FORTRAN语言
第30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输入/输出设备 04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重 要桥梁,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
第31页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1)输入设备
作用是将程序和数据以计算机所能识别的形式 输入到计算机内。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 扫描仪、摄像机等。它们多是电子和机电混合的装 置,速度较慢,因此,一般通过接口与CPU、存储 器相连接。
学习目标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要
求达到“领会”层次
02
04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要
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3页
0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要求达到 “领会”层次
03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要求 达到“识记”层次
05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要求达 到“简单应用”层次
目录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各种计算机的指令组合起
来,使计算机硬件部分能正常工作并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通常把一个完整的程序及
相应的文档称为软件。
计算机软件
1.3.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
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 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 户使用。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 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 各种服务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