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学
一、写出如下矿物质的化学式
钾长石
sio o Al k o 62322.. 硅灰石sio Cao .2 莫来石 sio Al 2322. 锂辉石 sio o Al Li O 2322.. 高岭石O H sio o Al 222232..
滑石 O MgO H sio .422.3 方解石 CaCo 3 石英 sio 2
二、名词解释
1、石灰釉:主要由石英、长石、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配制而成,但Cao 的摩尔数可以高
到0.7~0.8,标准石灰釉式为sio o Al k o 42322.5.0Cao 7.03.0?。
2、长石质瓷:由粘土-长石-石英三组成分组成其中20%~60%粘土,20%~30%长石,25%~40%石英
3、粘土:粘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
是颗粒非常小的(<2μm )可塑的硅酸铝盐。
除了
铝外,粘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
化后形成。
4、硬质瓷:坯料中熔剂成分少,烧成温度高(1320~1450℃),从而坯体中的玻璃相含量
少、硬度较高的一类细瓷。
5、软质瓷:坯料中熔剂成分相对硬质瓷多,烧成温度低(1320~1450℃),从而坯体中的
玻璃相含量多、硬度较低的一类细瓷。
6、陶瓷烧结:坯体在高温下致密化过程和现象的总称。
随着温度升高,陶瓷坯体中具有比表面大,表面能较高的粉粒,力图向降
低表面能的方向变化,不断进行物质迁移,晶界随之移动,气孔逐步排除,
产生收缩,使坯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致密的瓷体。
7、可塑性:当粘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形成泥团,此泥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开裂,
当外力去掉以后,仍然保持其形状不变,粘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8、烧成制度: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和气氛制度。
9、白度:白度是陶瓷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系反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大小的参数。
三.简答题
1.釉中的Na2o 可以由哪些原料引入?
答:钠长石,硼砂为主,碎玻璃,碳酸钠,硝酸钠,冰晶石
2.为了提高泥浆流动性,生产中常用的电解质有哪些?
答:常用的电解质有碳酸钠,单宁酸钠,腐植酸钠,木质素磺酸盐,羧基甲基纤维素等
3.日用陶瓷生产原料影响质量的氧化物是哪两种?
答:钾长石,钠长石
4.辊道窑的烧成过程分哪三个阶段?
答:预热,烧成,冷却
5.粘土颗粒对陶瓷生产有哪些影响?
答:可塑性,结合性,悬浮性,烧结性
6.长石质瓷中,溶剂矿物是什么?
答:长石,方解石,滑石
7.可塑泥料与注浆泥料加工有什么不同点?
答:注坯所用泥浆,按原料组成来说与可塑性坯料没有很大区别,但是由于浇注坯料对可塑
性的要求不高,其中可以减少高可塑性粘土的含量,而相应地可以增加优质高岭土的数量8.泥料投入生产首先要放置数日,称为什么?
答:陈腐或闷料
9.强化注浆方法中常采用哪些方式?(五种方式)
答:压力注浆,真空注浆,离心注浆,成组注浆,热液注浆
10.成型方法分哪三大类?
答:塑法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11.陶瓷原料粉碎设备主要有哪几种?
答:瓷衬球磨机,瓷质研磨体粉磨
12.陶瓷颜料分哪五种类型?
答:简单化合物型色料,固溶体单一氧化物类型色料,,钙钛矿型色料,尖晶石型色料,硅酸盐类型色料
13.粉料放置的容器称为什么?
答:模具
四;问答题
1.试分析釉中气泡产生的原因,如何避免气泡过多产生?
答:(1)由于坯釉本身的原因产生的气泡。
坯釉烧前内部颗粒之间的堆积空隙形成气泡。
由坯釉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
(2)由于工艺元素产生的气泡a在施釉时将一部分气体封闭在釉层中,会产生气泡。
b.釉层厚度增加气泡也增加。
c.快速烧成时,坯釉中气体来不及溢出,被已烧熔并硬化的
釉层封闭在其中,形成气泡。
d.釉的始熔温度过低,高温粘度过大。
解决方法:提高釉的始熔温度,降低釉的高温粘度,合理选择原料,釉料不要磨太细,在釉浆中加入消泡剂。
2.简述陶瓷烧成冷却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1)急冷阶段:快冷防止了液相结晶,晶体长大以及低价铁再氧化,从而提高了坯体的机械强度,白度以及釉面光泽度。
2)缓冷阶段:在850℃以下,由于液相开始凝固。
石英晶型转化,坯体渐固化,故应缓冷,防止因坯体快速收缩而破裂
3)快冷阶段:在400℃以下应适当快冷,防止微晶形成,有利于提高釉面光泽度
3.石膏模版损坯的主要原因,提高石膏模板质量的途径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1)模型本身强度不高,容易压破或压裂
(2)模型工作面被坯料中的泥粒磨损而报废
(3)注浆模具由于模型与泥浆中的电解质反应造成模型的毛细管中与表面产生硫酸钠析晶,降低吸水能力
途径:(1)加入缓凝剂
(2)合成树脂增强模型
(3)真空处理石膏浆
4.简述粘土在陶瓷中的作用
(1)粘土的可塑性是陶瓷制品赖以成型的基础。
利用粘土的可塑性,可获塑性合适的成型坯泥。
(2)粘土的结合性是将各种原料合理结合在一起的基础。
并使坯体在成型干燥后有一定强度,为进一步加工创造了必要条件。
(3)注浆料及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土后,即具有好的悬浮性和稳定性,使浆料组分均匀,不至沉淀分层。
(4)由于粘土具有离子交换能力,我们才能通过加电解质而获流动性好、含水量适当的注浆料。
(5)粘土中AL2O3及杂质的多少是确定陶瓷坯体的烧结程度、烧结温度和软化温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可获多品种的陶瓷器产品。
(6)粘土原料中的AL2O3是陶瓷坯体生成莫来石晶体的主要成分,由于莫来石的生成及其适当含量,使人们可以获得机械强度、介质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性能均良好的陶瓷产品。
5.景德镇绢云母质瓷有什么特点?
答:1)瓷质洁白,半透明,断面致密,吸水率低,透光度及热稳定好;烧成范围宽(1250~1350℃)
2)采用还原焰烧成,瓷胎呈“白中泛青“色调,适合于制造餐具。
茶具及各类工艺艺术品
五、论述题
1、如何制定烧成曲线,在烧成曲线中,低温阶段为何缓慢升温?高温阶段为何高火保温?
答:温度制度包括升温速度、最高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等内容,一条温度—时间曲线表示,连续窑炉的温度制度还可以用
温度—窑长来表示,通常称此
曲线为烧成曲线。
(1)低温阶段升温速度取决于入窑坯体的含水率、厚薄。
装窑密度及窑内温差等,由于坯体进窑前较湿,坯内水分强烈汽化,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容易使坯体开
裂故需缓慢升温,另外,含塑性粘土多的坯体,尤其当坯体壁厚或窑内温差及
装窑密度大时更应该缓慢升温。
(2)高温阶段当坯体无明显收缩现象时,一般可采取快速升温。
一般地,烧结范围宽的坯体可以选择烧成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作为最高烧成温度来烧成,但
对烧成温度窄的坯体而言则应该选取在下限的温度附近延长保温时间的方式
进行烧成。
2、叙述可塑坯料的工艺性能的要求
(1)、可塑坯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可塑性好,并有良好的的操作性能。
(2)、含水量,坯料的含水量应当石英,分布应均匀。
具体含水率视成型方法及粘土的可塑性水量来定。
(3)、坯料的干燥强度反映出结合性的好坏。
对成型之后的脱模、修坯、上釉,以及连续化成型流水线的坯体传输有重要意义。
(4)、坯料的收缩率包括干燥与烧成两种收缩。
它对于坯体的造型与尺寸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应不宜过大。
(5)、坯料的细度,其扩大了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是各组分充分结合,提高混合的均匀程度,并能加快成瓷过程中的固相反应速度,降低成瓷温度,提高瓷的强度,改善瓷的般透明度。
(6)、空气含量,它可以降低泥料的可塑性,提高弹性,从而影响泥料的操作性能及成瓷的强度。
*坯料的可塑性;含水量;干燥强度;坯料的收缩率;坯料的细度;空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