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及多元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脸识别及多元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T05:45:29.98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9月18期作者:丁亮
[导读] 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比较青睐的交通方式
丁亮
武汉市地铁集团运营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摘要: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比较青睐的交通方式,地铁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合了多样先进、智能化的科技,有效提升了人们地铁出行便捷性,人脸识别和多元支付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当中的应用逐渐普及,也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善的运行模式。

武汉地铁工程建设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化交通政策要求,大力推进人脸识别和多元支付技术的建设,地铁乘客出站、进站和购票、检票都变得更加智能、便捷。

基于此,本文将对人脸识别和多元支付在AFC系统当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脸识别;多元支付;AFC系统
引言
如今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智能化科技广泛融合应用,智能化科技也切实为人们的生活、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人脸识别是智能化科技的优势代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广泛的引入,推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人脸识别和多元支付方式的构建,让地铁乘客凭借智能手机在相应软件中注册人脸识别和支付功能,就可以更快速便捷的完成进出站和购检票,简化了地铁乘坐流程,这也是未来城市地铁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内容
1.1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简单的来说是利用技术方法对输入的图像内容进行分析,来判断图像当中有或没有人脸内容,当检测到有人脸内容时,就会针对人脸图像部分对其位置、大小、形状、中心点和姿势等进行判断和明确。

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技术准确、高效运行的基础。

在人脸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初期阶段,能够识别没有其他背景且静态的人脸数据,随着科技不断的创新发展还有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人脸检测的核心技术和算法的智能化水平更高,在生物机构典型特征识别当中备受重视。

如今人脸检测技术中的算法模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人脸检测的精准性和速度都得到了提升。

1.2人脸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技术在检测识别期间,会快速且准确的抓住图像当中的人脸特征信息,并能够对多样化、复杂的图像进行快速处理,具有灵活性、灵敏性和高效性等特征。

人脸识别特征提取期间,能够对静态图像显著特征乘积进行呈现,从而有效简化原始图像信息提取流程,降低复杂程度,人脸识别的图像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精确性都得到了强化。

2人脸识别方法分析
人脸识别技术是应用摄像设备来对人脸图像或者是视频数据进行采集,自动对采集数据进行人脸检测,对人脸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完成人脸的准确识别,然后根据识别的人脸数据,在人脸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识别的人脸是否与数据库人脸数据有重叠。

在人脸识别当中会对人脸图像中眉毛、眼睛、鼻子以及嘴巴的形状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采用从上至下的方式对人脸图像进行检测,根据特征分析的结果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脸部器官的线条、遮挡光线状态、面部姿态等等都会成为人脸识别检测计算的主要内容。

在检测数据库当中有大量的人脸模板,当检测的人脸与其中模板高度相似时,就能够准确识别出人脸图像,但其人脸数据模板还在持续更新中,以寻求人脸识别准确度的进一步提升。

3人脸识别及多元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
3.1功能建设与运行
在AFC系统当中,人脸识别能够与其他支付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地铁自动售检票的功能更加智能和便捷,为乘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推动地铁智慧建设与发展进程的加快。

在乘客乘坐地铁并应用人脸识别和支付功能时,需要乘客先通过人脸识别注册的方式,将自己的人脸数据信息录入系统当中,这样乘客就可以应用人脸识别功能来完成地铁乘坐。

在人脸识别和支付期间,不仅是将乘客人脸的信息进行采集,还会对乘客的个人身份信息、地铁交通支付账户进行关联录入,这样当乘客应用人脸识别功能时,系统识别出乘客人脸后也能够同步对账户和实名信息进行提取,从而人脸识别与多元支付就能够协同运行,比如跨渠道行程匹配、购票款项支付等业务就可以更加高效顺畅的运行。

人脸识别和多元支付在地铁AFC系统中运行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和三个层次结构,首次使用人脸识别需要用户完成注册,完善自己的真实的相关信息,之后才能应用识别功能。

在人脸识别系统当中,第一个层级是人脸注册服务结构,在地铁售检票设施处安装了人脸识别的摄像设备,包含摄像头和影像显示屏幕,当用户注册时摄像头自动启动摄像功能,对乘客的人脸进行捕捉和拍摄,并对获取的人脸面部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将提取到的脸部特征进行计算处理,完成后乘客的人脸数据就会被存储到数据库当中。

第二个层级是中心刷脸过闸服务结构,当乘客应用地铁售检票的人脸识别和支付功能时,人脸识别设备会自动对乘客当下的人脸图像进行获取,然后应用人脸特征提取和识别算法,将获取的人脸图像与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比对,并将比对的结果传输给设备终端,生成匹配结果,若识别正确则完成人脸验证,售检票设施的闸门就会自动开启,让乘客通过。

第三个层级是地铁车站人脸识别设备结构,这一结构是地铁人脸识别与多元化支付功能运行的支撑,人脸识别设备是完成人脸数据采集、分类识别、特征计算、数据传输、人脸对比、结果反馈以及闸门控制指令发布等流程操作的执行者。

3.2技术架构与运行
人脸识别和多元化支付在地铁AFC系统中利用网络和智能设备,将地铁人脸识别和乘客的人脸识别、支付软件进行关联,构建完整的技术系统架构。

当完成人脸识别注册之后,乘客可以直接应用自己手机的相应城市地铁乘坐APP来开通刷脸乘车服务,乘客可以选择在地铁人脸识别设备进行刷脸,也可以选择在自己手机APP中完成人脸识别操作,以此完成注册、购票、进站和出站等自动化的操作。

所有人脸识别和支付功能需要在设备终端上进行,地铁的人脸识别终端与闸机共同组合安装,通过地接和线路的对接,就能够完成对闸机信令控
制和通行数据的传递。

在地铁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当中,闸机是非常重要的调控设备,乘客进出地铁站都需要通过闸机,而且闸机设施是与ACC地铁清分系统保持着实时通信,乘客应用人脸识别功能时,会直接将刷脸信息和操作记录进行通信上传。

地铁的人脸识别与多元化支付系统,与地铁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也是保持直接关联的状态,当乘客选择刷脸通行时,人脸识别会与票务系统自动衔接,将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传输,由票务系统来对用户人脸信息进行验证和验资,用户通过刷脸认证之后可以进行订单支付操作。

在此过程中,地铁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是与公安实名认证结构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联合验证,对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进行查验,刷脸用户支付的过程中会进行安全风险防范,同时地铁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还具有业务对账功能,维护乘客的权益。

4 结语
人脸识别和支付方式在地铁AFC系统当中广泛普及,让乘客乘坐地铁的支付方式得到了拓展,提高了地铁购票支付便捷性和高效性,推动了城市地铁交通无感支付的发展进程加快。

多元化支付方式的运行,也给了乘客支付的更多选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喜欢或熟练的支付方式,多元化支付方式也可以混合应用,这对于地铁行程业务的创新有重要助益。

参考文献
[1]洪秀敏,戴国刚. 人脸识别及多元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风,2021,(09):111-112.
[2]王嘉华. 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浙江工商大学,2021.
[3]刘畅. 票务多元化支付在旅游轨道交通的应用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2021,(11):186-190.
[4]吴丹琳. 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2.
[5]闫夏秋. 人脸识别支付的法律风险与治理路径[J]. 海南金融,2022,(07):7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