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热力环流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力环流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力环流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大气运动。

以下哪项不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
A. 太阳辐射的不均匀
B. 地球自转的影响
C. 地形地势的差异
D. 地面的冷热不均
答案:B
2. 在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分别对应哪些天气现象?
A. 上升气流对应晴朗天气,下沉气流对应阴雨天气
B. 上升气流对应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对应晴朗天气
C. 上升气流对应高温天气,下沉气流对应低温天气
D. 上升气流对应低温天气,下沉气流对应高温天气
答案:B
3. 热力环流中,风向的改变主要受哪个因素影响?
A. 地转偏向力
B. 太阳辐射
C. 大气压力
D. 地形地势
答案:A
二、填空题
4. 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受热上升形成
______,而冷空气则向受热区流动形成______。

答案:低压区;高压区
5. 在热力环流中,由于地面受热不均,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从而形成______。

答案:风
三、简答题
6. 描述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对天气的影响。

答案:在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通常会导致云的形成和降水,因此对应阴雨天气。

而下沉气流则会使空气压缩加热,水汽不易凝结,因此通常对应晴朗天气。

7. 解释热力环流中风向的改变是如何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答案:在热力环流中,风向的改变主要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右偏转,而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

这种偏向力使得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转,从而影响风的最终方向。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 (含解析)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 (含解析)

热力环流精选练习题(含解析)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地区被风“吹弯了腰”的草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A.B.C.D.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

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是“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ISALSCS)”,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m、直径达10m)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

玻璃集热棚顶部采用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4.“除霾塔”除霾工作效率最高的是()A.晴朗无风的夜晚B.晴朗无风的白天C.阴雨无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山东半岛周边海域存在一个环流系统,该环流主要是由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组成(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沿岸流强劲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受洋流影响,洋流边界M处两侧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弯曲状态是()A.东侧水温高,等温线向北凸出B.东侧水温低,等温线向南凸出C.西侧水温高,等温线向南凸出D.西侧水温低,等温线向北凸出7.图为某年11月30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可推断,此时()A.①地比①地气压低B.①地比①地风速大C.①地上升气流为主D.北京风向为东南风下图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引起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①①①①五地气压()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9.图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图正确的是()A.B.C.D.下图为沿20°E经线非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热力环流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热力环流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热力环流测试题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 、c 为水平气流,b 、d 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甲>乙>丁>丙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 .造纸厂B .水泥厂C .家具厂D .电子厂1.D 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 ,而乙地有上升气流d ,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降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

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 、d 垂直气流流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降低,而丁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气压升高,故丙、丁两地气压关系为丁>丙。

又根据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

2.B 因为水平气流a 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被污染。

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择B 项。

左图为某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显示0至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5题。

a db c 丙 乙 甲丁3.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下沉气流C.c地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下沉气流5.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是城市,乙在是郊区B.甲地是郊区,乙在是城市C.甲地是商业区,乙在是工业区D.甲地是果园,乙在是菜地3.A 正常情况下,垂直方向上,大气层中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果近地面受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就会降低,高空气压会升高,这样近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会缩小;反之,近地面冷却,空气会下沉,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会增大。

热力环流练习题(打印版)

热力环流练习题(打印版)

热力环流练习题(打印版)# 热力环流练习题## 一、选择题1. 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A. 地形差异B. 气压差异C. 温度差异D. 风向变化2. 在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通常伴随着什么现象?A. 降水B. 干旱C. 风力增强D. 温度升高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热力环流的因素?A. 地表性质B. 大气层厚度C. 太阳辐射D. 地表植被4. 热力环流中,下沉气流通常会导致什么气候现象?A. 暴雨B. 干旱C. 风暴D. 雪灾5. 城市热岛效应属于哪种类型的热力环流?A. 局部热力环流B. 全球热力环流C. 海陆热力环流D. 季风环流## 二、填空题6.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____不同而引起的大气运动。

7. 当地表受热不均时,温度较高的地区空气会____,形成上升气流。

8. 热力环流中的下沉气流通常发生在温度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____。

9. 城市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中心区域____比郊区高,导致城市中心形成局部上升气流。

10. 热力环流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和____等方面。

## 三、简答题11. 简述海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2. 描述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举例说明其对城市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 四、计算题13. 假设一个地区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35℃,最低温为15℃,计算该地区一天内的平均温差,并分析这种温差对当地热力环流的可能影响。

## 五、论述题14. 论述热力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答案条理分明。

(此处为打印版结束)。

热力环流 练习题

热力环流  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高空地面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A.a点比c点的气压高B.c点比d点的气压低C.c点比d点的气温高D.d点比b点的气压高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 > C > A > BB.A > B > D > CC.C > D > A > BD.C > D > B > A5.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图中C、D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C地气温高于乙地 B.C地多为晴朗天气C.D地盛行下沉气流 D.D地温度小于甲地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D、B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D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11·盐城一模)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时刻,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大气热力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3

大气热力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3

3.3大气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下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态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①是下沉气流B.②是阴雨天气C.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D.②昼夜温差比①小气压是空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空气分子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四处气压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某地下垫面性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一般情况下,关于图中两地气温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甲地较乙地增温快B.白天甲地较乙地增温慢C.夜晚甲地较乙地增温快D.夜晚甲地较乙地增温慢7.甲乙两地可形成热力环流,其描述甲地白天大气状况错误的是()A.以下沉气流为主B.地面气压大于乙地C.高空气压小于乙地D.高空气流吹向乙地8.如果出现阴天天气,则关于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皆会增大B.两地皆会减小C.甲会增大乙会减小D.甲会减小乙会增大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

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

下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A.1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10.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A.子夜的陆地上B.日出时的陆地上C.黎明前的海上D.午后的海上11.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A.暴雨B.无风C.大雾D.晴朗浙江某中学老师用如下实验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封闭透明的玻璃柜内,在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甲和一张竖立的纸片乙,电炉通电后,观察纸片的偏动情况。

热力环流试题汇编及答案

热力环流试题汇编及答案

热力环流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B. 热力环流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造成的C. 热力环流是由于风向不均造成的D.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形不均造成的答案:A2. 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通常出现在()。

A. 冷源附近B. 热源附近C. 冷源和热源之间D. 冷源和热源的两侧答案:B3. 在热力环流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热力环流形成的因素?()A. 地面温度B. 大气压力C. 风向D. 地形答案:C二、填空题4.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_________不均造成的。

答案:冷热5. 在热力环流中,热源处的气流会_________。

答案:上升6. 热力环流中的下沉气流通常出现在冷源的_________。

答案:上方三、简答题7. 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答案: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当地面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而冷的地方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区。

上升的暖空气在高空冷却后,会向四周扩散,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向热源方向流动,形成闭合环流。

8. 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影响有哪些?答案: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包括:形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影响降水分布,影响气温分布,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类型。

四、计算题9. 假设一个地区在夏季的白天,地面温度为30℃,而高空温度为-10℃,计算该地区的热力环流强度。

答案:热力环流强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地面和高空的温度差,以及大气的热传导率等因素。

在这个问题中,温度差为40℃,假设大气的热传导率为k,那么热力环流强度可以表示为:强度 = k * 温度差。

具体的数值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计算。

五、论述题10. 论述热力环流在城市热岛效应中的作用。

答案: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由于建筑物、道路等人造表面吸收和释放热量,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热力环流在城市热岛效应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心区域的热源(如建筑物、道路等)使得该区域的气温升高,形成热力环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周围地区补充进来,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最新热力环流--练习题

最新热力环流--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高空地面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A.a点比c点的气压高B.c点比d点的气压低C.c点比d点的气温高D.d点比b点的气压高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 > C > A > BB.A > B > D > CC.C > D > A > BD.C > D > B > A5.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图中C、D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C地气温高于乙地 B.C地多为晴朗天气C.D地盛行下沉气流 D.D地温度小于甲地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D、B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D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11·盐城一模)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时刻,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热力环流--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

高空地面热力环流练习题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 .a 点比c 点的气压高 B .c 点比d 点的气压低 C .c 点比d 点的气温高D .d 点比b 点的气压高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D > C > A > BB .A > B > D >C C .C >D > A > BD .C > D > B > A5.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图中C 、D 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 .C 地气温高于乙地B .C 地多为晴朗天气 C .D 地盛行下沉气流 D .D 地温度小于甲地 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A 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 .D 、B 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 、D 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11·盐城一模)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时刻,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热力环流复习试题(含答案)

热力环流复习试题(含答案)

热力环流复习测试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总分60 分)中,正1. 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确的是( A )高地图图2 .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N)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回答5~ 6 题。

3.4. 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D )读“北半球某地(505. 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 ) A .甲B .乙C .丙D .丁6. 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

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 重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 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 示,据此回答 7~ 9题。

7.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 的气温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 的气温8.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 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 描述正确的是 ( )C .白 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 .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9.下图中与 15 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C )图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 .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 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

据此回答 12-13 题。

12.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13.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A .16 时至次日 8 时B .8时至 16 时C .18 时至次日 6 时D .6时至 18 时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C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11.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 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B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D .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D .谷地多夜雨,降温快,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完成14-16 题。

2024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四《热力环流》测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四《热力环流》测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四《热力环流》测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如下图,单位:℃)。

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A.夏季的正午前后B.夏季的子夜前后C.冬季的正午前后D.冬季的子夜前后2.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环流系统。

在气象预报中,副高的位置常用588线包围的区域表示,588线是指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

下图为7月20日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该日郑州出现大暴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处于副高控制的地形区是()A.三江平原B.珠江三角洲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4.图中台风烟花()A.生成于东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未来几天将向东北方向移动D.助推了郑州暴雨的水汽输送下图为2015年11月18日12:00我国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5.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A.1012.5 hpa B.1015.O hpa C.1017.5 hpa D.1020.O hpa6.下面关于此时我国天气实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南全部、广东大部天气晴好B.青藏高原大部大风、低温C.东北大部地区阴、雨夹雪D.江西、湖南阳光明媚、气温高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

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

热力环流训练题

热力环流训练题

1.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
()
A.P1<P2 B.P2<P3 C.P2=P4 D.P3>P4
2.下列对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处温度较N处高
B.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D.d处盛行上升气流
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 是( )
2.据图判断 ( ) A.16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B.热力环流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 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以反 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 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1-2题。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
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
2.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呈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 丰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1-2题。
原因 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
低压
2.下图中,不能正确 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地理热力环流题

地理热力环流题
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 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 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 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 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 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热力环流练习题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_________ ;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 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3、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分析回答 【研究性学习】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 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 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 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⑴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 ___________,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就上述主题进行研究,写出研究思路。
⑷在下图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 低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 的运动方向。
⑸举出这种运动形式在地理环境中的实例。 ⑹利用这个原理,谈谈在城市发展中如何改 善大气质量。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热 力环流圈以外;②城郊绿化带宜布局在环 流圈内侧;③城市间的距离应在两环流圈 以外,避免城市交叉污染;④增加城市绿 地面积
⑴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或城市热岛) 城市人 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 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 然气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城市楼 房多而且密集,使热量很难散失,从而导致城 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千个温暖的岛 屿,称之为“热岛效应”。 ⑵研究思路: ①读图认识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②搜集、阅读资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③讨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④ 提出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热力环流精选试题

热力环流精选试题

图3图4D、市区()16、下图中H、K、M、N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H、K、M、N点精确测定的沸点,K两点为99.95℃,M、N两点为℃,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A.北风B.南风C下图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图一图二、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①④ C.②③D.②④、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甲、乙两时刻相比,①点处最大气压差接近( )百帕 B.2百帕 C.4百帕 D 、乙图所示时刻的①②③④地点中,风力比甲图明显加大的是( )B.② C.③ D.④、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C28、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图中b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③图中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 A________,B____,C________,D________。

热力环流习题

热力环流习题

热力环流为做好苹果花期冻害防御工作,陕西果农设计了一种熏烟防冻的新方式——土坑式防冻窖。

使用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烟雾。

该方法具有烟雾大、持续时间长、易操作等优点,可有效防御苹果花期低温冻害。

下图示意土坑式防冻窖。

1.土坑式防冻窖能有效防御苹果花期低温冻害,原因是其能()A.加热土地,提高地温B.加热空气,提高气温C.产生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D产生热源,增强地面辐射2.为使防冻效果达到最佳,果农大面积点燃土坑式防冻窖的时间可能是()A.日出之前B.正午前后C.日落之后D.午夜时分3.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 B.a处的气温比b处低C.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 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2)晴天中,图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A.8时B.12时C.14时D.18时(3)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夜雨B.雾霾C.洪涝D.冻害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

“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

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北京市热岛强度分布图(单位:℃) 北京市夏季某日午后气温分布图4.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 )A.住宅区 B.公园 C.商业区 D.农田6.“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增强C.空气对流减弱D.水汽蒸发加快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东湖岸7月份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

7.若将该图西湖岸的实测风速补绘完整,则下图正确的是( )8.图示时刻最可能为地方时( )A.2时 B.8时 C.14时D.20时据报道,浙江部分茶园陆续安装了“防霜冻风扇”(右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练习题————————————————————————————————作者:————————————————————————————————日期:ﻩ热力环流练习题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高地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a点比c点的气压高B.c点比d点的气压低ﻩC.c点比d点的气温高D.d点比b点的气压高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 C > A > BB.A >B > D > CﻩC.C > D> A > BﻩﻩD.C > D > B > A5.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ﻩ①向高纬凸出ﻩ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ﻩﻩ④向南凸出A.①③ﻩB.②④ﻩﻩC.①④ﻩD.②③6.图中C、D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C地气温高于乙地 B.C地多为晴朗天气C.D地盛行下沉气流D.D地温度小于甲地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D、B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D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11·盐城一模)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时刻,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据图分析回答14~15题。

14.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A.6时~18时B.18时~次日6时C.8时~16时D.16时~次日8时15.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原因是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m,N点海拔为480m。

读甲、乙两幅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A.海陆风B.焚风C.山谷风 D.季风17.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8~20题。

18.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9.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20.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图1表示的5000m 海拔上空某时的等压线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1~22题 21.与N 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 M 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A.气压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气压低22.影响N 处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 C.地形 D.经度(2011·青岛质检)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A.①③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4.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呈上升运动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读右图回答25~27题25、若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ﻫ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26.若右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 .①② ﻩ B .②③ ﻩ C.③④ ﻩﻩ D.①④27.如果仅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清新的时段出现在( )A .清晨 ﻩﻩB .中午 ﻩ ﻩC .傍晚 ﻩ D.夜晚28.(思维拓展题)读沿50°N 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 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 气压控制。

(4分)(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 风,丁地吹 风。

(4分)图① ② ④ABC D ③(3)如果甲、乙、丙地均受大气污染,在图中所受天气系统控制下,近地面大气污染严重的是 ,原因是。

(8分)(4)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我国极地考察队员可能位于(中山站,黄河站)。

(4分)答案1、解析:近地面受冷,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相应上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受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相应上空形成高气压,高压处等压面向高空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低处弯曲。

答案:A2、B3、D4、A5、A6.B 7.D [解析]第6题,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气压控制,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相反。

第7题,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D 9.A [解析] 第8题,结合该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知,甲地为近地面受冷形成的高压区,乙地为受热形成的低压区;由此推出丙、丁分别为高压区和低压区,从而知四地气压分布由大到小排列为甲>乙>丙>丁;结合气温、密度随海拔变化规律及与气压的关系判断其他选项。

第9题,结合图示指向标及风的形成过程知M地吹东北风。

10、解析: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甲地气压差大,乙地气压差小,受热力环流的影响而形成,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相反,那么只有当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高压。

答案:B11、解析:受热力环流而形成的气压变化,乙地近地面气压低,是由于受热空气上升而形成,而甲地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a和c的风向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发生变化,南北半球没有确定,因此a、c两地的风向既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

答案:D12、解析:由图可知图示时刻为夜晚,裸地降温幅度大,气压高、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大;此刻近地面同一高度上裸地气压高于林地;图示林地气压高于水库,风从林地吹向水库,近地面处水库附近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该处的气压值低于附近的裸地和林地,而同一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答案:C13、C 14、C 15、B 16.C17.A [解析] 第7题,结合甲、乙两图,气流运动体现的是山谷风。

第8题,根据山谷风的形成原理,白天吹谷风,夜间吹山风,即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18、B 19、C20、C21.A 试题解析:解答本组试题,首先要充分获取图中的信息。

通过经纬度进行大致的空间定位,然后根据具体区域的地理特征解题。

N点对应的地面的点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其气压必然低于M点对应的地面的点的气压。

22.C 试题解析:N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空气稀薄导致气压非常的低。

解析】主要考查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及其天气形势。

该题关键是理解等压面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1 060米、1040米、1020米、1000米是900 hPa等压面上的等高线,亦即900 hPa等压面所穿过的等高线;根据等压面上等高线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一致性,可知C为高压区、B为低压区,故沿图2-4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与图2-5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图A所示;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可以判断,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答案】23. A24. B25、A 26、B 27、B28、解析:从图中看出:甲地等压线向下凹,乙地向上凸,说明近地面甲地为一低压中心,乙地为一高压中心,甲地气流上升,空气扩散快,乙地气流下沉,废气不易扩散。

从气流状况看,丙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乙为高压(反气旋),其东部吹西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北风,同样,丁地位于甲低压(气旋)的正西方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吹西北风。

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甲地海洋为低压,可推断是北半球的冬季,罗马为地中海气候,正值温和多雨,南半球为夏季,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有利于极地科考。

答案:(1)低高 (2)西北西北(3)乙地乙地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废气不易扩散 (4)温和多雨中山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