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七年级历史上册2024年版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 (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 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一、楚汉之争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结局:刘邦取得单最击终此处胜添利加标题
士兵复员返乡务农 减轻农民赋税
释放奴隶为平民 减免徭役和兵役
增加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鼓励生产
二、汉初之策
政策: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作用: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 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
二、汉初之策
休养生息
和亲政策
影响: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力量由弱变强
势力强大 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一、楚汉之争
思考一下,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注重收揽民心
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善用人才
运筹帷幄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不如萧何 统军作战不如韩信
一、楚汉之争
汉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西楚霸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京》
三、文景之治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 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汉文帝霸陵
汉景帝阳陵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 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 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 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 欲为省,毋烦民。
①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所发展 ②商业发展,出现了大商人 ③长安城初具规模 ④边境贸易往来频繁
一、楚汉之争
一、楚汉之争
汉高祖 刘邦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 都城:长安
二、汉初之策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二、汉初之策
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二、汉初之策
治国思想: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
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素纱单衣
云纹漆鼎
秦亡汉兴的启示:
残暴统治必然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灭亡。 只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勤俭治国,百姓才会拥护统治者,才能安居乐
业。 得民心者得天下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中国古代盛世的基本特征
一、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课堂小结
二、汉初之策,休养生息 三、文景之治,开创盛世
一、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 (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 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一、楚汉之争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结局:刘邦取得单最击终此处胜添利加标题
士兵复员返乡务农 减轻农民赋税
释放奴隶为平民 减免徭役和兵役
增加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鼓励生产
二、汉初之策
政策: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作用: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 和平的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
二、汉初之策
休养生息
和亲政策
影响: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力量由弱变强
势力强大 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一、楚汉之争
思考一下,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注重收揽民心
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善用人才
运筹帷幄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不如萧何 统军作战不如韩信
一、楚汉之争
汉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西楚霸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京》
三、文景之治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 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汉文帝霸陵
汉景帝阳陵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 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 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 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 欲为省,毋烦民。
①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所发展 ②商业发展,出现了大商人 ③长安城初具规模 ④边境贸易往来频繁
一、楚汉之争
一、楚汉之争
汉高祖 刘邦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 都城:长安
二、汉初之策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二、汉初之策
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二、汉初之策
治国思想: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
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素纱单衣
云纹漆鼎
秦亡汉兴的启示:
残暴统治必然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灭亡。 只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勤俭治国,百姓才会拥护统治者,才能安居乐
业。 得民心者得天下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中国古代盛世的基本特征
一、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课堂小结
二、汉初之策,休养生息 三、文景之治,开创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