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必修二第三单元9《议论散文两篇》学案

合集下载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前预习
220022XX秋秋同同步步经经典典学学案案-物-物理理 八八年年级级上上册册 提课能堂训本练
完成《散文二篇》的结构图解。
散文二篇
心系教育 成长同行
220022XX秋秋同同步步经经典典学学案案-物-物理理 八八年年级级上上册册 提课能堂训本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 1 ) 一 颗 臼 齿 , 一 段 盲 肠 , 一 些 头 发 , 一 点 点 和 人 开 玩 笑 的 x ìn g w èi ( 兴味 )。 (2)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 来xǐ dí( 洗涤 ),把它再补好。 (3)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bēi wēi(低微 ),那样柔弱。
散文二篇
心系教育 成长同行
课文精读
220022XX秋秋同同步步经经典典学学案案-物-物理理 八八年年级级上上册册 提课能堂训本练
1.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
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 它遗留下的印迹。 运用对照,将“生命”和“衬衣”相比较,突出了个人生命的短暂、不可 重复的特点,表达了对生命易逝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散文二篇
心系教育 成长同行
220022XX秋秋同同步步经经典典学学案案-物-物理理 八八年年级级上上册册 提课能堂训本练
④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 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 是多么低微,多么微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 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 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 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 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议论散文两篇》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议论散文两篇》
第三单元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北大公学肇庆实验学校:杜海波
【诗海撷贝】 西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bó] ,卧看千山急雨来。
【翻译】 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
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我 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 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4.《窗》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门许我
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句子中的“追求”和“占领”有什么不同的深层含意?
【明确】“追求”是相对于“门”来说的,“门”是可 以走出去的,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 追求春光。
“占领”是相对于“窗”来说的,“窗”可以打通 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人们只要待在 屋里就可以享受,不用出去。
【重点探究】 1.散文《窗》共有4段,请依次找出每段文字中最能体 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句子,然后概括每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点拨】(1)第1段:①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②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简析: 由“春天”入笔,道出“窗”的作用。 (2)第2段: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 表示享受。简析:对比“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 义,引出论点“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比,认为窗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代表着更高层 次的人类进化,并呼唤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坦诚相 待、自由交流。
【阅读鉴赏】
《窗》
微课一:赏析引用的表达效果
1.下面课文中的引用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1)①《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膝之易安。”
②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

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包含《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分别是写人记事性散文、托物言志性散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性散文,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课是由两篇议论性散文组成,他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学情分析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的也较早,但对于议论性散文,学生接触较少,对议论文学习也仅仅是略有涉及,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批注等多种方式理清课文层次;用品读语言的方法,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背诵,摘录等方式,体会文中哲理,掌握文章作者观点。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中心论点;2.通过朗读、批注、概括等方式,理清课文思路;3.品读摘抄,背诵,品味文中语言,探寻作者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1.读懂课文,掌握中心论点;2.感受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学习难点1.反复阅读,理清议论文思路;2.理解课文深刻的道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学习方法朗读合作探究观看视频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一、导入曹操《短歌行》“人生苦短,对酒当歌”抒发生命苦短的感慨;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在珍惜时间。

他们同时道出了生命是短暂的事实,而作家严文井却认为生命是永久的,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窥究竟。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1、自读课文,互相纠错字音,勾画不容易理解的语句;2、分组朗读,画出每段中心句。

明确:第一段第一句“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第二段第一句“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第三段第一句“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第四段第一句“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总结规律:中心句往往在段落首句或尾句)3、快速浏览,概括作者论说生命的特点及作者情感的词语,完成板书生命(易逝——可怜;永久——感动;奇迹——赞美)欲扬先抑明确:本文写作意图,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先抑后扬,从一个较低平的起点渐进到崇高的思想境界,“永久”是课文论说的重点。

高中语文必修2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学生版)导学稿

高中语文必修2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学生版)导学稿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班级:姓名:小组:座号:《议论散文两篇》【课题】《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语文必修2第9课)【课型】本文属于议论散文基本阅读课【学习目标】1.能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了解议论散文的有关常识。

(理解)2. 能抓住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探索“窗”、“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解、分析)3.能以这两课为例学习并掌握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理解、运用)4.能欣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理解、分析)【学习重点】1. 能抓住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探索“窗”、“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解,分析)2.能欣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理解、分析)【学习难点】能以这两课为例学习并掌握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培养自己独特的创新意识。

【课前预习积累】1、字音识记(1)单音字凭眺.()琐.碎()斟酌..()()窥.见()眸.子()奢侈..()()希冀.()鸟窠.()镶嵌..()()静谧.()谦逊.()隔膜..()()(2)多音字单薄()囚笼()薄薄荷()笼薄片()笼络()2、字形识别zhòu ()纹xiǎng( )嵌chú()形熙熙rǎng rǎliáo ( ) 绕寒xuān( )liáo ( ) 草xuān( )哗liáo ( )原之火xuàn( )染cáo ( )杂bīn bīn ( )( )有礼zāo ( )蹋zāo ( )遇chēn( )州3、词语积累眼花缭乱:休戚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容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一课时《窗》一、内容导读本文由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窗”,联想到寓有深意的、精神境界的“窗”,由实到虚,认为“窗”代表“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表明“窗”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强调人应当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坦诚、信任、自由交流思想的向往。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想】先生在学习鲁迅的这篇篇幅较长,内容较深,时代气息不浓的文章时,教员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来唤起先生学习本文的兴味和热情呢?又怎样让这堂课开放而有生机呢?于是我思索到教学中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给先生充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阅读活动中,让先生展开思想,体会、了解、感悟、思索,这样才干了解资料,理清层次,体会作品的深入外延,这样本文的宗旨就不难了解了。

2.引导先生走进文本,积极探求,自动实际,大胆表现自己的感悟、心得,和作者发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就会注重先生的特性检验,凸现新课标的倡议肉体。

3.言语的品味,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重点,让先生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细细品味,引导先生从字句、修辞等不同的角度去品味,不光品味到其中的风景美,还能品味到其中的兽性美等。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引导先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受文中的思想外延。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难点:正确掌握作品深入的思想外延。

[教学预备]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阻碍。

2.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这种乡村戏剧。

3.搜集鲁迅的有关文章,并将优美文段摘抄上去。

[教学布置]三课时[教学步骤]一、激起兴味,导人新课(播放«童年»的音乐)师:同窗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惜和回想的美妙光阴,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愉快腾跃的音符,这儿有一首诗是这样来写童年的: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游玩,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陆地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在的蓝天上飞翔,如今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论春与夏秋冬,永在我记忆的深处。

(音乐中止)是啊,人们回想往事,总是充溢一种浪漫的理想颜色,即使像鲁迅这样的斗士,回想起童年的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可从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出来,明天我们就一同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高中语文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课后练习 思考讨论
散文的知识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 叙事 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 抒情散文等 文、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 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 文具有抒情性、 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 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 情感, 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 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 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 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一(1)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 (1)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 深的动作。(统领全篇) 。(统领全篇 深的动作。(统领全篇)
2、最熟悉的屋子门后隐藏的事情也难 以预料。 以预料。 3、门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门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4、门的隐秘性质
门 5、不同的开门方式可以看出社会众生相。 不同的开门方式可以看出社会众生相。
出去 赏春
不必出去
追求、 门——追求、欲望 追求
客人
占领、 窗——占领、享受 占领
主人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 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 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 是一种奢侈。 是一种奢侈。”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 含义? 含义?
门:保护、需要 保护、 窗:奢侈、享受 奢侈、 门:人的进出口 窗:天的进出口 由不得人 自由自主 实用性 审美享受
思考探究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关窗的作用等于闭 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 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 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 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 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 探胜, 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 默想” 默想”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论毅力(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论毅力(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论毅力(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1.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2.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3.掌握本文主要的论证手法4.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内容概要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广东新会人。

他自幼多学,•据说6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

后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用之学。

后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

他一方面办报刊宣传君主立宪,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努力于对西文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理和研究。

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于1912年9月由日本返国,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8•年底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的20多个名城,并写下了《欧游心影录》。

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在全国各地巡加讲学。

相继出版了多种学术专著。

此外,他在文学革命中也颇有建树。

对于诗歌及小说的创作,都提出了可贵的见解。

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尝试。

写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以政论、传记、杂文的成就最高。

他的“新文体”,对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

文章特色:《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斗志,发人警醒。

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

论证过程中,先以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

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

因为要克服逆境,非有毅力不可。

再从事情无论大小,必有十次乃至数十次的阻力,进一步阐明要克服阻力,也非有毅力不可。

由于这些体验是大多数读者所共有的,因而作者的观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

而后,作者又举出志力薄弱者,志力稍强者,在挫折面前的种种表现,进而阐明“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这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下面一段,作者变换角度,从挫而不退说起。

辩证地阐明了进与顺的关系。

为了论证的深入,作者又于“蹇”与“幸”的对比中,得出“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9 议论散文两篇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9 议论散文两篇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必修2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9 议论散文两篇课后知能检测粤教版必修2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驯.服(xùn)笼.络(lǒnɡ)揪.心(jiū) 姹.紫嫣红(chà)B.寒暄.(xuān) 奢侈.(chǐ)鸟窠.(cáo) 栉.风沐雨(zhì)C.静谧.(mì) 家畜.(chù)病症.(zhēnɡ) 切中肯綮.(qìnɡ)D.琐.碎(suǒ) 湛.蓝(zhēn)譬.如(pì) 摩肩接踵.(zhǒnɡ)【解析】B项,“窠”读kē;C项,“症”读zhâng;D项,“湛”读zhàn。

【答案】 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镶嵌弥谤开诚布公茫无际涯B.凭眺葱茏潦草塞责感恩带德C.眸子砥砺终南捷径责无旁贷D.壁垒理踩轻鸢剪掠不言而喻【解析】A项,弥—弭;B项,带—戴;D项,踩—睬。

【答案】 C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举国上下,对于工业明胶流入食药领域的追问已成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人们发现,不但与毒明胶沾染的药品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个中内幕也更加触目惊心。

试图息事宁人的可能并不仅仅是一些不良企业,或许还包括与工业明胶利益链紧密相关的地方政府。

因为一旦上级部门开始追责,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

A.愈演愈烈B.触目惊心C.息事宁人D.难辞其咎【解析】D项,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

A项,愈演愈烈:(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追问”不能“愈演愈烈”。

B项,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一般表达为“令人触目惊心”。

C项,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此处应为“平息事端”。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

《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

《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

《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冰心一、霞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2.学习作者平实的叙事中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写作手法,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教学难点: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鉴赏:乐游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诗的基调如何?在诗人李商隐的眼中,黄昏、晚霞意味着美好即将失去,带着感伤的色彩,那么在其他作家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的《霞》,看看她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整体感知文章以《霞》为题,全文都是描写自然界的霞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文章究竟写了那些内容呢?明确:全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然界的霞,二是写作者的人生感悟。

(二)思考讨论活动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对本文的看法、体会(首先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其他同学也谈谈他们的看法,最后老师总结、引导)1.“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对此,大家是怎样理解的呢?(同学们发表意见后,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领悟)——由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光的折射、反射,有云翳的时候霞光就更加色彩缤纷了。

另一方面,“云彩“比喻生命中的各种经历,包括快乐的、痛苦的,生命的内容越丰富,生命才越美丽。

“云翳”比喻挫折、困难和艰辛,在经历了这些考验之后,仍然能让自己发出光彩的人生。

“霞光“比喻度过了黑暗日子后所迎来的光明和快乐,或者是走过风雨后形成的乐观、豁达的心态。

2.“生命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互相衬托的。

”明确: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直白而富有哲理韵味。

对于这句话,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感悟吗?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四人小组间互相讨论自己的经历或感悟。

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2.学会赏析哲理性的句子,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3.借助资料助读,深入理解生命的力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学会赏析哲理性的句子。

(2)品味文章富有感情的叙述、描写、神似而有哲理的比喻和耐人寻味的直抒胸臆的语言。

2.教学难点(1)借助资料助读,理解生命的力量,感悟作者的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的思维方式,体会有层次的思维在说理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篇哲理性散文——《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起去探寻生命的奥秘和意义。

(二)作者介绍1.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 1941 年。

2.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被称为“20 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20 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 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在 1950 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 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三)字词学习1.请同学们朗读以下词语,注意字音和字形。

兴味(xìng)洗涤(dí)卑微(wēi)茸毛(róng)蔓延(màn)遏制(è)濒临(bīn)俯瞰(kàn)星辰(chén)臼齿(jiù)嘲讽(fěng)肆意(sì)微薄(bó)孤寂(jì)战栗(lì)赐予(cì)边缘(yuán)缩影(suō)震颤(chàn)深渊(yuān)仙境(jìng)2.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高中语文第3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

高中语文第3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

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读准字音猥.(wěi) 青皋.(ɡāo) 夜舂.(chōnɡ) 朝雊.(ɡòu) 辋.水(wǎnɡ) 黄蘗.(bò) 鯈.(tiáo) 麦陇.(lǒnɡ) 曩.昔(nǎnɡ) 灞.(bà) 憩.(qì) 沦涟.(lián) 二、辨识通假无忽(“无”通“毋”,不要)三、一词多义(1)矫⎩⎪⎨⎪⎧白鸥矫.翼(动词,举)矫.枉过正(动词,纠正)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形容词,强有力的样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动词,假托) (2)是⎩⎪⎨⎪⎧然是.中有深趣矣(代词,这)莫衷一是.(形容词,正确的)唯利是.图(表示确指,把宾语提在谓语之前)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动词,表判断)(3)过⎩⎪⎨⎪⎧故山殊可过.(动词,过访,浏览)过.街老鼠(动词,走过,经过)过.犹不及(动词,超过)过.故人庄(动词,拜访)将功补过.(名词,过失,错误) (4)发⎩⎪⎨⎪⎧草木蔓发.(动词,生长)百发.百中(动词,把箭射出去)六军不发.无奈何(动词,出发,派遣)此病后三期当发.(动词,发作)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动词,打开粮仓救济) (5)与⎩⎪⎨⎪⎧辋水沦涟,与.月上下(介词,跟,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跟,和)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亲附) (6)比⎩⎪⎨⎪⎧比.涉玄灞(副词,近来)比.去,以手阖门(介词,等到) (7)因⎩⎪⎨⎪⎧因.驮黄蘗人往(介词,借,趁)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介词,依靠)更延英俊,因.力授爵(介词,根据)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介词,顺着)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动词,覆压,继承)愿见相君,无因.(名词,机会)四、词类活用(1)夜.登华子冈(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与山僧饭.讫而去(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五、古今异义(1)景气..和畅 古义:气候。

今义:①指经济繁荣现象;②兴旺,繁荣。

高中语文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课件1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课件1 粤教版必修2

1 “太贱了”具体是指到处都是的阳光、懒洋洋的风、琐碎而单 太贱了” 太贱了 具体是指到处都是的阳光、懒洋洋的风、 调的鸟语。这样写好处是暗写窗子里的春天的可贵, 调的鸟语。这样写好处是暗写窗子里的春天的可贵,这样实际 就为下文写窗子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就为下文写窗子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2.“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从第2段看,“不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从第 段看 段看, 同时 不同的意义 同意义”指什么? 同意义”指什么?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 孤本 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孤本”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孤本”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孤本”: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也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 孤本” 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也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 孤本 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 仅存的一份 或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拓本。(《词典》 份拓本。( 稿,或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拓本。(《词典》第447页) 页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比喻义:父母不可重复的独特的一个儿女。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比喻义:父母不可重复的独特的一个儿女。 法国理想主义这种新文艺创作流派的三位伟大代表保尔克·洛岱尔、 法国理想主义这种新文艺创作流派的三位伟大代表保尔克 洛岱尔、 洛岱尔 安德·列休阿斯 夏尔·贝济 恰好在有决定意义的求学时代是罗曼·罗兰 列休阿斯、 贝济, 安德 列休阿斯、夏尔 贝济,恰好在有决定意义的求学时代是罗曼 罗兰 的同窗好友,他们又都是在多年默默无闻之后,几乎同时征服 征服了自己的 的同窗好友,他们又都是在多年默默无闻之后,几乎同时征服了自己的 人民。 征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人民。 “征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征服”: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词典》第1603页) 征服” 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 词典》 。(《 征服 页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移用义:用思想的艺术的力量使(人民)信服。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移用义:用思想的艺术的力量使(人民)信服。 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 我已经 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 岁了 讣告 讣告”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西。 “讣告”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讣告”:报丧的通知。(《词典》第392页) 讣告” 报丧的通知。(《词典》 讣告 。( 页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引申义:将死之人的善意的忠告。(人之将死, 。(人之将死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引申义:将死之人的善意的忠告。(人之将死,其 言善矣) 言善矣)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2素材:文本助读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含答案.doc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2素材:文本助读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散文⑵J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X•们後:“£帝右矣£一适门的同时,舍诒你打秆一扁窃。

”那一扁扁门乡窃里,承我墻乡少厉支,"打科3 $少未乘。

另找一扁门,夕卜而县你未曽歸E的耦彩的世界;加任©遠的备一个机遙,总敢込跨出门去!窗▽它已不玉理单僱的窃户3 ,更县嬪们汲取知识、与9卜立烷的窃(70门与窃急迫个和会中昱干凡的,便"不可或経。

有乡少X-句曾器佬到迫看似年兀的纟帝中短含的z•生兹理。

孜窍窃逸播C或徭名门逸择窃,不过昱($• —含之向的逸播,使它却昱仮一隹童髯重理的逸择!■精美晨读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1)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是深受爱戴的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文艺论集《谈艺录》等。

⑵莫利(1890—1957),羡国作家。

著有《桑迪加夫酒》、《特洛伊木马》等。

2.背景探寻(1)钱钟书在小说上卓有成果,在散文上也著作颇丰。

他的议论性散文善于从小角度阐释大道理。

《窗》选自《写在人生边上》,就是以小见大的散文。

(2)巴黎凯旋门坐落在巴黎市屮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屮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令兴建的。

它是欧洲1()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

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

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

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

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耍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第16课《 散文二篇》课件(27张PPT)

第16课《 散文二篇》课件(27张PPT)

读第3自然段 思考:
作者寻求哪些领域的 知识?
追求知识的主要成就
1.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 教育、文学、社会学。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
2.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 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永久的生命
作者:严文井
文体知识
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被称为“哲理散文”或“哲 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 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 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 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人是唯一追人 义寻的是自身唯动存一物在追。意义寻的自动身物 存在意
16.散文两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 英国,他一生坎坷,却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 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 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 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20世纪 初,他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 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 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 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的写作。
热爱生命
汪国真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
诚。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 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 意料之中。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1.1 散文诗的定义解释散文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

1.2 散文诗的特点分析散文诗的语言、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散文诗的发展历程2.1 散文诗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散文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历史背景。

2.2 国内外著名散文诗作家及作品介绍国内外著名散文诗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创作现状。

第三章:散文诗的阅读与欣赏3.1 散文诗的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和欣赏散文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散文诗的欣赏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诗,包括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

第四章:创作散文诗4.1 散文诗的创作原则讲解散文诗的创作原则,让学生了解散文诗创作的基本规律。

4.2 散文诗的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五章:散文诗的鉴赏与评价5.1 散文诗的鉴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鉴赏散文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2 散文诗的评价标准探讨散文诗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客观评价散文诗作品。

第六章:分析两篇散文诗6.1 散文诗《xxxxx》分析对选定的散文诗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主题、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2 散文诗《xxxxx》分析对另一篇选定的散文诗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散文诗风格和技巧。

第七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7.1 散文诗的语言运用探讨散文诗的语言特点,如诗意、音乐性、抒情性等,指导学生运用在写作中。

7.2 散文诗的结构安排分析散文诗的结构形式,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第八章:小组讨论与分享8.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所学的散文诗写作技巧和分析方法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8.2 分享作品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散文诗作品,向全班同学分享,并简要介绍其写作技巧和特色。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 粤教版必修2

《改造我们的学习》[关键词] 议论文/教案[内容]【目的要求】1.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2.学习课文中的多种论证方法.3.学习课文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注音释义】闭塞.(sè)眼睛捉麻雀:塞:堵,"闭目塞听"的"塞"。

和“瞎子摸鱼”是一个意思。

钦(qīn)差(chāī)大臣:现在指上级的机关派来的、握有大权的工作人员,多含讥讽意。

钦差:封建社会有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臆(yì)造: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臆:无根据的,主观的。

故纸堆:文中指数量很多而且十分陈旧的书籍、资料等。

故:原来的,旧的。

等闲视之:把某种现象看的平常,不予重视。

等闲,平常。

【内容主旨】课文开头的一句话是全文的引论部分,也是提出问题的部分。

表明中心论点,即“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改造一下”。

课文其余的几个部分中,前三部分是本论部分,用来分析问题,具体阐述中心论点,说明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做法,即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途径。

全文的论证结构是:提出主张——阐述理由——提议。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分论点,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先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角度,对比地说:“党的幼年时期”认识是肤浅、贫乏的,“观在”认识深刻、丰富多了。

在从历史发展历程的角度讲了三个时期:“一百年来”,“十月革命以后”,“抗日战争以来”。

说明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实际想结合的重大意义。

最后一句话小结这一部分,指出“所有这些,都是好现象”。

这“好现象”就是指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结合”。

第二部分第一句话是分论点,即“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其表现是:①不注重研究现状(第2自然段),②不注重研究历史(第3自然段),③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是对前面的总结,并指出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

高二议论文教案

高二议论文教案

高二议论文教案高二议论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议论文常用两种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说说议议练练写写,指导学生初步尝试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写了。

老师知道好多同学一听写作文就害怕,如果我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写的是议论文,可能有些同学一个头要变成两个大了。

其实我说,写作文没什么可怕的。

为什么呢?今天我要提出一个观点,作文就是说话。

怎么说呢?我们平时的课前讲话,同学们的讲话稿,那不都是一篇篇很好的作文吗。

你们看,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说了一番话,搬到我们教科书里就成了一篇很像样的议论文。

叶圣陶在《写作是极平常的事》一文里也说过:写作就是说话。

如果作文就是说话,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因为说话谁不会呀?今天我们就尝试说说议议练练写写,学写简单的议论文。

二、引入议论的两种方法今天我们学写议论文。

写议论文就是告诉别人你的观点,其实你们每天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有一位同学说,我们班的星期二太可怕了,居然排了两节英语、两节数学、两节语文。

在这段话里,“我们班的星期二太可怕了”就是一个观点,“居然排了两节英语、两节数学、两节语文”就是证明这个观点的事实。

这段话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文的雏形。

它提出了一个观点,再用一个事实证明观点。

写议论文就是这样,首先要有一个观点,其次就要想办法证明这个观点。

那么如何来证明观点呢?作文就是说话。

还记得我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吗?我先说“我们平时的课前讲话,同学们的讲话稿,那不都是一篇篇很好的作文”,这是一个事实,再说“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说了一番话,搬到我们教科书里就成了一篇很像样的议论文”,又是一个事实,最后说“叶圣陶在《写作是极平常的事》一文里也说过:写作就是说话”,这就是引用名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里,我是用了两种方法来证明我的观点,一种是摆事实,一种是讲道理。

一般来说议论文里就是用这两种方法来阐明观点的理由和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新授课,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了解作者钱钟书,熟记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音字词。

(二)理解引用的含义,熟记引用的分类和作用。

(三)能结合具体文段分析引文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自学: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利用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词;反复读课文,理解清课文结构;抓关键句,概括各段大意;完成学案练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语言,感悟从日常生活事物中挖掘出的深刻的人生意义。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文段分析引文的作用。

一、了解作者(查找资料,记忆)清华才子钱钟书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江苏无锡人。

著有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

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二、知能巩固(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容易读错的音,熟记)搅.动(jiǎo)琐.碎(suǒ)镶嵌.(qiàn)飒.至(sà)希冀.(jì)奢侈.(chǐ)笼.络(lǒng)鸟窠.(kē)窥.见(kuī)凭眺.(tiào)捷.径(jié)眸.子(móu)三、精要研读(自主探索:读课文,思考,概括,参考资料)1.阅读《窗》这篇散文思考:围绕窗,作者依次谈了哪四个独到的发现?第一段,作者由“春天”入笔,写“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道出“窗”的作用。

第二段,对比了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义,自然引出“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这一中心论点。

第三段,进一步谈“窗”之于人的意义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第四段,用“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这一形象的比喻,道出窗对于屋内人与屋外人的意义。

同门与窗都可以作为人的进出口二者功能相同异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二者意义不同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二者代表不同的进化阶段,其中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窗子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

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四、每课一得(理解、记忆)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的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的修辞手法。

1.引用的种类:(1)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2)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3)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词。

引用具有语言凝练、言简意明、形象鲜明、表现力强等特点。

2.引用的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五、重点突破(小组讨论;回到原文,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分析,学以致用)本文引用了大量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说明下列引文的意思及作用。

1.《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答:第1句的意思是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即使屋子小同样可以居住。

第2句的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也可成极乐世界。

引用这两句话的作用是为了说明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2.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正如凯罗(Gottfrie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

”答:两句的意思是“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和眼睛对于人类了解外面世界、沟通社会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巧妙引用形象地说明了窗和眼睛的作用。

六、课堂检测(学以致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皈.依(ɡuī) 飒.至(shā) 奢侈.(chǐ) 羲.皇上人(xī)B.鸟窠.(cháo) 泊.船(bó) 双瞳.(tónɡ) 腹.背受敌(fù)C.驯.服(xùn) 皲.裂(jūn) 斟.酌(zhēn) 返璞.归真(pú)D.保障.(zhànɡ) 龋.齿(yǔ) 眸.子(móu) 济.济一堂(jǐ)【解析】A.“飒”应读sà;B.“窠”应读kē;D.“龋”应读qǔ。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本段最后引用了郭小川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

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

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

“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答:本段文字表现的是作者对今天阳关“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的赞美。

最后引用了郭小川的诗句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作者的观点。

七、教案反思(有何收获,有何不足,有何建议)《门》(新授课,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了解作者莫利,熟记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音字词。

(二)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自学: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利用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词;反复读课文,理解清课文结构;抓关键句,概括各段大意;完成学案练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语言,感悟从日常生活事物中挖掘出的深刻的人生意义。

重点难点:(一)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作用。

一、了解作者(查找资料,记忆)收获全新生活的莫利莫利(1890~1957),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品文集《桑迪加夫酒》,小说《特洛伊木马》、《基蒂·福伊尔》,诗集《老官吏》等。

莫利告诉我们“收获一本书,不仅仅要收获书中的纸和墨水,更应该收获一种全新的生活”。

二、精要研读(自主探索:回到课文找答案)1.如何理解作者所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这句话中“开门”和“关门”的含义。

答:“开门”的含义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关门”的含义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2.第四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因为门的意义就是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

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

本题的题干前后,都谈到了“门”的意义,无论从前边的“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还是从后边的“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都能概括出“门”的含义。

3.作者说“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答: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本句所在段主要谈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可从这一点入手。

4.怎样理解“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这句话的含意?答: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可联系“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所在段的最后一句话作答。

四、每课一得(理解、记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之区位分析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是区位分析法。

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判断句子在文中和文段中的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位,确定基本含意。

起始句答题的区位在其领起的部分;收结句,宜从上文考虑;过渡句要审视上下文;而关键句重点是审视相邻的上下句,此外还可联系中心思想,两者在内容上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上第3题对“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的理解,首先判断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即在文章第六段,再联系本段的大意是谈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可得出答案。

五、重点突破(小组讨论)《门》一文中,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通过借助司空见惯的“门”来表达自己丰富而又深邃的人生思考的?答: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借助“门”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人相类似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使深刻的思想变得浅显易懂,形象可感,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作者正是借开门和关门两个动作去传达他体察社会、感悟人生的收获,涉及到家庭生活、职业命运、社会众生、生命况味、人生的终极思考等命运,表现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

六、知能提升1.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忌和犹豫退回了门内。

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

A.猜忌 B.犹豫 C.彬彬有礼 D.小心翼翼【解析】“猜忌”意为“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

与语境不符,可改为“猜疑”。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

B.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

C.你清早起来,只有把窗幕拉过一边,你才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D.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有了陈设,挂着书画,并且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

【解析】A.偷换主语,在“我们”前加“使”;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只有……才”换成“只要……就”;D.语序不当,改成“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

七、知识拓展——病句之偷换主语主语偷换有两种形式,即换后有主语和无主语。

1.有主语的形式。

在一句话中,上半句没有说完而下半句转移话题(通常是转移主语),这种情况属于主语偷换。

如:巴以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让人一时难见和平的曙光。

前一句话主语是“巴以双方”主语到底怎样,还没有说完(“在……下”“虽然……”作状语,没有谓语,视为没有说完),后边的主语就成了“紧张的局势”了,所以是主语偷换。

2.没有主语视为省略主语的形式。

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如果前一句话的主语和后一句话的主语一致,后一句话的主语往往省略;如果前后主语不一致而省略,后一句话的主语就视为偷换,与后句内容不搭配。

如:名帅戚务生的执教经验丰富,在短短5年内,把云南红塔队改造成一支甲A强队,为西南足球赢得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