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早期康复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早期康复及疗效分析
高金玲;吕桂玲;宋剑;胡毅平;蔡娜;王晶晶
【摘要】摄食-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急性脑卒中患者在脑卒中早期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摄食-吞咽障碍,造成进食困难,影响营养的摄入.还可因摄食-吞咽障碍引起误吸,导致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60例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11(026)021
【总页数】2页(P1889-1890)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吞咽障碍;康复
【作者】高金玲;吕桂玲;宋剑;胡毅平;蔡娜;王晶晶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摄食-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脑卒中早期常
存在不同程度的摄食-吞咽障碍,造成进食困难,影响营养的摄入。

还可因摄食-吞咽障碍引起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

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
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60例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
行早期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的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110例,筛除昏迷及语言理解障碍者,实际入选60例,其中脑出血42例,脑梗死18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平均(63.5±5.5)岁;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1~81岁,平均(6
2.6±6.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摄食-吞咽障碍程度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病例入院后均进行详细的摄食-吞咽功能评估,治疗组患者均于生命
体征平稳48小时后进行康复护理,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1.2.1 吞咽功能训练根据摄食-吞咽障碍部位对吞咽功能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增强
其协调能力,为进食训练打下基础。

针对中、重度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开展以口
咽部肌群功能训练为主的基础训练,促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吞咽能力[1-2]。

①发音训练:由于摄食-吞咽障碍时咽喉反射是不随意的,而体内器官很难接近,发音运
动相关肌群与吞咽肌群功能密切相关,对发音和语言器官训练能够促进咽下功能改善;发音训练一般在晨间护理后及午睡起床后进行;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
运动;如嘱患者反复进行促进张口运动的“a”音和促进两侧颊部肌肉运动的“yi”音,以及闭口运动的“wu”音;或者嘱患者做吹蜡烛、吹哨动作。

②舌部运动:
嘱患者开口,将舌头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舔上唇,按压硬腭部,每隔5分钟做以上运动1次,每次20分钟,每天3次,分别于早晨、中午、下午进行;对不能自动进行舌运动的患者给予舌部按摩。

③吞咽训练:将拇指和食指轻置于患者喉部适当位置,嘱患者反复做吞咽动作练习;使用冰冻棉签进行K-point刺激法,刺激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根等5个部位[3];对咽部进行冷刺激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力度,
每日3次。

1.2.2 摄食训练利用日本藤岛一郎[4]关于摄食-吞咽障碍级别的评估方法,确定进
行基础训练有效者,吞咽能力达到3级及以上方可进行摄食训练。

目的是促进摄
取足够营养,使患者具备足够的体力,逐步恢复自行进食能力。

进食训练包括进食时患者的正确体位、食物形态、一口量及综合训练,进食前后给予认真清洁口腔。

①进食体位的选择:进食前保持轻松、愉快情绪15~30分钟;为防止食物误吸入气管,在进食时先嘱患者吸足气,吞咽前及吞咽时憋住气,这样可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气体排除,并喷出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对卧床患者,一般取躯干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康复护士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减少逆流和误咽;能坐起的患者采取60~90°卧位,颈轻度向前屈,使气道得到最大保护;身体亦可倾向
健侧30°,可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可防止误咽。

②食物形态选择:根据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程
度选择合适的食物,应从食物的硬度、黏稠性、附着性考虑,我科针对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出开始饮食、
吞咽食1、2、3号、移行食等品种,对于摄食-吞咽障碍4级患者可给予开始饮食;
5级给予吞咽食1号;6级给予吞咽食2号;7级给予吞咽食3号;8级给予移行食;9级过渡到普通食物。

开始进食冻状或糊状食物,逐渐过渡为烂渣饮食,最后过渡到普通食物,同时兼顾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引起吞咽反射;尤其要注意南方人喜食大米,北方人爱吃面食的饮食习惯。

流质可由增稠剂调整[5],既保
证水分的摄入又减少误吸的发生。

③进食协助:当患者开始进食时,可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一般食团摄入每次以1汤勺大小为宜,放入食团后可将勺背
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每次进入小食团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我科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改良了进食的汤勺,设计了不同形状,以利于食团送入,同时减少患者不适。

1.2.3 药物治疗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降低颅内高压、神经保护剂、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1.2.4 针灸治疗根据针灸的“近部取穴”原则,穴位选取上廉泉、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翳风、双侧人迎等,由固定的针灸师进行针灸,局部有酸胀针感或咽喉部麻胀感为宜,采用平补平泻法,除上廉泉外,余穴留针每次30分钟,每日1次,连续2周。

1.3 康复护理疗效判断标准利用日本藤岛一郎[4]的评估方法。

①≥9分为基本痊愈;
②提高6~8分为明显好转;③提高3~5分为好转;④1~2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PEMS 3.1医学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注:uc =3.170,P<0.01治疗组3017(56.6)8(26.6) 2(6.0) 3(10.0) 27(90.0)对照组 30 6(20.0) 9(30.0) 5(16.6) 10(33.3) 20(66.6)
3 讨论
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促进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6]。

康复结合针灸治疗卒中后摄食-吞咽障碍有着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可以改变脑局部血流量,兴奋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尤其是颈、舌部针刺能够促进吞咽反射的恢复和重建,有利于吞咽神经功能的不断恢复。

同样,反复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吞咽肌肌力的恢复和神经通路的恢复,针灸与康复结合治疗可弥补其间的不足,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增加肌肉运动的协调性,并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扩大皮质感觉区,极大地发挥“脑的可塑性”[7]。

因此,对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在早期介入口腔运动训练、吞咽反射区冷刺激,结合药物及针灸治疗,可更有效促进舌和咀嚼肌的运动,提高咽反射的灵敏性,进一步提高摄食-吞咽障碍
的治疗效果。

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在急性期能够恢复吞咽功能。

对于可经口进食摄食-吞咽障碍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能够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
营养,明显减少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并发症,降低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促进整体康复。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30例患者进行早期综合的康复护理干预,给予有效地吞咽功能基础训练、摄食训练、饮食调整、针灸治疗等措施,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早期综合康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彩霞,席秋江,易宇玲.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98-100.
[2]韩兰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7,7(4):51-53.
[3]Kojima C,Fujishima I,Ohkuma R,et al.Jaw opening and swallow
triggering method for bilateral-brain-damaged patients:K-point stimulation[J].Dysphagia,2002,17(4):273-277.
[4]藤岛一郎.假性球麻痹に对よる咽下障害りハビりう-シヨン[J].神经内科,1997,47(1):32-39.
[5]Goto K,Kanaya S,Ishigami T,et al.The effects of tea catechins on fecal conditions of elderly residents in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J].J Nutr Sci Vitaminol(Tokyo),1999,45(1):135-141.
[6]杨素红.32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99-200.
[7]王惠贞.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对肢体功能的作用[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3):94-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