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一年级上册12《认识水》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认识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水》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
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认识水的特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采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唤起保护水的意识。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水是什么样的?通过观察对比牛奶
与清水的颜色、白醋与清水的气味、食盐水与清水的味道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研究水的特征;第二部分辩一辩,哪一杯是清水。
让学生按照“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来辨别哪一杯是清水;引领学生
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结合水的特征准确的分辨出清水。
第三部分把水倒进不同的容器里有什么发现,通过操作与观察,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让学生学会用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的观察水。
本课通过设计不同的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采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的能力。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
形象思维为主。
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学生对水能说出一些自己的认识,但是水有哪些特征?怎样去研究水的这些特征?水有形状
吗?这些学生又说不太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
2.知道水是可以流动的。
3.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特征。
2.通过操作体验,水与其他液体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难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特征。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喝水杯
教师准备:纸杯四个(其中一个事先放上点海绵等吸水物质)、玻璃杯、纱布、橡皮筋、锥形瓶(瓶底放一点点品红)、胶塞、漏斗,玻璃棒、牛奶、白醋、清水、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魔术导入(利用水的性质设计魔术引起学生兴趣)。
1.消失的水
师出示三个纸杯,其中一个纸杯中放入水,随机调换纸杯的位置,让学生猜测哪个纸杯中有水,猜测后将纸杯翻转,直到最后一个纸杯都没有水流出。
(水的流动性。
)
2.听话的水
师出示一个玻璃杯和一块纱布,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盖上纱布用皮筋系住,将瓶盖反转,水不会流出,将玻璃杯稍微倾斜水又流出。
(水的表面张力。
)
3.变色的水
师出示锥形瓶、橡胶塞和漏斗,事先将漏斗通过橡胶塞塞在锥形
瓶上。
将水通过漏斗向锥形瓶中倒水,水没法漏入锥形瓶,稍微拔一
下橡胶塞,水流入锥形瓶并变成红色。
(水的流动性和大气压力。
)魔术都是和水有关,从而揭示课题《认识水》
二、探究活动水的特点
1.唤起学生对水的印象。
生说见过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2.[PPT 1 出示]回忆观察物体的方法和顺序,教师强调鼻闻、舌
尝的方法。
(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一看二闻,三尝)。
3.[PPT 2 出示]出示清水和牛奶让学生辨别,并指出找出牛奶和
清水的不同就是在比较。
(用眼看,牛奶是白色的,清水没有颜色。
)
4.[PPT 3 出示]出示清水和白醋让学生辨别。
(用鼻闻,清水没有气味,白醋有气味。
)
5.[PPT 4 出示]出示清水和盐水让学生辨别。
(用舌尝,清水没有味道,盐水是咸的。
)
6.学生通过实验比较清水和牛奶,清水和白醋,清水和食盐水探究水的特点。
(1)[PPT 5 出示]实验前出示实验要求轻,静,齐并分别解释。
轻:玻璃仪器,一定要轻拿轻放.实验盒拿回去之后先把清水和
牛奶拿出来用眼睛看做比较,比较后之后把牛奶放回实验盒拿出白醋,用鼻闻清水和白醋的气味做比较,白醋放在细口瓶中,先把瓶盖打开
倒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
比较好之后把白醋放回实验盒,再把食盐水拿出来用舌尖来尝清水和食盐水的味道,尝完记得漱口。
所有的动作都要轻。
静:做实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别的小组。
齐:实验完成后,小组长把仪器摆放整齐,送回原地。
(2)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3)生实验完成后,指导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4)生交流汇报,师随机板书:
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