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22 分) 一、积累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拼音有错的一项.( )
A. 尴尬(gān) 黄晕(yùn)窠巢(kē)咄咄逼人(duō)
B. 分歧(qí)匿笑(nì)祷告(dǎo) 花团锦簇(cù)
C. 信服(xìn)沐浴(mù)看护(kàn) 翻来覆去(fù)
D. 姊妹(zǐ) 粗犷(guǎng)着落(zhuó)淅淅沥沥(x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一项是(
)
的 A. 饥肠辘辘
B. 人声顶沸 C. 众目睽睽 D. 废寝忘食
花团锦簇 煞有介事 悔恨莫及 感概万分
恍然大悟 顷盆大雨 浑为一谈 全神惯注
截然不同 若无其事 人迹罕致 疲倦不堪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 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的孔雀. C. 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的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的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的主要标 准.
5.将下列句子整理成条理清晰的语段,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云开雾散之后,凭栏眺望,武夷 山水尽收眼底.
②天游峰海拔 4100 米,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
为的 ③当雨过天晴、晨曦微露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欣赏云海奇观,有时还可以看到奇妙的“佛光”.
④它位于武夷山中部,峭壁千寻,高耸于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
⑤因 游客登峰巅、观云海,犹如遨游天宫,所以这座山名曰“天游”.
A. ③①②⑤④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③④⑤①
6.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B. 《五猖会》写我儿时到东关去看五猖会,临走时父亲让我背书,背完后才让我去看会. C. 《琐记》里的衍太太是一个表面对孩子好,暗中却使坏,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D. 《父亲的病》中,庸医误病,所用药引最为特别,如“经霜三年的甘蔗”、“蚂蚱一对”等.
二、综合性学习.(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天,在面前的孩子们每个人抱
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
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
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
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 2013 年 6 月 5 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
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 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 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资料四】据英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通过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使用手机 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 10 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 1 倍.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
危害健康的最新、最严重的警告.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 10 年内得到证实.目前,香烟每年夺走 500 万人的生命,而全世界有 30 亿手机用户,是吸烟者人数的 3 倍,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
严重. 7. 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过多使用手机,减少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甚至会疏远亲情. B. 长时间使用手机是造成眼睛近视和患干眼症的原因之一. C. 不正确使用手机会对人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D. 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事实证明,手机的危害比香烟更大. 8. 下列关于减少手机危害的建议较为片面的一项是 A. 睡觉时关机或将手机远离床铺,尽量不在充电时接听电话. B. 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不要将手机作为配件挂在胸前. C. 青少年要一律远离手机,不准使用手机. D. 尽量减少手机上网、阅读的时间,不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玩手机.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 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时:时间
。
B. 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C. 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D.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10. 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可以.一战
C. 可以.调素琴
D. 皆以.美于徐公
11.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B.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 “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3. 两千多年来,孔子闪烁着哲理光彩的语录,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请从文中选择一则,
谈谈你的感悟.
第 II 卷
(二)(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 首句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5.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共 14 分)
1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李白)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8)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别大董二首》 17.名著阅读积累.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长妈妈(阿长),我们记住了 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洋淀纪事》是_____________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主要表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 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3)《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 ______________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 湘西山水长卷. (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 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 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 盒子里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 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_》(填写书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篇目名).
五、
18.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六、现代文阅读.(21 分) (一)
阅读《春》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
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
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 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 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 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19. 依次概括选文所描绘的三幅图景.
春草勃发图→__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_图.
20. 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换成括号中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小草偷.偷.地.(慢慢地)从土里钻.(长)出来. 21. 作者写景,善于从多角度进行描绘.文中画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 点? 22.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花、杏儿、梨儿”一句中的“仿佛”是什么意思?它 能否删掉?为什么?
(二)
阅读《回家的敲门声》,回答小题. 回家的敲门声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 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 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 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 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 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 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 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 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 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 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 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 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的、久久的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 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 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 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 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 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 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 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如今我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一年之中 回家的次数已是屈指可数,然而家门口的那把椅子居然还在……真的,我现在忽然很想哭,很想家,很想 我的爸爸妈妈,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 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2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4. 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以“回家的敲门声”为题有何好处? 25.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词句. (1)请写出第①段中加点词“憨笑” 含义. (2)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6. 文章结尾一段又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 联系现实生活,请简要谈谈你读了本文后获得的启示.
七、作文(50 分)
28.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
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
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
500 字;(3)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与解析
第 I 卷:选择题(共 22 分,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拼音有错的一项.( )
A. 尴尬(gān) 黄晕(yùn)窠巢(kē)咄咄逼人(duō)
B. 分歧(qí)匿笑(nì)祷告(dǎo) 花团锦簇(cù)
C. 信服(xìn)沐浴(mù)看护(kàn) 翻来覆去(fù)
D. 姊妹(zǐ) 粗犷(guǎng)着落(zhuó)淅淅沥沥(xī)
【答案】C
【解析】
【详解】C.看护(kān).故选 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饥肠辘辘 B. 人声顶沸 C. 众目睽睽 D. 废寝忘食
花团锦簇 煞有介事 悔恨莫及 感概万分
恍然大悟 顷盆大雨 浑为一谈 全神惯注
截然不同 若无其事 人迹罕致 疲倦不堪
【答案】A
【解析】 【详解】B.顶——鼎,顷——倾; C.浑——混,致——至; D.概——慨,惯——贯. 故选 A.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 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的孔雀. C. 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答案】D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 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 项中“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是贬义词,与 此处语境不符.B 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这里不恰 当.C 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这个成语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景物.故选 D.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 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 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的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的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的主要标 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否定词使用不当.把“不再”改为“再次”. B.缺少宾语,在“自我保护”后加“的意识”. D. 两面和一面搭配不当,去掉“是否”. 故选 C.
5.将下列句子整理成条理清晰的语段,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云开雾散之后,凭栏眺望,武夷的山水尽收眼底.
②天游峰海拔 4100 米,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
③当雨过天晴、晨曦微露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欣赏云海奇观,有时还可以看到奇妙的“佛光”.
④它位于武夷山中部,峭壁千寻,高耸于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
⑤因为游客登峰巅、观云海,犹如遨游天宫,所以这座山名曰“天游”.
A. ③①②⑤④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③④⑤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仔细阅读这段话,介绍的是武夷山的天游峰.首先要介绍天游峰的海拔,句② 为首句;接着介绍它的位置,即句④;然后介绍它的奇观“云海”和“佛光”,即句③,接着介绍它的整 体形象特点,即句①;最后句⑤归纳总结,介绍它得名的原因.据此分析排序为②④③①⑤,选 C.
6.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B. 《五猖会》写我儿时到东关去看五猖会,临走时父亲让我背书,背完后才让我去看会. C. 《琐记》里的衍太太是一个表面对孩子好,暗中却使坏,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D. 《父亲的病》中,庸医误病,所用药引最为特别,如“经霜三年的甘蔗”、“蚂蚱一对”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名著的阅读.D 用来做药引子的是“蟋蟀一对”,不是“蚂蚱一对”.故答案为 D.
二、综合性学习.(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天,在面前的孩子们每个人抱
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 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 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 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 2013 年 6 月 5 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 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 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 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资料四】据英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通过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使用手机 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 10 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 1 倍.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 危害健康的最新、最严重的警告.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 10 年内得到证实.目前,香烟每年夺走 500
万人的生命,而全世界有 30 亿手机用户,是吸烟者人数的 3 倍,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 严重. 7. 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过多使用手机,减少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甚至会疏远亲情. B. 长时间使用手机是造成眼睛近视和患干眼症的原因之一. C. 不正确使用手机会对人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D. 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事实证明,手机的危害比香烟更大.
8. 下列关于减少手机危害的建议较为片面的一项是 A. 睡觉时关机或将手机远离床铺,尽量不在充电时接听电话. B. 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不要将手机作为配件挂在胸前. C. 青少年要一律远离手机,不准使用手机
D. 尽量减少手机上网、阅读的时间,不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玩手机. 【答案】7. D 8. C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从而得出答 案.D 项的表述不正确,从“使用手机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 10 年,患脑癌的危险 将增加 1 倍”“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 10 年内得到证实”“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 重”可知,“手机的危害比香烟更大”只是库拉纳的预测,目前还没有成为事实. 【8 题详解】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 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 项中“一律远离手机,不准使用手机”的表 述错误,青少年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
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时:时间
B. 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C. 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D.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10. 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可以.一战
C. 可以.调素琴
D. 皆以.美于徐公
11.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 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B.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的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 “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3. 两千多年来,孔子闪烁着哲理光彩的语录,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请从文中选择一则, 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9. A 10. B 11.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