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八 告别童年 综合活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河》导读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阐述:“培养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100万字。

”引领学生读整本的书,引燃学生读书的热情,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和独立精神。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材分析:
《童年河》讲述了雪弟从小在农村长大,过惯了与亲婆(祖母)在一起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父亲将他接到上海,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他要面对新环境,结交新伙伴,理解城市形形色色的人,面对许很多多新事物。

因为从小对河的依恋,雪弟到城市后为找河而迷路,因为河而理解一群伙伴,在河边遇见一对流浪兄弟,在桥上与人打赌跳水,奋不顾身下河救人……故事如一组上海的老照片,体现出浓烈的旧日情怀,作者如诗的语言婉转地述说着老歌一样迷人的故事。

赵丽宏的这部长篇小说,无论是写作的起点还是终点,贯穿始终的都是一个不朽的童心,这是作者未泯童心的体现,也是其儿童观的映照,其中不乏对童心、童趣、童真的抒写,以及对儿童天性的张扬。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以儿童为圆心,以孩子们的真、善、美、趣为半径绘制而出的作品,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语言使用,都贴近了儿童的审美与趣味,简练从容而不乏诗意的唯美。

书的内容适合高年级学
生阅读。

从事了四十多年的散文、诗歌创作的赵丽宏所创作的首部小说《童年河》是献给全天下儿童(以及童心犹在的大人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写的是旧时代北京,《童年河》写的是新时代的上海。

能够说,《童年河》就是怀旧与童心的上海“城南旧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

开始想要脱离家庭,此时,孩子们虽然对家庭没有任何不满,不过,对于朋友的重视,会胜过父母.所以,这个时期为他们准备健全且美丽的友情文学,是非常重要的。

当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每天的需要时,当我们的孩子开始树立“为人生和命运读书”的信念时。

阅读的源源清流必将滋养孩子们心灵的成长。

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的水平得到很大地提升,思想也得到升华。

《童年河》这本书,正好符合六年极孩子的阅读口味,与其说童年河是雪弟的童年生活,还不如说是我们大家的童年。

只要你用心,在里面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片段,难道不是吗。

再看看我们的童年,我们都学会了善良,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亲情,学会了爱。

让每一个高年级学生建立准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们也更加懂得亲人之间的亲情,爱的真挚,朋友之间的友情等,激发孩子们对未来的
向往于憧憬。

对小学生的无比珍视。

课前调研:
价值取向
1.成长意味着什么?有欢乐,有悲伤,其中包含着关键事件、关键人物,沉淀下来的必是自己成长的台阶。

2.亲情、友情在人的成长中不一样在哪里?
3.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寒假包括下学期,翠微小学高年级学生围绕“童年“的主题,阅读两本书优秀小说《城南旧事》和《童年河》。

因为他们的童年即将离去,聚焦成长的情感和智慧,展开阅读,将阅读与他们自我生命的成长结合在一起。

问题梳理
1为什么书名是童年河?
2亲婆为什么要撤谎(两次),那不是隐瞒错误吗?那为何又要领着雪弟承认错误?
3彩彩出生于那么有文化的家庭,为什么她能和贫穷人家的小朋友关系处得那么好,而没有看不起同学?而另一个却看不起人?
4小说为什么将雪弟与河紧紧相连,写了好多他与河的故事?
5爸爸和妈妈为什么对雪弟的态度不一样,比如在墙壁上画画,偷吃东西,
6为什么要反复写那只白猫呢?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童年河》的兴趣,通过目录,猜想和了解整本书的写作背景。

2. 通过阅读片断,初步了解人物关系和关键情节,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3.渗透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注重人物成长的历程,典型情节和典型人物,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

教学策略:猜想探究\赏析勾连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书名联想,揭示课题】
1、孩子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好看的书?用一句话来阐述你的理由。

4个孩子。

生:《爱的教育》、《哈利.波特》、《草房子》……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童年河》。

老师板书《童年河》。

同学们齐读书名。

3、书名质疑:《童年河》,看到这个小说的书名,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过去的事、与河相关、现在可能已经长大。

4、出示PPT师:看到书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救人、(2)在河里、(3)蓝色的画面
评价语:你真会观察。

你真了不起。

你真会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通过书名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为后面环节做好铺垫。

对书名实行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岁月如河,童年的时光像小河一样缓慢、清澈而美丽。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推荐一位咱班朗读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如果童年的岁月真有一条河陪伴,哪怕仅仅一条小小的河,那必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河畔会发生多少故事呢?
二、走进目录,大胆猜想
1.师:河畔会发生多少故事呢?让我们赶快打开目录看一看。

2.师:同学们你们拿到目录,迫不及待想去阅读的是哪个内容?预设生:墙上的画/025 、追屁和囚蚁/039、探访鬼屋/077、芦花、芦花/126 、亲婆和“疯老太”/146 、谁是救命恩人/181
3.师:书的目录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了,看来这真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啊!下面我们前后4人一个小组。

按自学提示合作学习:
•自学提示:
• 1.每个小组选择目录中的一个题目猜一猜作者写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交流和讨论,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3、集体交流,别的同学能够补充
4、倾听要求:认真倾听,不重复别人的发言
你为什么最想猜这个内容,还想知道什么?
追屁和囚蚁/039
河边的小学/047
探访鬼屋/077
芦花、芦花/126
三、通过目录,走进人物
1.师:在同学们这些猜想中,都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板书:雪弟
谁来读读下面的文字:
……在七岁前,雪弟是个乡下孩子。

现在,用亲婆的话说,雪弟家福星高照,阿爹终于从东北调到了上海,被分开的牛郎织女,从此能够天天住在一起,儿子也能回到爹妈身边了。

姆妈本来住在工厂宿舍里,一个亲戚把市区里的一处房子租给了他们,一家三口,就要在上海安一个家啦。

可雪弟并不高兴……
2.雪弟为什么不高兴?
别了,老家
想象:从乡下到城里雪弟会有哪些不适合?
预设:人多、车多、科技先进不会用、没有田野
那么雪弟在乡下的生活是怎样的?
那景:……迎面吹来的风中,有很多好闻的气味,那是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是油菜花的香味。

……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雪弟?
你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做什么?
3、书中还有这样的景色描写?
……雪弟坐起身,俯瞰周围,到处是屋顶,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像一片黑色的海洋,把他包围烘托在中间。

……
4.师:读了文字你猜到了什么?
预设:雪弟在城里?
遇到了不开心的事?
师:环境描写是多么重要,我们再读一本小说时,一定要注重环境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

5.除了雪弟,书中还描写了哪些人物?
……有两个男孩奔过来,一个胖子,样子很丑,又白又胖的圆脸上,一只塌鼻子正冒着汗;另一个瘦瘦小小,乱蓬蓬的头发下面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

……
……一个穿白裙子的小姑娘走过来。

小姑娘梳着两根长长的辫子,辫梢上的头发卷卷的,像洋娃娃。

……
评价:你猜的对,书上真是这样写的。

你有作家的思维。

到底谁猜的对?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一定会找到答案。

6.那人:(配乐朗读)
雪弟仰望星空,想起了乡下的美景,想起了亲婆。

他看见……
7.朴实优美的文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8.这是雪弟和亲婆度过的快乐时光,是一个个生活镜头,书中还有
更多的关于亲情,友情的描写,让我们感动,心颤,甚至流泪,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会这样打动人?
四.获得荣誉,感受魅力
.我们来看《童年河》这本书出版一年获得的荣誉:
1、《人民日报》10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书第一名。

2、《中国教育报》2019年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3、当当网2019当当童书榜。

4、中国优秀原创十大童书奖等多种奖项。

五.【书评撷英】
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
《童年河》是一条洋溢着真情、温情与诗意的童趣之河;是一条作家追忆童年,进入回忆的记忆之河;是一条充满美文意识、意境优美、语言讲究的文学之河。

—著名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
六.了解榜样,再来看看我们学校六年级的孩子们阅读《童年河》这本书后也有很多的感受
1.制作精美的书签
2.制作人物思维导图
3.制作精美的人物名片
七.
1.现在老师想知道谁最想读《童年河》这本书?举手
2.老师还想问问,谁在老师没有上这节导读课时,就已经读过这本书了?你还想在读一遍吗?
师:是呀!一本好书,会常读常新。

我们在读别人的书,感悟自己的人生。

八..作业设计
在阅读整本书后,请你回顾书中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阅读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