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67页
前言
本资料介绍MCA电梯,该梯种以集成了变频控制和逻辑控制的CA9-MPU控制板、SCL串行通讯系统和SF2-DSC永磁同步薄形门机系统作为电气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基本使用了HGP型电梯的机械系统。

资料编写目的:随着MCA电梯的开发成功,在工程方面需要提供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各项工作的技术说明。

本资料是根据MCA电梯的技术特点,列出电梯在工程环节中所需使用的资料。

由于MCA电梯在电气控制原理上与HGP电梯有较多的相同点,又基本使用HGP电梯的机械系统,所以本资料对于相同点不再进行叙述,只作出说明“与XX电梯保持一致”。

本资料基本内容:
(1)MCA系统电梯构成和技术特点。

(2)安装部分。

电气回路图的使用说明;控制柜及轿顶电器箱等重要电气部分的名称、功能介绍;工程大、细线及地线的安装等。

(3)调试部分。

运行前需进行检查的电梯各项安装情况,控制柜绝缘测试、低速试运行、永磁同步门机的调试运行、层高测定操作、高速运行调试、平层精度调整等。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一、MCA电梯的技术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技术构成及特点 (4)
1.2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构成 (4)
1.3微机构成及特点 (7)
1.4速度控制部分的构成 (8)
1.5MCA电梯的规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1.6MCA电梯机械部分的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MCA电梯电气部分的安装 (16)
2.1电气回路图的说明 (16)
2.2控制柜概要 (18)
2.2.1 控制柜主要部件的安装图 (18)
2.2.2 控制柜内部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19)
2.2.3 CA9-MPU板说明 (20)
2.2.4 CAIO板说明 (21)
2.2.5 轿顶电器箱元件布置图 (23)
2.2.6 操纵箱内的通信板——SCL B3板 (24)
2.2.7 厅外通信板SCL C3板的端口和楼层ID号设置 (26)
2.3关于控制柜后板不能贴墙安装 (27)
2.3井道内器件、电缆的安装 (28)
2.4厅外召唤箱的安装、接线及层站ID号设置 (30)
2.5接地线作业 (30)
2.6其他敷线 (30)
三、运行调试 (32)
3.1运行前准备 (32)
3.1.1运行前检查 (32)
3.1.2控制柜绝缘测试 (32)
3.1.3电压测试 (33)
3.1.4混杂电压检查 (33)
3.2门机的调整 (34)
3.2.1 机械调整 (34)
3.2.2 SF门机电气系统介绍 (38)
3.3低速试运行 (41)
3.3.1 现场的磁极自动校正 (42)
3.3.2 所需工具 (42)
3.3.3 磁极自动校正的操作 (42)
3.3.4故障排除 (43)
3.3.5开始低速运行 (44)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3.3.6安全回路的确认 (45)
3.3.7变频门机的门宽自检测 (45)
3.4高速试运行前检查和调整 (45)
3.5高速试运行 (45)
3.5.1层高测定 (45)
3.5.2高速试运行 (46)
3.5.3电梯对重配置 (46)
3.5.4平层调整 (46)
3.5.5 起动补偿调整 (50)
3.5.6 轿内负荷检测设置 (50)
3.6功能确认 (54)
四、MPU板7段码LED显示说明 (54)
五、故障码列表和清除故障 (56)
六、日立电梯手持编程器二代(HITACHI GHP-II)操作说明 (61)
6.1手持编程(GHP)硬件说明 (61)
6.2菜单说明 (62)
6.2.1 一级菜单:梯型选择菜单 (62)
6.2.2 菜单结构补充说明: (65)
6.3产品操作流程 (66)
6.3.1 GHP-II开机及操作流程: (66)
6.3.2 GHP-II开机流程说明: (66)
七. GHP-II权限管理: (67)
7.1实时时间控制: (67)
7.2密码重试次数控制: (67)
7.3开机密码(二级密码)控制: (67)
7.4授权截止日期控制: (67)
八. CA09梯种功能变量读写: (67)
8.1在输入变量名时的各功能键说明: (68)
8.2输入变量名的方法: (68)
8.3CA09梯种功能变量读写说明: (68)
8.4快捷方式说明: (68)
九.ANN操作功能一览表 (70)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一、MCA电梯的技术概述
1.1 技术构成及特点
MCA乘客电梯是为提高公司在中低端住宅市场的占有率而新开发的新型小机房电梯产品。

其产品范围覆盖HGP(低速轻载)及HGP(高速重载)的全部标准规格系列,机械方面采用永磁无齿主机,低噪音,无污染,省空间;采用国产薄型同步门机SF2-DSC,能耗低,开关门平稳,噪音低;新款的轿厢装饰,不但迎合了环保理念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外观效果;大附加重量的设计,为客户装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电气方面采用CA09控制系统,CA09控制系统是集电梯逻辑控制、井道通讯、电机拖动于一体的电梯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为小机房同步电机拖动、带能量回馈、全面符合EMC要求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电梯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日立最新开发HVF5-MPU作为控制核心,应用日立特有的脉冲串行通讯技术,可实现无段速控制电梯运行速度。

这些设计使得新款的MCA小机房乘客电梯具有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乘坐舒适,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建筑空间等优点。

1.2 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构成
图1.1所示的就是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构成概要图。

主回路是由整流器(或者是再生PWM整流器),PWM变频器以及滤波电容器组成的。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整流器:对三相电流进行全波整流;PWM变频器:给永磁同步电机提供三相交流电源;滤波电容器则是使直流电压平整。

这次变频器上使用的开关元器件采用了IGBT 及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此IPM模块的特点是内置有门极回路,保护回路(短路,过电流,温度异常,检测门极电压异常),并且具有开关转换速度快的特点。

因此,通过使用高频率的开关转换可以有效降低变频器的噪音。

变频器控制微机—INV微机直接把开关转换信号供给变频器的IPM模块。

此INV微机会进行速度控制,电流控制,PWM控制。

在CA09中,是使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

对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来说,为了能够输出最适合的力矩,有必要在磁极位置吻合的相位下向电动机通电。

因此,除了需要配置检测速度用的旋转编码器以外,还必须要配置专门用于检测磁极位置的旋转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是与限速器共同组装在主机之上。

使用上述旋转编码器的U,V,W以及Z相脉冲,来检测电动机的磁极位相。

之后,检测出的U,V,W相,Z相脉冲输入INV微机。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图1.1 CA09的系统结构(不带再生PWM整流器的情况)

转编码器(RE)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Converter Inverter
図1.2CA09的系统结构(带CNV)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1.3 微机构成及特点
(1)综合微机的功能
①运行方式的选择・・・主微机部
②呼叫登录・・・〃
③运行控制・・・〃
④SCL通信・・・通信微机部
⑤速度指令生成・・・副微机部
⑥数字选层器・・・副微机部
⑦合理性检测・・・主副微机部
(2)CI-SH微机的功能
①电源电流控制
②主回路电压控制
③电机电流控制
④速度控制
(3)微机信号的输入输出
微机输入输出回路的结构如图1.3所示。

微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个部分。

①轿内重要信号(输入)
轿门开关、位置检测器等的重要信号,单独输入给综合・CI-SH微机。

输入信号,通过轿顶电路板、控制柜内的I/O电路板,传送给本电路板的综合微机、CI-SH微机。

②轿内一般信号
轿厢召唤信号、轿厢召唤应答信号、轿厢位置表示信号等,经由轿厢传输线以SCL 通信的方式,与综合微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③井道内重要信号(输入)
厅门开关、限位开关、减速开关等通过控制柜内的I/O电路板,传输给综合微机。

④井道内一般信号
外召信号,外召应答信号等通过厅外传输线以SCL通信的方式,与综合微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⑤继电器・接触器驱动信号
综合微机驱动安全继电器#50B,供电接触器#5,抱闸接触器#15B。

安全继电器由CI-SH 微机驱动。

⑥转换器・变频器信号
CI-SH微机依据来自综合微机的起动信号、速度指令以及来自各检测器的归还值,向转换器·变频器用的门电路板输出PWM信号。

为了保护主回路,向CI-SH微机传送转换器门电路板过电压或电压不足的检测信号、门电路板的短路检测信号、门电压不足信号等,切断门信号的同时,停止电梯的运行。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CA9-MPU
GDCI
图1.3微机的输入输出电路
1.4速度控制部分的构成
速度控制回路的构成如下图1.4所示。

速度控制:在副微机部演算的速度指令ωr*与连在电机轴上的旋转编码器的速度返回量ωr进行对比,把两者的偏差控制在零。

INV微机根据该速度指令ωr*与速度返回量ωr的偏差从而决定需要的力矩,以及与该力矩相对应的角频率,励磁电流,力矩电流。

更进一步,为了使电流指令与实际的电机电机电流一致,演算出电机电压指令,输出PWM信号。

通过门极驱动回路(GDCI),进行变频器IPM的开关转换。

此外,CA09的起动补偿是:轿底的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通过轿顶电器BOX内的SCLB3,进行A/D转换,以SCL的通信方式输送到综合微机,在起动时直接输出需要的补偿力矩。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信号
图1.4 速度控制回路的结构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1.5 MCA 电梯的规格
具体参见设计文件SW00001394 “MCA 乘客电梯标准规格表”
1.6 MCA 电梯机械部分的安装
MCA 电梯的机械部分安装与HGP 电梯基本相同,可参考HGP 进行作业。

下面主要针对GST2a 主机的制动器调整进行说明。

1.4.1 GST2a 主机安装调整说明 1.4.1.1构成
GST2a 主机结构如图1所示。

图1.GST2a 主机三维立体图
1.4.
2.2主机的吊装
对主机进行整体起吊时,请按图2所示,使用电机壳上的吊环螺栓(M24)进行吊装。

因吊装带长度的关系,可能会与铁芯防护罩产生干涉,必要时要拆开防护罩,并且准备如木材、橡胶板等作为缓冲材料,以避免损伤重要部件。

制动臂 压紧螺杆
制动瓦
1.4.
2.2主机的安装
主机安装可参考下列示意图(图3~图5)进行。

安装及试运行时,主要的注意事项如下表所示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1.4.
2.3 制动器的调整
1.制动器调整的前提条件
a)轿厢为空载(0%载重)。

b)轿厢位于最顶层。

c) 如果需要进行更换刹车皮或者松开压缩弹簧等危险操作,必须做好安全措施(比如吊
轿厢等等)。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2.制动轮的除锈作业
制动轮的铁锈会成为打滑的原因,因此须先用砂纸(#400)充分研磨后用干净棉丝擦拭干净。

另外,由于长期运行以及反复进行制动操作会产生很多铁锈,这时必须拆卸制动器后用砂纸(#400)充分研磨附着在刹车皮表面的锈,且用干净棉丝擦拭干净,必须谨防气孔被堵塞现象。

3. 制动弹簧的调整
制动弹簧的压缩量根据弹簧前面的刻度尺进行设定,将弹簧压缩至刻度尺的190%刻度为标准压缩量,在出厂时已经设定好。

如图6所示。

一般情况,现场不需要调整。

图6.制动弹簧的调整
4. 制动器工作行程的调整
在工厂电磁工作行程的额定值被设定为5mm(容差为0~+0.1mm),但试运行时,由于需要与衬里磨合而变更电磁工作行程。

这时可以按以下方法予以调整。

(1) 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下,按图7所示方法安装百分表或千分表。

(2) 放松左右压紧螺栓,使电磁工作行程置于零位。

这时把百分表刻度调整为零位。

(3) 确认制动弹簧设定为标准压缩量。

(4) 拧入一侧的压紧螺栓至标准工作行程的1/2(2.5~2.6mm)尺寸后用螺母固定。

(5) 拧入另一侧的压紧螺栓至标准工作行程(5.0~5.1mm)后同样用螺母固定。

图7.百分表安装图
5. 制动闸瓦的调整
在工厂已经把闸瓦间隙(刹车皮与制动轮间的间隙)设定为0.1~0.2mm,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予以调整。

但万一必需调整时,按以下方法调整。

(参照图8)
(1)拧入M10螺栓至不能用手转动的程度,再用扳手拧紧2圈。

(2)把滑式垫圈的圆形部位沿M10螺栓的圆头边缘折弯,以用做为止转销。

另外,刚更换刹车皮时,由于不完全磨合而经常产生刹车皮与制动轮间的相互磨擦现象。

这时应适当加大电磁工作行程(但,不得超过6.5mm),运行约一个月时间使其充分磨合。

达到充分磨合状态后,把制动闸瓦调整为左右一致,并把电磁工作行程调整为标准的状态。

图8.制动闸瓦的调整
6.微动开关的测试与调整
确认起动、释放时开关动作是否正常。

而且,如图9所示确认开关的动作位置,发现偏位应及时予以调整。

调整顺序:
(1)在制动状态下松懈压紧螺栓,以使磁体处于吸合状态。

(借助复位弹簧的作用,电枢与线圈盒间处于吸引状态)。

此时应确认线圈盒与电枢间处于最小间隔。

(2)在未使用微型开关的状态下使其被设定为开关的推杆与线圈盒(及电枢)间形成0~0.5mm间隙。

为此可以采用在推杆的前端插入0.2mm规格的塞尺以作为目标间隙的设定方法。

设定后的确认方法为
(A)微型开关的推杆与线圈盒(及电枢)间插入0.3mm规格塞尺时,不能操纵开关的推杆。

(B)插入0.9mm规格塞尺时,能够操纵推杆。

(C)在上述(A)及(B)条件能够同时成立时,固定微型开关。

(3)遵照3.1.3项调整工作行程后设定压紧螺栓的紧固量。

(4)起动、释放电磁部件,以确认微型开关的动作状态。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图9.微动开关的调整
1.4.3 手动盘车机构的安装使用
GST2a 主机时请参考设计文件SW00001421《乘客电梯(GST2a 主机)手动盘车救援操作指引》。

注:为防止放钢丝绳时产生应力和损伤等不良,请按工艺《现场放钢丝绳的操作方法》(编号:GY0606-05)放钢丝绳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二、CA09电梯电气部分的安装 2.1电气回路图的说明 1.电气回路图的类别和内容
2.控制柜对外的接线及用途
序号 符 号 位置
接 线 用 途
1 U 、V 、W 控制柜对感应电动机的三相电源输出
2 V1 控制柜到电磁制动器、抱闸反馈开关、安全回路对重侧带限速器、地震传感器的接线
3 U1 控制柜到安全回路、手动自发电开关的接线
4 R 、S 、T 控制柜的三相电源输入
5 IPHA 控制柜与停电柜间的接线
6 D8、XD8 并联或群管理时的柜间接线
7 B2、B3 控制柜接地点
8 11L 机
房内各
单元
对讲机、消防返回信号、AC36V 及220V 外电源输入回路 9 XIC1 厅外IC 卡电源及信号回路
10 XL 控制柜到上行强迫换速开关、上行极限开关的接线 控制柜到下行强迫换速开关、下行极限开关的接线
11 XR1 安全回路、控制柜到底坑电源插座、控制柜到消防开关的接线
12
XR2
控制柜到底坑对讲机的接线
13 Y1,Y2,Y3,Y4
控制柜到轿顶电器箱的接线(轿厢串行通讯、电源、对讲机、信号输入、
控制信号输出、安全回路、副门门机回路) 14 XI1、XI3 厅外串行通讯电源及信号、厅门门锁回路 15
XI7
井 道 内 各 单

双开门时副门厅外串行通讯电源及信号回路、厅门门锁回路。

或厅外报站钟时厅外串行通讯电源及信号回路。

图纸类别 内 容 主回路图 三相动力驱动回路 电源回路图 系统各控制回路电源 控制回路图 系统驱动、信号采集、通讯回路 信号回路图 输入输出信号及指示回路 门机回路图 变频门机信号输入输出及驱动回路
交流回路图 轿厢风扇、照明控制回路;停电照明电源回路;
对讲机电源;机房、井道、底坑照明回路
报警回路图 对讲机及轿内报警信号接线回路 停电柜回路图 停电柜电源、输入输出信号及控制回路
元件排列图 控制柜内各元器件的装配位置
机房配线图 机房控制柜控制线、电源、大细线及地线的装配
井道配线图 井道开关、电源、器件及厅外召唤的配线
轿顶电器箱配线图 轿顶电器箱器件的配线 操纵箱接线图 轿内操纵箱按钮及开关的接线 SCLC3通讯板楼层ID 设置
厅外召唤箱的层站ID 设置
3.电气回路图的读图方法
电气回路图的读图方法具体如下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2.2 控制柜概要
2.2.1 控制柜主要部件的安装图
注意:由于控柜是两层结构,打开里层时必须先拆除控制柜后板器件和活动板的相关连线,同时小心镙钉跌落在控制柜内,导致短路故障。

(上图为1050kg/105m/min规格及以下无CNV功能的控制柜)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2.2.2 控制柜内部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序号器件名称功能
1 控制柜电源灯(PL) 指示控制柜是否已有3相电源输入
2 逆变模块(IPM) 电梯的速度控制单元。

把50Hz的外电源整流后再逆变成按需要的频率和电流的交流电供给主机电动机,实现调频调压调速
3 控制柜空气开关(MAIN) 控制柜380V输入开关,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4 接触器(5) 用于控制逆变模块3相输出到电机的接触器
5 接触器(5R) 电梯运行前充电用接触器
6 控制柜主端子(R,S,T) 控制柜外交流380V电源3相输入的端子
7 电动机大线端子(U,V,W) 控制柜的逆变模块3相输出端子
8 门极驱动板(GDCI) 变频控制门极驱动
9 变压器(TR)向系统中的各回路提供AC110V、AC220V的电源。

10 控制主板(CA9-MPU) CA09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主控制电路板,集成了电梯运行逻辑控制和变频控制
11 I/O板(CAIO、CAIO2/3)CAIO电路板是CA09电梯控制系统专用的I/O接口电路板。

12 蜂鸣器(BZ) 当电源中断时,接通救援开关,如果电梯停在门区外,门区蜂鸣器发出蜂鸣声。

13 保险丝对系统中各信号及控制回路进行保护。

14 照明回路开关(LIGHT) 对交流220V照明回路进行供电及保护。

15 门机回路开关(DR.MC) 对交流110V变频门机回路进行供电及保护。

16 蜂鸣器(WSW) 投入检修门区检测
17 输入输出端子排连接井道电缆,轿顶随行电缆,输入输出信号的端子排
18 变压器供电开关(TR.MC) 对交流380V变压器进行供电及保护。

19 FAN1/2(散热器风扇) 对IPM进行散热
20 开关电源(AVR1,2,3,4) 向系统中的各回路提供DC48V、DC24V、DC15V的电源。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序号器件名称功能
21 接口板(BA)用于对电梯各种运行状态进行远距离监控的接口
22 端子排(11L)控制柜对外接线及检测端
23 滤波器(EMI)防止电磁干扰器件
24 母线电容(C1~C4)变频回路母线电容
25 接触器(15B)用于控制电梯抱闸动作
26 电子板(VCB) 照明、抱闸等供电控制
27 (HCT1、2)变频回路电流检测
28 电容(SNUBBER) 变频回路杂波吸收
29 整流桥(RECT)逆变整流用
30 电源分流板(PD)为各回路提供48V、24V电源
2.2.3 CA9-MPU板说明
1.结构
电子板的概略如图2.1所示,CA9-MPU具有以下功能。

图2.1 CA9-MPU的外观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1)电梯的运行控制,速度指令的生成(综合微机)
(2)整流器/变频器控制(CI-SH微机)
(3)层站CT信号输入(插接器:FIH、FCH1、FCH2、FIB)
(4)旋转编码器输入(插接器:FG1)
(5)向门极驱动电路板输出PWM信号(插接器:FAC、FAI)
(6)与转换器门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交换(插接器:FJ)
(7)与轿顶电路板、层站电路板的SCL通信
(8)与其他梯以及群控柜的SCL通信
(9)与BCMS电路板的RS-485通信(插接器:FRS)
(10)与信号器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交换(插接器:FN)
(11)与PC的RS-232C通信(插接器:SS)
(12)与I/O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交换(插接器:FB、FD)
(13)井道,厅外各种信号及轿厢内各种信号的接口
2.LED功能一览
表1 CA9-MPU LED功能一览
LED名称显示颜色功能灯亮灯灭50B 绿50B动作状态50B ON 50B OFF
40D 红门(door)开关动作状态门(door)开关为CLOSE 门(door)开关为OPEN 40G 红门(gate)开关动作状态门(gate)开关为CLOSE门(gate)开关为OPEN MRES 红CPU重设(reset)状态重设(reset)状态动作状态
MWDT 红CPU动作状态正常时异常时
IWDT 红CI-SH微机状态正常时异常时
CSUP 红逆变器切断状态切断时(停止时) 切断解除时(运行中) ISUP 红变频器切断状态切断时(停止时) 切断解除时(运行中) UPG 红PRG失效状态运行中/停止时异常时
2.2.4 CAIO板说明
CAIO板是的基本功能是作为I/O的输入输出,其概略图见图2.2,接口定义见下表:
CAIO接口一览表
插接座端子数型号/类别信号说明
FB 80 FX2BA-80P-1.27DSAL与MPU板连接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重要输入、输出信号
FD 80 FX2BA-80P-1.27DSAL与MPU连接的SCL通讯线,电源检测信号
FE 20 JST J-1100 DC48V输入口
FF 20 JST J-1100 DC48V输入口
FK 20 JST J-1100 DC24V输入口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插接座 端子数 型号/类别 信号说明
FO 12 JST J-1100 DC24V 输出口 FP 6 JST J-1100 DC24V 输出口 FQ 20 JST J-1100 DC48V 输出口
PS 8 JST J-1100 DC5V 、DC24V 电源输入端 SCL 12 JST J-1100 SCL 通讯接口 SDS 12 JST J-1100
DC48V 输入口 CN1 10
JT AG 编程口
EX
60
FX2BA-60P-1.27DSAL 扩展端口
图2.2 CAIO 外观图
CAIO 板的SCL 回路,每一通信链路都能设置是否连接I/O 板上的终端电阻,通过SW1~SW6进行设置。

设置为OFF 的时候,不连接I/O 板的终端电阻,设置为ON 的时候有。

SW1~SW5是用于轿厢和厅外通信链路的电阻设置,由于轿厢和厅外通信链路的终端电阻是在B 板或者是C 板上的,因此SW1~SW5是设置为OFF 。

SW6用于并联或者是群管理的通信,需要连接I/O 板上的终端电阻,因此设置为ON 。

2.2.5 轿顶电器箱元件布置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序号 名 称
1 带盖闸刀开关
2 急停按钮
3 按钮开关
4 检修开关
5 端子排
6 语音报层器
7 同步门机电子板
8 高响度蜂鸣器
9 停电灯/对讲机电源 10
蜂鸣器
2.2.6 操纵箱内的通信板——SCL B3板 1.简要
CA09系统的轿厢数据通信板放置在操纵箱内,操纵箱
按钮串行通信系统主要由
两个器件组成,它们分别是轿内串行通讯电子板SCL B3板和轿内串行通讯扩展板SCL_E 板,SCL B3板见图2.3所示,SCL E 板如图2.4所示。

此电子板主要用于与串行主控板使用SCL 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轿内楼层、开关的输入及轿内数显、信号灯、报站钟的输出,连接楼层的输入/输出接口为直接连接到每一个开关按钮,支持24个楼层输入输出,可扩展1个或多个扩展楼层接口板SCL E 板,每连接一件SCL E 板就可以扩展16层楼层的输入和输出。

图2.3 SCL B3板示意图
图2.4 SCL E 板示意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2、SCL_B3板输入输出、电源接口
SCL_B3板接口分布见图4,其接口定义是:
输入输出接口部分
序号 项目 用途 形式 接口
1 输入 层楼按钮输入 24点 FL1-4、FL2-4~FL23-4、FL24-4
2 输入 门机及备用 16点 P4-1~P4-16
3 输出 层楼按钮响应 24点 FL1-3、FL2-3~FL23-3、
FL24-3 4 输出 CPI 显示
驱动 18点
P6-2~
P6-19 5 输出 报站钟及备用 4点 P5-1~
P5-4 6 输出 蜂鸣器输出和备
用 10点
P7-2~
P7-11 7 输出 点
阵信号灯 6点 P8-2、3、5~8
15点 P9-1~P9-5,P9-7~P9-11, P9-13~P9-17 8
输出
点阵显示
7点
P9-19~P9-25 9 异步通讯串行
口 与电梯主控板或与SCL_A/A2/A3/A4通讯
P1-6~P1-7 10 模拟量输入 称重信号 J1 11 RS485扩展接
口 扩展通信 P2 12
扩展楼层接口
扩展楼层通信
P3
电源接口部分
序号 项目 用途
形式 接口
13 电源 为SCL_B3板的元器件提供电源 DC+22V P1-3、10 14 电源 为报站钟功率输出提供电源 DC+48V P5-5
15
电源地
为SCL_B3板的元器件提供电源地
GND
P1-1、2、5、8、9、12,P5-6
3、 SCL_B3板上的拨码开关示意图和设置
3.1、在SCL_B3板的背面拨码开关上,在开关说明的左右两边分别有标记“1”和“4”,出厂之前已经设置完毕,无需现场更改。

为了避免出错,请工程人员进行确认,在CA09的情况下,“3”设置为ON ,其他设置为0,如果是有主副门的,副门的B3板设置为全部OFF 。

主门 副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