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面的做法(原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臊子面的做法
岐山臊子面是西周时期周文王之母所创。
传说是周文王杀了一头蛟龙,想让子民都能吃上蛟龙的肉,他母亲就把肉做成臊子,再把臊子做成臊子面,大家吃完面后又把汤倒入锅中烧开,继续给后面的人吃。
岐山臊子面有九大特色,用九个字概括就是:“薄、劲、光、酸、辣、香、煎、稀、汪”。
“薄、劲、光”是指面。
面要具备又薄、又劲道、又光滑的特点,现在一般有手擀面、扯面、机器压面、挂面等,只要面好,都可以做成臊子面。
“酸、辣、香”是指汤。
汤的味道以酸辣为主,又带有浓厚的香味。
“煎、稀、汪”是指整体外相。
一碗臊子面,面只能吃一大口,汤要盖过面,油要盖过汤。
臊子面又讲五色,所谓五色,是指:“红、黄、白、绿、黑”。
红的辣椒油、黄的鸡蛋花和黄花菜、白的豆腐和面条、绿的韭菜花、黑的黑木耳。
看上去就是红红的油汪汪的一碗。
配以五色,更是让人馋的流口水。
从食材上来看,臊子面的肉有肥有瘦,菜有软有硬,各种食材的搭配使臊子面营养均衡,好吃又养生,一直深受岐山人乃至陕西人的喜爱。
根据本人经验,做臊子面有几个关键点:
1.要有好醋。
醋当然以岐山本地的农家醋为上品。
2.要有好臊子。
臊子的做法也很讲究,做臊子要耐心,好肉,细切,慢工。
这样肉的
香味才能出来,才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臊子要提前做好,可以多做点,放在冰
箱里,两三个星期都不会坏。
臊子的做法后面也会说明。
3.汤要多。
如果是自己家里人吃,就别怕不卫生,按传统吃法最好。
汤锅一直烧着,
100度细菌也都死了。
下面就讲讲臊子面的做法:
一、臊子的做法:
1.选肉:传统是用五花肉,肥瘦比例差不多1:1,我觉得太油了,一般都用带皮后腿
肉。
但肥肉不能太少。
肥瘦比例差不多1:2就可以了。
2.切肉:肥瘦分开切,分开装。
肥的和皮切在一起,切成2平方厘米,厚5毫米的小
片;瘦的切成1平方厘米,厚5毫米的小片。
数值也是个大概值,看着差不多就行
了,不用拿尺子量,呵呵。
最好是手切,不要用机器打。
3.炼油:锅里放少量食用调和油,烧热后放入肥肉。
小火炼油,炼至肥肉片变小,边
上发黄,发干,但不能全炼干。
4.放入瘦肉。
改大火,迅速搅拌至瘦肉全部变白,改小火,锅里只要冒小泡泡就行。
放入生姜片、八角、整的干辣椒一两个。
每过两三分钟搅拌一次,锅里始终只要冒
小泡泡,千万不能开大火。
到水变成清的时候放盐(一定不能一开始就放盐,不然
肉就不香了,放五香粉(五香粉是我家自己的配方,超市里的好像不行,不如不
放,实际上水蒸发了,只有油了,就清了。
吃片肉看看烂了没有,想更烂点就稍
加点开水,再小火至水清了。
5.放醋:开大火,不断搅拌的同时加入醋,要多放点。
两分钟后改小火,再等水变清。
6.放入辣椒面,也要不断搅拌,不然就粘锅了。
小火三四分钟,目的是让辣椒面变熟,
同时辣味和肉融在一起。
关火再搅一分钟。
二、底菜的做法:
1.选菜:以当季蔬菜为佳,可选:蒜台、胡萝卜、土豆、豆腐(可选,个人觉得味道
不好等。
不要带叶子的,一两种就可,最好色彩搭配。
2.将菜切成小丁,炒熟,盐要稍重一点,以免入汤后无味。
三、漂菜的做法:
1.选菜:以韭菜叶或蒜苗叶、黑木耳、黄花菜(可选,个人不喜欢,鸡蛋为主
2.鸡蛋摊成很薄的鸡蛋饼,大约只有一毫米厚,切成菱形小片,其他切成小丁。
3.将切好的这些菜放在一个碗内,量很少,般只要一小碗,待用。
四、汤的做法(很关键:
1.可在炒完底菜的锅内再放入少量食用调和油,油烧热时放盐,大火炒两下,盐要适
量;
2.加入醋,大火烧开,醋可以多加点;
3.加入开水,放入部分底菜、部分臊子,再烧开;
4.一开始放的盐和醋不一定准,可以稍稍再调一下,也可以放点鸡精。
5.汤要一直烧着,不关火。
五、最后一步:
1.面条煮熟后捞到凉开水里面冰一下,再分到碗里,每碗一大口的样子,不能太多;
2.给面浇上汤,要捞点底菜,上面漂点油,
3.洒上适量漂菜,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