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复习《机械效率的计算》专项综合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1.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在同一平面上均以0.2m/s 的速度匀速拉动不同物体。

根据测量结果画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若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物体向右运动0.3m ,绳子自由端移动__________m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拉力F b 的功率是__________W 。

【答案】0.9 5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有丙图可知,绳子股数3n =,物体向右运动0.3m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0.3m=0.9m s ns ==⨯绳物
[2]由丁图,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100N
=50%()(100N+)
W fs f W fs G s f G G η=
=
==++有用物总
物动物动动

100N G =动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111
1
111=60%()(+100N)
W f s f f W f s G s f G f η=
=
==++有用1物1总物1动物1动

1150N f =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由图知绳子股数3n =,拉力F b 为
()b 111250150N+100N =N 33
)3(F f G =+=动
物体运动速度0.2m/s 不变,则绳端移动速度
30.2m/s=0.6m/s v nv ==⨯绳物
则拉力F b 的功率,由
W Fs
P Fv
t t
===

b 250
N0.6m/s=50W 3
P F v
==⨯

2.如图所示,工人用沿斜面大小为750N的拉力把一箱重为1800N货物从底端匀速拉进车厢.此斜面的长为4m,高为1.5m.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N.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90% 75 增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800N×1.5m=2700J,
工人做的总功W总=Fs=750N×4m=3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2700
=90%
3000
W J
W J
η==



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3000J-2700J=300J,
由W额=fs可得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300
75
4
W J
f N
s m
===
额,
货物从底端匀速拉进车厢,货物质量不变,所以货物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故货物的机械能增大.
3.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1.44×104 60%
【解析】
【分析】
起重机是用来提升重物的,所以对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总功是指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从而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求得机械效率。

【详解】
[1]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
4
3600N4m 1.4410J
W Gh
==⨯=⨯

[2]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44
1.4410J 100%100%60%1.4410J 9600J
W W η⨯=⨯=⨯=⨯+有总
4.如图的装置中,物体B 重为30N ,每个滑轮重均为6N ,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F =20N 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 ,物体B 也随滑轮匀速上升。

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2位小数)。

【答案】8 83.3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6N ,滑轮组需要提升的动滑轮与物体B 总重为
30N+6N=36N
三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不考虑绳子重及摩擦,则需要对动滑轮右边的向上的绳子施加
36N 312N ÷=
的力,物体才能匀速上升,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其左边的绳子对其施加了向左的12N 的拉力,它受到的向右的拉力为20N ,物体A 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则其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为
20N -12N=8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B B B 30N 83.33%33312N
W G h G h G F s W Fs Fs F h F η=======⨯⨯有总
5.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省功”)。

小明把质量为50kg 的木箱沿斜面拉了10m ,使木箱上升了4m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F =250N ,木箱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木箱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N 。

(g 取10N/kg )
【答案】省力 80% 5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省力。

[2]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mgh =50kg×10N/kg×4m=2000J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Fs =250N×10m=25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2000J
×100%=80%2500J
W W η=
=
有用总
机械效率为80%。

[3]这个过程中,做的额外功
W 额外=W 总-W 有用=2500J-2000J=500J
克服摩擦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为W 额外=fs ,所以摩擦力的大小
500J
=50N 10m
W f s
=
=
额 摩擦力为50N 。

6.如图所示,用F =50N 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 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0.4m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做功为_____J ,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
【答案】40 60% 【解析】 【分析】
首先判断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受力,计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利用拉力做的总功;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A 受到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求出其大小,再根据效
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1]滑轮组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所以有2段绳子有效受力,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F 所做的总功
[2]滑轮组克服摩擦所做有用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睛】
本题考查水平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有两处关键的地方,一是滑轮组水平使用克服的是摩擦力,故题目已知物体重力是个干扰条件;二是对动滑轮上绳子段数n的判断。

7.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 A、F B匀速提升重力为
G A、G 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 A>G B,则η甲_____η乙;若F A=F B,则
G A_____G B.(选填“>”、“<”或“=”)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因物体的重力G越大,1+越小,越大,且动滑轮的重力相等,所以,G A>G B时,η甲>η乙;由图可
知,n甲=2,n乙=3,由F=(G+G动)可得,提升物体的重力:G=nF﹣G动,则F A=F B时,提升物体的重力关系为G A<G B.
8.小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600N的木箱A,以0.5m/s的速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拉力F=150N,斜面长L=5m,高h=2m,滑轮重、绳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不计,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_W,木箱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

【答案】80% 150 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木箱拉到顶端所做的有用功
600N 2m 1200J W Gh ==⨯=有
而动滑轮绳子端的拉力F =150N ,滑轮重、绳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不计,那么木箱受到的拉力
F 1=2F =2×150N=300N
通过斜面所做的总功
W 总=F 1s =300N×5m=1500J
所以此装置的机械效率
1200J
80%1500J
W W η=
==有总 [2]由题意知,木箱的速度为0.5m/s ,则绳子端的速度 v =2×0.5m/s=1m/s
那么拉力F 的功率
P =Fv =150N×1m/s=150W
[3]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
W 额=W 总-W 有=1500J-1200J=300J
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f =
300J
5m
W L
=
额=60N
9.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N ,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是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_____N ,当某次运送3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 是_______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经过分析,发现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

【答案】100 200 75% 增加物重
【解析】
【详解】
[1]由图乙可知,运送一件货物的重力为1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N
==50%
100N+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G ===
+++
有有
总有额动动动
G动=100N
[2]由图可知,
n=2则运送3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
F=1
2
(G总+G动)=
1
2
(3×100N+100N)=200N
[3]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3100N
==
3100N+100N
W W G h G
W W W G h G h G G

===
+++⨯
有有总总
总有额总动总动
75%
[4]由以上计算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如图所示,用8 N的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运动了1 m。

已知物体A重40 N,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2,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12N,则拉动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P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4×103 75% 【解析】 【详解】
[1]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3
4240N 410Pa 10010m
F G P S S -=
===⨯⨯;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21m=2m s ⨯绳;
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为:
=12N 1m=12J W fs =⨯有;
总功为:
=8N 2m=16J W F s =⨯绳总拉;
机械效率为:
12J
=
100%=100%=75%16J
W W η⨯⨯有总。

1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

F 1、F 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 =2OA ,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 ,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B .甲方式F 1由150N 保持不变
C .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
D .乙方式F 2的功率为3W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 .甲图中,F 1为动力,已知O
B =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 1=150N ; 由图乙可知,n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13(G +G 动)=1
3
(300N+60N )=120N , 故 A 错误;
B .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
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1为150N不变,故B正确;C.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机械效率为:
300N
===83.3%
300N+60N
W G
W G G
η=
+

总动

故C正确;
D.乙方式中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
v绳=0.01m/s×3=0.03m/s,
则乙方式F2的功率为:
P=F2v绳=120N×0.03m/s=3.6W,
故 D 错误。

12.如图,拉力F将重 12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1m,用时 1s。

运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3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10N B.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 7.5J
C.动滑轮重 7.5N D.拉力的功率是 37.5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即n=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fs f
W Fns nF
η===
有用物
总物
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0N
12.5N
3380%
f
F
η
===
⨯⨯
故A错误;
B.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30N1m30J
W fs
==⨯=
有用
滑轮组做的总功
312.5N31m=37.5J
W F s
=⨯=⨯⨯

额外功为
37.5J30J7.5J
W
W W
=-=-=
额总有用
由于绳有重力,绳与滑轮之间有摩擦力,故此额外功包括对动滑轮做的功和克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做功的总和,故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应小于 7.5J ,故B 错误; C .由B 知对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小于 7.5J ,动滑轮上升的高度为1m ,根据W Gh =知,动滑轮重小于 7.5N ,故C 错误; D .拉力做的总功为37.5J ,用时 1s ,由W
P t
=
得拉力的功率为 37.51s
J
37.5W W P t =
==总 故D 正确。

故选D 。

1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拉力的大小为450 N
B .分别用两种方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
C .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 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
D .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 B 做功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图甲中n =2,由
W Gh Gh G W Fs Fnh nF
η====有用总
可得拉力F A 的大小:
900N 500N 290%
A G F n η=
==⨯,故A 错误; BD .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克服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因同一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不变、提升高度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即F A 和F B 做功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故B 、D 错误; C .图甲中,根据(2
)1
A F G G =
+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122500N 900N 100N G F G =-=⨯-=动;
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Gh G
W Gh G h G G η=
=
=++有用总
动动

则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 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为:
400N
100%80%400N 100N
G G G η''=
=⨯='++动,
故C 正确。

14.如图所示,物体A 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 ,试比较拉力F 1、F 2及拉力所做的功W 1、W 2 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2F 2 W 1=W 2
B .F 1=
12F 2 W 1=12W 2 C .F 1=4F 2 W 1= W 2
D .F 1=14F 2 W 1=14W 2
【答案】C 【解析】 【详解】
物体A 在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f 相等,上图滑轮是动滑轮,下图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可以看做是特殊使用的定滑轮。

则:
F 1=2f F 2=
12
f 故:
F 1=4F 2
根据功的公式可知:
W 1=F 1×
12s =2f ×12s =fs W 2=F 2×2s =1
2
f ×2s =fs
故:W 1=W 2,故选C 。

15.如图所示,重300N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的功率为12W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2N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D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20J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拉力F 的功率为
20N 0.2m s 3=12W p Fv ==⨯⨯
故A 正确;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100%100%33W fh f
W F h F
η=
==有用总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3380%20N=48N f F η==⨯⨯
故B 错误;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330.2m s 10s=6m s vt ==⨯⨯
故C 错误;
D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20N 0.2m s 10s 380%=96J W W Fs ηη=⨯⨯⨯⨯有用总==
故D 错误。

故选A 。

16.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轮和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 1和F 2的拉力,将重物G 1和G 2分别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若物重相等,则拉力F 1小于F 2
B .若物重相等,则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 .若F 1、F 2大小相等,则拉力F 1 做的功较多
D .若F 1、F 2大小相等,则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答案】D 【解析】
A .由图可知,32n n ==甲乙,,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由1
F G n
G =+动()可得,绳子的拉力:11221132
F G G F G G =+=+动动(),(), 若物重相等,即G 1=G 2,则F 1<F 2,故A 正确;
B .若物重相等,且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因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时,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总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做的功,所以,由W Gh =有可知两滑轮做的有
用功相等,由W G G h 总动()=
+可知两滑轮的总功相等,由100%W W 有总
η=⨯可知,甲、
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B 正确;
C .由图可知,n 甲=3,n 乙=2,由s nh =可知,两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时,甲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较大,由W Fs =可知,若F 1、F 2大小相等,则拉力F 1做的功较多,故C 正确;
D .将重物G 1和G 2分别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有用功相同,若F 1、F 2大小相等时,拉力F 1做的总功较多,由100%W W 有总
η=⨯ 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和做功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滑轮组的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
17.如图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均质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保持 1m/s 不变,已知物体重 1.2×310N ,密度为1.6×310kg/3m 。

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 l ∶2,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 取10N/kg ,下列结果错误的是( )
A .物体出水前牵引车拉力的功率为500W
B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750N
C .物体在出水面前,牵引车的拉力为250N
D .物体在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效率是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的质量为
31.210N 120kg 10N kg
G m g ⨯===
物体的体积
333
120kg
=
=
0.075m 1.610kg m
m
V ρ
=⨯ 物体浸没水中时,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所受的浮力为
3331.010kg m 10N kg 0.075m 750N F gV ρ==⨯⨯⨯=浮排
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于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l ∶2,即
1=2
F F '牵牵 则
()()1
13=123
G G F G G +-+物
动浮物动
可得
=2=2750N 1200N=300N G F G -⨯-动浮物
物体在出水面的拉力为
()()11
=
=1200N 300N 750N 250N 33
F G G F +-+-=物动浮牵 物体上升的速度保持1m/s 不变,则牵引车的速度为3m/s ,故物体出水前牵引车拉力的功率为
=250N 3m s =750W
P Fv =⨯
物体出水前滑轮组的效率是
()
()1200N 750N 100%100%100%60%
3250N
G F W W nF η--=
⨯⨯=
⨯=⨯物
浮有用总


A .物体出水前牵引车拉力的功率为750W ,A 错误,故A 项符合题意;
B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750N ,B 正确,故B 项不符合题意;
C .物体在出水面前,牵引车的拉力为250N ,C 正确,故C 项不符合题意;
D .物体在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效率是60%,D 正确,故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8.体重为800N 的工人用图甲所示装置提升重物,AOB 是轻质杠杆,O 为支点,OA ∶OB =1∶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体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若提升重物的过程中绳子始终是竖直的,不计绳重与摩擦,g 取10N/k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重力是400N
B .用该装置匀速提起2000N 的物体,人对地面的压力是600N
C .若工人在2s 内将重物匀速提升了0.4m ,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 ,则拉力的功率240W
D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8%时,提升重物的重力是800N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乙可知,当提升重物G =600N 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00N
=60%600N+G W Gh G W Gh G h G G η=
=
==++有总动动动
解得
G 动=400N
故A 正确;
B .由图知n =2,用该装置匀速提起2000N 的物体,杠杆A 端施加的拉力
() 11
(2000N 400N)1200N 22
A F G G =
+=+=动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A ×OA =F B ×OB ,杠杆B 端施加的力
11
1200N 600N 22
A B A F OA F F OB ⨯=
==⨯= 人对地面的压力
800N 600N 200N B F G F =-=-=压人
故B 错误;
C .该装置使用了动滑轮、省力杠杆,二者都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杠杆,拉力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升高距离的4倍,拉力端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升高速度的4倍,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0.4m
4440.8m /s 2s
h v v t ==⨯
=⨯=物 拉力做功功率
300N 0.8m /s 240W W Fs
P Fv t t
=
===⨯= 故C 正确;
D .该装置使用了动滑轮、省力杠杆,不计绳重与摩擦,AOB 是轻质杠杆、质量不计;所以使用该装置做的额外功W 额=G 动h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68%W Gh Gh G
W Fs Gh G h G G η=
=
===++有总动动 68%400N
G
G =+
解得
G =975N
故D 错误。

故选AC 。

19.如图所示,物体A 在大小为10N 的拉力F 作用下,以0.3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细绳的摩擦及重力),若物体A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6N ,已知动滑轮重为1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10N/kg )( )
A .拉力F 做功的功率是3W
B .物体B 的质量是1.1 kg
C .物体B 上升的速度是0.15 m/s
D .去掉F ,物体A 仍保持静止则物体B 的重力可以增加到17N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拉力的功率
10N 0.3m/s=3W P Fv ==⨯
故A 正确;
B .因为A 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状态得
F f F =+绳

10N-6N=4N =F F f -=绳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 = 3,则物体B 的重力
334N=12+N B G G F ==⨯动绳
312N-1N=11N -B G F G ==绳动
物体B 的质量
g 1011N
=1.N/g
1k k B B G m g =
= 故B 正确; C .B 的上升速度
11
0.3m/s=0.1m/s 33
B A v v ==⨯
故C 错误;
D .去掉F 后,仍保持物体A 静止,F 拉的最大值等于f ,物体B 的重力可以增加到 根据
() 1
F G G n
=
+拉动 可得
36N-1N=17N G nF G '
=-=⨯拉动
故D 正确。

故选ABD 。

20.一物体质量为10kg ,小红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 内匀速提升2m ,所用拉力为120N ,此过程中,小红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

(g=10N/kg ) 【答案】200J 83.3% 6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10kg 10N /kg=100N G mg =⨯
有用功为
=100N 2m=200J W Gs =⨯有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120N 2m=240J W Fs =⨯总
则机械效率为
200J
=
83.3%240J
W W η=
≈有总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40J
==60W 4s
W P t =
总 即拉力F 的功率为60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