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监理审查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监理审查意见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
1. 施工组织设计编审:项目开工前,施工方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平面布置、安全生产措施等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经内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审查。
监理单位应在收到报告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2.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
施工方完成内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审查。
监理单位应在收到报告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3. 审查流程:施工方根据监理单位的审查意见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审查通过。
审查通过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方应严格按照执行,并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制度
1.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施工方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内容。
2. 执行与监督:施工方应按照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施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监理单位应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3. 整改与反馈:施工方在接到监理单位的整改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整改,并将
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4. 记录与归档:施工方应详细记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措施实施情况、整改情况等,并按照项目归档要求进行归档。
三、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 交底内容:施工方在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工程特点、施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
2. 交底记录: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记录,记录应包括交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交底内容等,并由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签字确认。
3. 交底效果评估:施工方应定期对安全技术交底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交底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安全交底的有效性。
四、架体、设备安装验收制
1. 验收标准:架体和设备安装完成后,施工方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
2. 验收流程:监理单位应在收到验收申请后的两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对架体和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验收意见。
3. 验收不合格处理:若验收不合格,施工方应根据监理单位的意见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五、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
1. 进场验收:施工机具进场前,施工方应进行检查,确保机具符合安全使用标
准。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保养维修:施工方应定期对施工机具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机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记录管理:施工方应详细记录施工机具的验收、保养和维修情况,并作为项目文档进行管理。
六、安全检查制度
1. 定期检查:施工方应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包括施工现场环境、设施设备、操作行为等。
2.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时期或特定环节,施工方应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检查记录:安全检查应有书面记录,记录检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等,并由检查人和负责人签字确认。
4. 整改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施工方应立即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给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安全问题的闭环管理。
七、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 培训内容: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事故案例等内容,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培训对象:安全教育培训应覆盖所有施工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3.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4. 培训记录:施工方应详细记录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训人员等信息,并
作为人员考核和教育培训档案留存。
5.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1. 奖励措施:对于在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施工人员重视安全生产。
2. 处罚规定: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大安全隐患的个人或团队,依法依规给予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工、降级、解聘等。
3. 处罚程序:处罚决定应经过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 奖罚记录:详细记录奖罚情况,作为个人和团队考核的依据,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九、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1. 报告时限:发生伤亡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上报项目指挥部,项目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报告内容:快报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伤亡情况、初步原因等基本信息。
3. 后续调查:完成快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详细调查报告。
十、卫生保洁制度
1. 清洁标准:施工现场应制定清洁卫生标准,明确清洁范围、频率和责任人。
2. 清洁实施: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确保施工环境整洁,防止因卫生问题
引发的安全事故。
3. 废弃物处理: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处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防止环境污染。
十一、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1. 责任划分:明确项目消防防火责任人,划分防火责任区,确保消防责任到人。
2. 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十二、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1. 活动组织:各班组应定期组织安全活动,如安全知识学习、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技能比赛等。
2. 活动记录:详细记录班组安全活动情况,作为班组安全管理的一部分进行存档。
十三、不扰民措施
1. 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或清晨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活动。
2. 噪音控制:采用隔音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扬尘、废水等对环境的影响。
十四、门卫值班与保卫制度
1. 值班安排:设置门卫值班岗位,明确值班职责和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2. 进出场管理:严格管理施工现场进出场人员,做好人员登记和身份核实。
3. 安全保卫: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非法侵入和财产损失。
十五、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1. 检查频次:临时用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遇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查频次。
2.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电线电缆是否老化破损,接线是否规范,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配电箱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3. 检查记录:每次检查应有书面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结果及整改措施等。
4. 整改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确保临时用电安全。
十六、项目“三宝四口”安全防护规定
1. “三宝”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个人防护用品应齐全有效,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
2. “四口”防护: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等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3. 防护教育: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三宝四口”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十七、项目现场的落手清管理制度
1. 工完场清:施工人员在完成当日工作后,应将工作场所清理干净,确保无遗留杂物和安全隐患。
2. 清理标准:现场清理应达到无垃圾、无油污、无积水、无散落材料等标准。
3. 责任落实:明确各区域责任人,确保落手清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十八、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安全责任:生产工人应遵守安全生产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不得违章操作。
2. 自我保护:生产工人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信息反馈:生产工人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报告上级,积极参与安全改进。
十九、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1. 检查组织:建立安全检查组织,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2.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环境、设施设备、操作行为、安全防护措施等。
3. 整改闭环: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并跟踪整改结果,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