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DIC产妇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DIC产妇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产科DIC产妇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
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32
例和健康产妇3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分为DIC组和健康组,对比两组产妇
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数量和纤维蛋白原。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显著高于
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血小板数量和纤维蛋白原与
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了保证产妇的顺利分娩,应对
产妇进行凝血检验,促进分娩的安全性。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检验;检验结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72-01
将产妇体内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激活后,能够释放一种促凝物质,存在于血液循
环中,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就产妇而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较为危险
的疾病,若未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能够使产妇的脏器等功能受到影响,并能够引
发羊水栓塞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不仅能够使母体健康受到威胁,同时胎儿
的健康也能够受到影响,为了预防以及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对产妇做好凝
血检查工作,根据结果选择相应治疗手段[1]。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产科DIC产妇
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到我院产科治疗DIC的产妇32例作为DIC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产妇32例
作为健康组,产妇的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

DIC组产妇中,产
妇的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30.58±3.67)岁,其中,初产妇为22例,经
产妇为10例,健康组产妇中,产妇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30.99±2.99)岁,其中,初产妇为23例,经产妇为9例,DIC组与健康组产妇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年龄等数据对比,不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相同的凝血功能检查,全部产妇均取晨起、空腹血作为检验
标本,血液标本的采集剂量为2ml,取血部位为肘静脉,采取完成血液标本放置
于抗凝试管中,并于采集完成后2小时内进行检查,首先进行离心处理,设置离
心机为每分钟为3000r,离心时间控制在10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血浆物质,并进行专业提取,提取标本放置于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器进行凝血检验,仪器为希
森美康公司提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
数量和纤维蛋白原。

1.4 统计学分析
参与全部本实验的32例DIC产妇和32例健康组产妇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
软件处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数量和纤
维蛋白原对比用()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
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DIC组与健康组产妇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对比
两组产妇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对比,DIC组
产妇的用时明显多与健康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正常人体来说,血液中凝血与抗凝血两个系统能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并能够
相互制约[2]。

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因子在某种状态下被激活,能够使
促凝物质在血液中发挥作用,并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病理特征。

针对产妇而言,若凝血功
能出现异常,则能够导致产妇发生大出血等较为危险的病情,导致羊水栓塞等疾病的发生,
影响产妇的生产安全。

为了使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应对产妇进行系统性检测,应对产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通过分析产妇的血小板数量和纤维蛋白原数量变化判断产妇是否能够发生DIC[3]。

针对
已经发生DIC的产妇,产妇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助产动作,防止粗暴对产妇的腹部施加压力,针对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应避免对产妇的胎盘造成伤害,应先对羊水进行处理,随后分娩出
胎儿,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等并发症,使产妇的生产安全性得到提高[4]。

若产妇
发生羊水栓塞应将改善低氧血症作为主要治疗原则,针对DIC导致羊水栓塞的产妇应给予正压
高浓度给氧治疗,能够使产妇脑缺氧以及水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应根据DIC产妇的情况实
施个性化治疗,应有效阻断产妇体内促凝物质,针对病情尤为严重的产妇,通常给予切除子
宫治疗,部分产妇在分娩完成后,DIC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明显改善[5]。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凝血检查,能够早期确诊DIC,并能够使产妇的分娩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叶文.产科DIC产妇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探讨[J].辽宁医学杂志,2015,25(2):80-81.
[2]韩成须,邢利娟.产科DIC产妇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
杂志,2016,3(32):6367,6370.
[3]姚攀军.对产科DIC产妇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
刊),2013,8(6):198-198.
[4]许凤华.分析产科DIC产妇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7,7(16):113-114.
[5]刘烨.探讨产科DIC产妇进行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
究,2015,36(19):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