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暮春漫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暮春漫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

这时的正值悲伤之际,闲居带湖的生活以及被罢官后的落寞心情让他更加觉得悲凉,以至于看到春吹掉了瓣,燕子飞于春风之中这样的春景,在人眼里也满是萧条,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被罢官的愤懑之情,然而尾句写到燕子于夕阳中遇到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抱有信心。

文学鉴赏
此词分上阕与下阕。

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

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

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

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

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

还要醉千钟,那么,连喝千杯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

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

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

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

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

老去逢春如病酒,
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

冯延巳《鹊踏枝》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

说作者居于小房子是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

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

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阕毫无联系。

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

上阕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

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

其实不然。

下阙写道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观察外边的变化。

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而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就会随之破败,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

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

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

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

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试问春归谁得见?这一句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

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夷所思,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

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
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亦不例外。

而这首《定风波》却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可谓另辟蹊径,富有独创精神。

艺术手法
本首词中把春天拟人化,说她离开这里,又走向那里,这样的手法最早似乎见于的《浔阳春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同时这种手法也在后世作品中也有例证,如黄庭坚的《清平乐》,则遵循这种思路自制新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而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构思也很新颖:水是眼波横,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辛弃疾《定风波》的下阕和上述这些作品可谓异曲同工,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