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配套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人物档案 何其芳(1912-1977),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 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哲学系。代表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 录》,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戏剧集 《刻意集》,著名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 少男少女们歌唱》等。
三、词语辨析 1.凄惘 凄婉
①《走西口》一个“走”字,让所有的亲情、 例 友情、爱情变得苍凉 凄惘 。
句
②在《仙剑奇侠传3》中,胡歌饰演的景天和
杨幂饰演的雪见,演绎了一场凄婉 动人的爱情。
辨 凄婉:①哀伤;②(声音)悲哀而婉转。
析 凄惘:形容悲伤失意;怅惘。
2.留恋 流连
①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很坚强的人,但那一刻我
[背语基·厚积薄发]
一、字音认读 (一)单音字
1.簌.簌( sù ) 3.蔷.薇.( qiáng)( wēi) 5.颓.圮.( tuí )( pǐ )
2.潺.潺( chán) 4.彳.亍.(chì )(chù ) 6.彷徨.( huáng)
(二)多音字 1.削削 刀.弱 削.面xuxēiāo 2.召召召..唤公szhhààoo 3.巷雨 巷.巷 道.xhiàànnɡɡ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二、字形辨识
1.疲 qujáunàn蜷 倦伏 缱quǎn 绻
3.惆 zhàchnàgn 账g怅簿 为虎作chāng 伥
liáo 2.liǎo
寥 落 蓼 蓝
姓Liào 廖
遗hàn憾 4. hǎn喊 话Βιβλιοθήκη 震hàn撼 考点一 考点二
[本课考点提炼]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一、背景链接 1.《欢乐》 《欢乐》写于30年代初,正当新月派及现代派兴盛 之时,本诗的创作明显受到这两个诗派的影响。从格律 的追求上说,显然靠近新月派;从意象的摄取来说,又 显然靠近现代派。
2.《雨巷》 《雨巷》写于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当时白色 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诗人以象征之笔表达了自己 对现实不满,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绪。
韩东,1961年生于南京市。8岁时随父母下放 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982年毕业于山 东大学哲学系。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等。其诗 歌《有关大雁塔》被视为日常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二、人物轶事 戴望舒与《新诗》
1935年10月,由望舒主编,脉望社出版的《现代诗 风》问世。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三人在上世纪二三十 年代的上海,号称“文坛三剑客”。由于作者的知名度 和作品的质量,第一期《现代诗风》1 000册很快就卖完 了。可是戴望舒没有趁着这股热劲继续编第二期,他有 了新的构想,要和“北方诗派”携手合作,出《新诗》
卞之琳欲打破与“现代派”对立的局面,与南方 诗人颇为友好,时常联络。也许望舒正是看准了 这种趋势,加紧操作,创办《新诗》,便是他促 使南北诗派联合的具体表现。
1936年10月,《新诗》创刊号诞生。这是戴望舒为中 国诗歌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他为之花费了巨大心血。 《新诗》社址就设在上海亨利路永利村30号他自己家里, 经费也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腰包。他出了100元,徐迟和纪弦 各拿出50元。《新诗》的编委是一个豪华的阵容,他们是 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戴望舒。徐迟和纪弦虽 然是出资者,却没有列入编委之列,只是跑前跑后,做诸 如校对、印刷、联络等编务工作。《新诗》1937年7月停刊, 一共出了10期。
第第 二7 单课 元
晨读识记板块
语篇全解板块 领悟发现板块 落实应用板块
读美文•滋养心灵 读人物•知人知情 背语基•厚积薄发
领读课文 精读课文 深读课文
写法领悟借鉴 素材发现应用
[读美文·滋养心灵]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例 所割舍不掉的是对北京的那种留恋 。
句
②朱自清《燕知草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
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 流连 忘返。”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是一个常用的双音词, 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表示对人、对事、对 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辨
流连:虽然也有“不忍离开”的意思,但经常要 析
组成成语“流连忘返”才能在句子中使用,而且词义 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表示陶醉于山水名胜乐 而忘返。
焦桐,原名叶振富,台湾高雄人,1958年8月 21日生,文化大学戏剧系毕业,艺术研究所硕士, 曾任《商工日报》副刊编辑、《文讯月刊》编辑、 《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副主任。曾获台湾学生 文学奖,以长诗《怀孕的阿顺仔嫂》获时报文学奖。 著有诗集《蕨草》(1983年)、《咆哮都市》(1988 年)、《失眠曲》(1993年)。
月刊。三十年代初的诗歌界存在着南北对峙问题,北 方诗派包括“新月派”和“后期新月派”,代表诗人 有卞之琳、何其芳、林庚、曹葆华等。南北之分并不 只是地域不同,而是由作品的“精神”来加以区别的。 戴望舒弃《现代诗风》而创《新诗》,就是想要实现 他那“南北大团结”的构想。当时“新月派”首要人 物徐志摩飞机失事亡故,朱湘跳江自尽,领头的
戴望舒(1905-1950),中国诗人。浙江杭县(今杭州) 人。在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诗。曾赴法国留学。 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参加进步文化运动,宣传抗日。20世 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与一批年轻的诗人一起在《现代》上 不时发表诗作,渐渐形成著名的现代诗派。戴望舒因此被 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又因他创作的《雨巷》是 传诵一时的名作,被称为“雨巷诗人”。出版的诗集有 《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 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