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我会选(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分)在高山上煮不熟鸡蛋是由于()
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小沸点低
C.气压大沸点低D.气压小沸点高
2.(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
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
3.(2分)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B.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
C.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
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
4.(2分)下列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B.
C.D.
5.(2分)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6.(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7.(2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露出水面。
当向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并搅动,待小球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
8.(2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人将新鲜空气吸进肺里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9.(2分)一个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40N,若速度增加到3m/s,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不计空气阻)()
A.大于40N B.小于40N C.等于40N D.无法判断10.(2分)关于力,有以下说法: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2分)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使人前进的力是()A.人受到的浮力B.水的阻力
C.手、脚对水的力D.水对手、脚的向前的力
12.(2分)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
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1>F3>F2B.F2>F3>F1C.F3>F1>F2D.F3>F2>F1 13.(2分)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在米中的筷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上
C.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变大
D.重200N的小车至少要200N的水平方向的力才能推动它
14.(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15.(2分)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B,C盛满同种液体,如图所示。
用p A,p B,p C和F A,F B,F C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A.p A=p B=p C F A>F B>F C B.p A=p B=p C F A=F B=F C
C.p B>p C>p A F A=F B=F C D.p A>p B>p C F A=F B=F C
16.(2分)在一粗糙的斜面上,弹簧固定在斜面底端。
滑块被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17.(2分)把一小石蜡块放在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16克。
把它放在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溢出水()(石蜡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酒精的密度为
0.8克/立方厘米)
A.16克B.20克C.18克D.19克
二、我会填(18到20每空1分,21,22每空2分共25分)
18.(2分)观察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可判断现在吹的是西风,乙小车不可能(选填“静止”或“运动”),也不可能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19.(2分)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8Pa,手指至少要用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水平向右的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3分)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让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a、b、c、d中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是:F1=F3=F4>F2
(1)该同学是根据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a、c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通过比较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
21.(4分)如图,质量为0.5kg的物体A被夹在两固定竖直的平木板之间,现用大小为10.78N 恰好可将A从木板竖直向上匀速抽出,那么: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若将A从木板中竖直向下匀速抽出,至少用N拉力。
(g取9.8N/kg)
22.(4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现将一木块B放入水中,木块漂浮,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的密度为kg/m3.将一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若将金属块A放入某种液体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3N,如图(丙)所示。
已知:木块B的质量是
810g,金属块A的体积为200cm3
,则某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
三、我会探究与分析(每空2分,共20分)
23.(10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某种液体浓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你仔细阅读后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种方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再测出烧杯
和液体的总质量m2
,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V1;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
第二种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2,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
(1)按第种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要更精确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是按照第二种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液体
的总质
量(g)烧杯和剩余液体
的总质量(g)
倒出液体的体积
(cm3)
液体的密度
(g╱
cm3)
50
四、计算(24题,6分,25题9分,共15分)
24.(6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大木箱,其质量为150kg,其底面积为2m2.张
明同学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想把大木箱推走:先用100N的力推2s,没推动,再用300N的力推2s,使其加速前进,最后用200N的力推2s,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推重物的三个阶段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求:
(1)木箱的重力为多少牛顿?(g=10N/kg)
(2)木箱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3)在2﹣4s内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牛顿?(不必说明理由)
25.(10分)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始终未溢出)。
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当水深增至8cm后,物块处于(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物块的重力是多少?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B;2.C;3.B;4.D;5.D;6.D;7.C;8.C;9.C;10.B;11.D;
12.B;13.A;14.D;15.B;16.C;17.C;
二、我会填(18到20每空1分,21,22每空2分共25分)
18.静止;西;19.25;等于;20.钢条的形变;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a、b;21.5.88N;
0.98;22.0.6×103;1.2×103;
三、我会探究与分析(每空2分,共20分)
23.二;偏大;
四、计算(24题,6分,25题9分,共15分)
24.;25.大;变大;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