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修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修复中的应用
马学美;田宇虹;张才;陈金超;石璠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修复的临床应用。

方法于腹部、腰部,大腿等脂肪堆积部位抽取脂肪,将抽吸获得的脂肪混悬液洗涤、过滤处理后,均匀注射移植于面部局部凹陷部位。

根据预后情况可多次注射,每次注射间隔3~6个月。

结果2009-2012年,共采用此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治疗,术后修复部位饱满、自然,外观改变明显,效果满意。

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进行面部凹陷修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fat granule injection in repairing facial depression . Methods The fat was harvested from abdomen ,waist,or buttocks.After purification the fat was then injected into the facial recipient sites for filling facial depression .Some cases may need repeated injection after 3 to 6 months.Results From 2009 to 2012,a total of 22 cases of patients received the operation in this way .All the cases got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 Au-tologous fat granule injection grafting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depression .It is worth to be spread in clinical practice .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2页(P105-106)
【关键词】面部凹陷;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
【作者】马学美;田宇虹;张才;陈金超;石璠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
民医院整形外科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面部容貌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通过整形手术使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

人随年龄的增长面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凹陷,以颞部、颊部、鼻唇沟,眼睑沟多见。

2009-2012年,我们采用小剂量自体脂肪
移植填充术对22例面部凹陷患者进行矫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患者共22例。

男2例,女20例;年龄35~60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局部凹陷。

填充部位:颞部4例,眼睑沟2例,鼻唇沟14例,面颊部2例。

同时进行2个部位手术者4例。

2次填充者8例。

填充量1~30 ml。

每次填充间隔3~6个月。

1.2 手术方法
1.2.1 脂肪颗粒的抽取和过滤脂肪抽吸部位常为腹部、大腿外侧、腰部[1]。

站立
位用标记笔标记脂肪供应区抽吸范围,抽吸面积由脂肪需求量来确定。

常规消毒铺巾,供区皮下脂肪层注入肿胀麻醉液 (生理盐水1 000 ml+2%利多卡因30 ml+肾上腺素1 mg),使其肿胀发硬发白即可。

5 min后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接直径
2.0 mm的吸脂针进行脂肪抽吸。

抽满后将注射器直立放静置,使脂肪颗粒与吸出的混合液分离,排除下层血性液体;再抽生理盐水洗涤,搁置;如此反复数次至液体澄清。

选取中下层饱满完整的脂肪颗粒分装于2 ml注射器内备用。

1.2.2 脂肪颗粒的注射移植用加有肾上腺素的0.25%利多卡因在受区局部浸润麻醉。

根据术前标记的凹陷范围,在较隐蔽处做2 mm的皮肤小切口,用12号圆头脂
肪填充针外接装有脂肪的注射器插入受区皮下层,先到达标记部位远端,边退针边匀速推注,多层次、多点注射,轻轻按揉填充部位使脂肪颗粒均匀填充在凹陷区。

考虑到移植脂肪的存活率可着情过量填充。

针眼处涂红霉素眼膏,无须包扎。

1.2.3 脂肪移植后的处理脂肪移植注射后,为减少水肿的发生,48 h内给予冷敷。

72 h后给予红外线、微波理疗,以利水肿的吸收。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

所有患者面部凹陷区填充后无血肿、
感染、脂肪液化、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面部填充区均充盈、自然、效果确切。

患者在术后1~3个月受区均有不同程度硬结,3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形态。

其中,8例补充注射1次,远期效果满意。

典型病例效果见图1。

鼻唇沟凹陷填充术前鼻唇沟凹陷填充术后图1 患者女性,55岁。

因鼻唇沟凹陷行颗粒脂肪填充。

第2次填充术后3个月,效果满意。

3 讨论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脂肪来源于自身组织,组织相容性好,供区不遗留瘢痕,去除多余脂肪同时对供区进行塑形,是软组
织填充的理想材料[2]。

有研究表明,移植的脂肪不仅能填充凹陷,因含有某些因
子还能改善皮肤的弹性[3]。

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手术创伤小,操
作简单,可重复注射,易于塑形。

该手术不仅可以填充凹陷,还对患者面部轮廓进行了调整,同时还可以矫治面部左右不对称,提高了面部整体协调性。

移植脂肪的缺点是脂肪会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既往报道脂肪移植成活率在40%~60%[4],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

因此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是移植手术的
关键。

术中,我们用细针抽吸脂肪细胞,减少提取过程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用粗针注射,缓慢匀速注射,把握颗粒脂肪注入量,避免大颗粒脂肪堆积及超量注射,减少注射时机械压力对脂肪细胞的二次损伤[5]。

利于移植脂肪与受区最大程度接触,保证移植脂肪的成活。

大量研究表明,长时间、高速离心对脂肪细胞损伤较大。

为减少离心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笔者在术中采取静置悬浮纯化脂肪,最大程度保护脂肪细胞免受损伤。

面部血运较丰富,利于脂肪细胞成活;注射时以注射到真皮血管网下脂肪层为佳,更有利于脂肪颗粒的成活。

多层次、多点注射增大了脂肪细胞与面部受区接触面积,利于血运再建,提高了脂肪细胞成活率,减少脂肪液化。

因脂肪颗粒移植后会有不同程度吸收,我们在术中采用超量注射的方法,一般每次超过组织缺损量30%左右,过度填充会增加局部压力,影响血运,不利于毛细血
管的长入。

另据临床观察发现,术后局部制动对脂肪细胞成活有一定影响,活动量小的部位脂肪成活相对较高。

对于吸收后出现的两侧不对称,局部不饱满等现象,可通过二次移植矫正。

二次移植吸收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影响移植脂肪成活的因素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在临床中应用粒脂肪移植填充面部凹陷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Xie Y,Zheng DN,Li QF,et al.An integrated fat grafting technique for cosmetic facial contouring[J].J Plast Reconstr Aesth Surg,2010,63(2):270-276.
[2] 齐向东,褚晶晶,马立敏,等.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年轻化[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杂志,2010,21(9):520-522.
[3] La Rusca I,Schonauer F,Molea G,Core fat graft transplantation for depressed scar[J].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4):1394-1395.
[4] 李青峰.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临床应用回顾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17-18.
[5] 赵玉明,王有杉,晏晓青,等.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缺损[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5):378-3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