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治疗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多在分娩时就存在,产后即可发病。

急性泪囊炎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热敷等,一旦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等。

在临床上为了避免炎症扩散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威胁,通常不主张泪囊炎在急性期行泪道探通术,而主张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时才进行泪道探通术。

对于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可采用局部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先使脓肿局限,再进行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术,这可使泪液引流通畅并且不导致炎症的扩散,最终到达减少急性泪囊炎复发的目的。

标签:急性泪囊炎;新生儿;治疗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是发生在新生儿期内病变在泪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尚未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泪囊粘液囊肿病变之后。

新生儿泪囊粘液囊肿,也被称为先天性泪囊膨胀的疾病,临床上少见,可能发生在出生或出生后几天,因泪道阻塞,泪腺体分泌的粘液积聚导致泪囊扩张,在内鼻眦韧带的底部出现,略带蓝色,无触痛、呈囊性的肿块,容易误诊为血管瘤。

泪囊粘液囊肿发病早期轻轻按泪囊,可以将分泌物挤进鼻腔内,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疗,因为新生儿身体虚弱或毒力强的细菌入侵,可以发展成急性泪囊炎,可能会有严重的全身症状表现,如败血症。

急性泪囊炎在新生儿出生后往往表现为泪囊粘液囊肿,如果未经处理,大约一周爆发引起的继发感染导致急性泪囊炎,此时泪囊区皮肤出现红肿,并可以蔓延到内眦韧带的上面、上下眼睑和鼻根部,泪囊肿胀、胀痛、压迫脓囊部可以没有脓液溢出,有些患者伴随着发烧。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临床少见,主要由新生囊粘液囊肿继发感染发展而来,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泪囊和整个眼睑蜂窝织炎,脓肿破裂后还可导致泪囊瘘的形成,很难愈合。

若出生后发现鼻侧内眦有肿块,应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一旦发生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应及时全身抗感染治疗来控制感染,早期进行泪道探查,进行泪道冲洗,泪道阻塞可以完全消除,治愈率高,可有效缩短疗程,并发症也较少,而且一旦治愈,很少复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方法。

1.传统治疗方法及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特点
急性泪囊炎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热敷等,一旦形成脓肿,马上切开引流,直到炎症消退再让患者接受泪囊切除术或泪囊鼻腔吻合术等。

作为一特殊群体,新生儿在治疗方法上与成人是不同的。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有着特殊的致病原因,往往病情变化较快。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巨大部分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非常敏感,经过局部及全身抗感染治疗3~5天后,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炎症,避免脓肿从皮肤表面形成溃疡。

所以对于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在形成脓肿后,并不提倡切开进行引流。

泪囊通过皮肤切口,虽然能够快速排脓、消退炎症,但切口关闭缓慢,疗程较长,即使切口能够闭合,仍使面部留有疤痕,疤痕泪囊也会影响泪囊泵的功能,而且因为泪道阻塞的根源没有解除,泪囊炎会反复发作。

2.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是否能够治愈,其关键在于泪道阻塞是否可以解除。

而目前公认的最为有效的解除先天性鼻泪道阻塞的方法是探通术和泪道冲洗,但在治疗时间的选择上有不同观点。

因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往往会自行恢复,同时患儿的眼部组织往往是非常娇嫩和脆弱的,并且患儿的睑裂较窄,泪小点不容易暴露出来,泪小管及泪小点均非常的细小,探查不易,并发症常常较多,所以一般认为泪道探通术的最佳时机是出生3个月后。

但是急性泪囊炎泪道的炎症是持续存在的,这将导致泪道粘膜的损伤和修复同时反复地进行,终将导致泪道的膜性阻塞纤维化增厚,导致泪道阻塞,影响最后的治疗效果,而且由于泪囊长期持久的扩张,泪囊璧的弹性逐步下降,时间长了即使泪道探通成功仍然会流泪。

所以目前认为,对于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应该尽早进行泪道冲洗,这有利于引流泪囊内的脓液,可以减少张力,防治炎症的扩散,如果泪道冲效果不佳,则进行泪道探通治疗,以尽早解除泪道的阻塞。

2.1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3-5d;局部热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天4次;待炎症局限,泪囊区包块明显缩小后,进行泪道冲洗治疗;若进行泪道冲洗仍未愈且无大量脓液返流,则行泪道探通。

随访观察3个月。

2.2泪道冲洗方法:用专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冲洗针头,抽取无菌生理盐水自下泪小点冲洗泪道,冲洗出脓液,并留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2.3泪道探通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头与肢体,表面麻醉成功后,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使用泪道探针垂直插入泪小点,然后将探针与睑缘平行沿泪小管方向缓慢推进,当触及到骨壁时,固定探针并向上转90°后垂直向下插入鼻泪管。

将探针留置5分钟后拔出,然后用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最后注入维生素AD滴剂,隔天进行冲洗。

2.4治愈标准治愈:泪囊区红肿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术后3个月复诊无流泪。

未愈:仍然流泪,伴分泌物、泪道冲洗不通畅。

3.治疗相关注意事项
由于新生儿的泪道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再进行泪道探通、泪道冲洗时,若操作方法有误,则很容易导致患儿损伤。

所以,要求术者熟练掌握新生儿的泪道解剖结构特点,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

手术时操作要谨慎、细心,手法要准确、轻柔,避免强行插入,粗暴进针。

探入鼻泪道时,若遇到较大阻力,未能探通时,应避免探针插入太深,导致鼻道损伤,可以稍稍调整探针的角度或位置,找到阻塞最薄弱的位置插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在经过局部及全身抗炎治疗,感染得到控制后,在泪囊内仍存在一定量的脓液,应该早期进行泪道冲洗治疗,主要冲洗的力度应掌握好,不可盲目加压,最好是先缓慢地抽出脓液后再进行冲洗,这样可以避免泪囊过度扩张而导致破裂,引起炎症扩散。

只有在泪道冲洗无效并且无大量脓液返流,方可行泪道探通治疗,以避免形成假道,导致蜂窝组织炎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5.
[2] 尹春红,赵玉彪,司晓华.新生儿泪囊炎89例治疗体会[J].河北医药,2009,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