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三章章末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归纳整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变式训练 1 下图中的 P 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 积分数。据此回答(1)~(3)题。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1)据图可知,该土壤( B ) A.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B.保温性较差,土温较低 C.通气透水,但有机质含量低 D.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 (2)该地气候可能是( D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若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加剧这种 现象的人类活动可能是( B ) A.增施熟石灰 B.不合理灌溉 C.使用农药 D.毁林开荒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1.雪线与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的地区,雪线的位置越低。因为降雪从山顶向山脚 覆盖,因此降水量越大,从山顶向下的覆盖面越大,雪线的位置越 低。反之,降水量越小,雪线的位置就越高。如阿尔卑斯山西北坡 雪线低于东南坡(西北坡受西风气流影响,降水多);天山北坡雪线 低于南坡(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 于北坡(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降水多且坡度缓, 积雪多, 雪线低)。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2.雪线与温度 温度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的位置就越高。 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山地上的雪线在上升,从而使山地 冰雪储量减少,农业生态条件日趋恶化。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 正在逐渐消退,这一赤道奇观有可能消失。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3.雪线与地形 (1)山地的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 温度高, 融雪快, 雪线位置高; 而阴坡因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位置低。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位置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位 置高。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则积雪越多,雪线位置越低;陡坡积 雪易下滑,雪线位置就较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 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 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紫色土
四川盆地
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 元素,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 直接刨耕引种
0
主要分布在秦岭 —淮河以南,以 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 及长江中下游平 的特殊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 水稻土 原、 珠江三角洲、 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四川盆地和台湾 西部平原
0
本章归纳整合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 知识网络· 宏观掌控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2 专题突破· 热点探究 专题一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黑土 东北平原北部 土层深厚,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 黄土高原华北平 氮,还有不少盐碱地、沙地。需要增施 黄土 原 有机肥,补充磷肥、氮肥,防治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旱、涝、碱、沙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 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 长江以南的广大 土质黏重, 红壤 丘陵 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 改造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P 地土壤中水分含量较大,空 气含量较少,保温性可能较差。第(2)题,我国没有 A、B、C 三项 所列的气候类型。第(3)题ຫໍສະໝຸດ 不合理的排灌,可能加剧土壤盐碱化。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一般土壤有机 质含量为 5%。下面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 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B ) 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解析】 (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 厘米附近)有 机质含量低于 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 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 项错误;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 在表层附近,B 项错误;从左图中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 明受外力作用,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 蚀作用,C 项正确;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 项错 误。(2)从右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在 20 厘米深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 高,因此深耕改土会把深处的有机质带到土壤表层,解决上题中提 到的表层有机质含量少的问题,因此 B 项正确。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全球雪线位置最高处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地区,这是因为赤道地区降水量比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地带 大得多,而温度差别不大,消融量也差不多,因此,赤道地区雪线 高度比副热带低。
0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0
专题二 雪线及其影响因素 雪线即在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雪线以上的 地带,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因此常年积雪;雪线以下的 地带,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因此,积雪无法常年积累, 为季节性积雪。 雪线高度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它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两个 基本因素,同时地形因素也会影响雪线位置的高低。它们之间的关 系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