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400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

[2019全国卷Ⅱ,7,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将化学与古诗相联系,是近年高考的一种尝试,在复习备考中要适当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1
2。

[2019全国卷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物质的重要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
3.[2019北京,6,6分]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4.03米大口径 碳化硅反射镜 B 。

2022年冬奥会 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 碳包覆银纳米D 。

“玉兔二号”钛 合金筛网轮 联系科研成果考查材料的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显然是碳化硅。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3
4。

[2019天津,1,6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化学与STSE 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中学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
考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法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命题角度1 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热点角度) 1[2018天津,1,6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谷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因此酿造过程中涉及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A项错误。

后(司)母戊鼎为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B项正确.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C项正确。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而不易溶于水,因此,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A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B。

硝酸C.醋D。

卤水
命题角度2 结合生产、生活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热点角度)
2[2018全国卷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泡沫灭火器的作用原理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可用于一般的灭火,但因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H2O能导电,且H2O也易损坏电器,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项错误.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易因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要冷藏,B项正确.水性漆以水作溶剂,相较于油性漆,更有利于健康和环境,C项正确。

活泼金属镁易失去电子,形成原电池时为负极,电热水器内胆被保护,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正确。

A
2。

[2017江苏,3,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命题角度3 结合科研成果等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热点角度)3[2018北京,6,6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
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 。

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
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由甲醇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显然属于化学变化,A 项不符合题意。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B 项符合题意。

偏二甲肼用作火箭燃料,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剂(常见的是四氧化二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把火箭送入太空,C 项不符合题意。

可燃冰作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 项不符合题意.
B
考点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考法2胶体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命题角度 胶体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4[高考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高考]浓氨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江苏高考]明矾溶于水产生Al (OH)3胶体:Al 3++3H 2O Al(OH)3↓+3H +
C.[2017天津,1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D 。

[重庆高考]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 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知道Fe (OH )3胶体的制备方法,会写反应方程式.了解Fe (OH)3、Al(OH )3胶体的净水原理了解
胶体的聚沉、丁达尔效应、渗析、电泳等性质 33Al (OH )3胶体而不是Al (OH )3沉淀,因此不能写“↓”,B 项错误。

可溶性铝盐及铁盐水解生成的Al(OH)3、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C 项正确.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带电的是胶体粒子,D 项错误。

C
307
1。

D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发生了氧化反应,C项正确。

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2。

C 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制造光感电池,A正确.铝合金具有质地轻、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制造高铁车厢等,B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异味,但没有杀菌消毒能力,C错误.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3.A SiC中的C、Si分别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第ⅣA族元素,二者均为非金属元素,形成的SiC为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聚氨酯中含有C、H、N等元素,C、H、N三种元素不属于同主族元素,且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碳包覆银纳米线由C、Ag组成,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两种元素不是同主族元素,C项错误。

钛合金是金属材料,D项错误。

4.D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符合题意。

1。

B 由题给信息可知,“强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B项符合题意.氨水显碱性,醋的酸性太弱不能“穿滴"“五金八石",卤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等,均不符合题意。

2。

A 人呼出的CO2与Na2O2反应可生成O2,故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A项正确。

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项错误。

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原因是其导光性能好,与其硬度无对应关系,C项错误。

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是其能作制冷剂的原因,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