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c b ax <+与)0(>>+c c b ax 型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初步
地应用它解决问题;
(2)通过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数形结
合的能力,培养通过换元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a x <与)0(>>a a x 型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绝对值意义的应用, ax b c +<与)0(>>+c c b ax 型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实数|a|的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x-a|(a ≥0)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实例:(课本第14页)按商品质量规定,商店出售的标明500g 的袋装食盐,按商品质量规定,其实际数与所标数相差不能超过5g ,设实际数是x g ,那么,x 应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呢?能不能用绝对值来表示?
二、讲解新课:
1.)0(><a a x 与)0(>>a a 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方程|x|=2的几何意义、方程的解.
(2)2<x 与2>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 类似地,不等式)0(><a a x |与)0(>>a a 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解集又是什么?
小结:①解法:利用绝对值几何意义 ②数形结合思想
2.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把 b ax + 看作一个整体时,可化为)0(><a a x 与)0(>>a a x 型的不等式来求解。

三、讲解范例:
例1(课本第15页 例1)解不等式5500≤-x .
例2(课本第15页 例2)解不等式752>+x .
例3解不等式1<213x +≤.
例4 解不等式 |5||23|1x x --+<
例5 解不等式:|3|2(0)ax a +<≠
例6 若不等式 | x+1 | + | x – 1 | < m 的解集为非空集,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例7.若313<-x 则41291624922++++-x x x x 化简的结果为 .
四、课内练习 课本第16页练习1、2
五、作业: 课本第16页习题2、3. 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能否给予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关爱、帮助,是一道需要认真应对的考题。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足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

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的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一、调查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像鲜有提起。

我于2018年2月寒假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重庆市开州区满月乡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助教。

此幼儿园有一个中班,一个小班,两个大班,四个幼儿老师。

200余名幼儿。

这里的孩子天真可爱,朴实却活泼,但他们见识的实在是太狭窄了,幼儿所见的玩具,教学用具都不及城里的幼儿,并且不少孩子们孤僻性格偏激、内向,害怕交流与表现。

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学,借着开学几天时间我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做了各种问卷调查,并与其家长父母做了交流与沟通,在要开学时便有孩子的父亲提前来报名只因近日就要外出打工挣钱,通过短短几日与幼儿的相处使我更能体会留守儿童的心,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什么都不懂,不知脏、不知晒,被别人打有时都不敢哭。

由此我内心深深感悟了很多。

以下将是我对留守儿童的深深体会与反思。

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的教育水平,并能解决好陵人担忧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二、调查数据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有20%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0%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95%
非常想父母的70%
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80%
觉得身边人不太关心自己的50%
总是害怕被欺负的40%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厂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我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事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督,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时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心理上的寂寞与生理上的缺失,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儿总觉得别人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别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

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五、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原因
首先,监护的“盲区”。

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赶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同事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以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一部分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其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

通常亲戚朋友家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
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其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

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

其余的是有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缺失。

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

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时间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太多采取物质、金钱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恶逸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

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专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甚至与社会上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督上却无能为力。

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由于
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监护人又心理上的差距,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是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

六、建议和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如今国家已经开始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可以进行: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

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情况逐一登记,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
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

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

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

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

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共同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守学生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才能让留守儿童的头顶早日出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1.分析和界定管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决策能力;
4.了解计划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5.掌握计划的类型、编制过程和方法步骤。

6.了解目标和目标管理的概念与过程,学会目标管理评价理论的运用。

7.了解战略计划的应用,初步学会制定战略规划的基本步骤。

技能训练项目一决策与计划能力测试
【实训目的】
通过测试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明确自身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训练和提升。

【实训内容】
决策能力测试
决策能力是企业家维持其公司生存的必备素质。

据兰德公司统计,世界上85%的大企业破产倒闭是由企业家决策失误造成的。

只有通过恰当的决策,企业家才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通过下面的测试题,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决策高手吧!(测试时间5分钟)
1.你能够在决策前发现并确定需要作出决定的问题吗?
A.是的
B.有时会
C.不会
2.你会获取尽可能多信息和尽可能真实的信息吗?
A.是的,这样利于决策
B.经常关注,但很难确保取得足够的真实信息
C.从不在意信息积累
3.解决问题前你会拟上几个备选方案,以期找到更多的解决方式吗?
A.是的
B.不一定
C.你认为这样太费时间
4.你是否让熟悉有关业务的人员参与决策?
A.是的
B.有时这样
C.不会
5.你设置了决策机制,来使决策尽量程序化
A.是的,已经设置
B.正在为此努力
C.还没有
6.对于重大决策,你会让决策经过不同部门的论证吗?
A.是的,这样才会尽可能降低风险
B.偶尔会让人们去论证
C.还没有这样做
7.你是否会去实施没有反对意见的决策?
A.大家一致赞同的意见肯定没问题
B.多数情况下会马上实施,但有时会想一想
C.不会马上做,这里可能存在着风险
8.你是否会去执行只有一种解决方案的决策?
A.是的
B.有时会
C.不会
9.作决策时,你总是表现得决心很大,却忽视了具体情况的复杂性
A.是的,你为此犯过错误
B.有时是这样
C.不是,你会综合考虑
10.你会让参与决策者的能力与决策的难易程度相匹配
A.很少如此
B.有时会这样安排
C.是的
11.对于管理者的个人决策,你会设置一定的制约机制,使其慎
A.你还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B.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未付诸实施
C.是的,你已这样做
12.对于群体决策,你会对提出建设性意见者进行奖励
A.没有这样做
B.偶尔会口头表扬
C.你会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同时奖励
评分标准
1—6题: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7—12题:选A得1分;选B得2分;选C得3分
测试结果评价
12—20分。

在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中,“决策失误”排在第一位,可见决策之难。

从测评来看,你的决策能力较差,今后你需要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集思广益、三思而后行,以此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21—28分。

测评显示,你的决策能力一般。

对一些有利于提高决策准确性的步骤或方法,你有时能自觉运用,但是有可能还没有建立程序化的决策机制,所以你需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29—36分。

你是决策高手。

决策作出后,通常会面临不可控的风险,你在决策上的慎重,包括你在决策程序上的关注,大大减少了决策失误,降低了决策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系数。

计划能力测试
在企业中,计划能力是指管理者确定未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执行方式和方法的能力。

请通过下列问题对自己的该项能力进行差距测试。

(测试时间5分钟)
1.你通常以怎样的方式做事?
A.制订计划并按计划行事
B.依据事情到来的顺序
C.想起一件就做一件
2.在制订计划前你通常首先做的工作是什么?
A.确定目标
B.认清现在.
C.研究过去
3.你的计划会详尽到什么程度?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4.你如何制订计划?
A.尽量把计划量化
B.制订出主要计划的辅助计划
C.只制订主要计划
5.当计划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如何做?
A.想法设法提高执行效率
B.对计划做一定程度的修改
C.制订新的计划
6.面对变化较快的未来环境时,你是否会坚持制订的计划?
A.通常会
B.有时会
C.偶尔会
7.你通常如何确保制订的计划尽善尽美?
A.遵循科学的计划安排行为步骤
B.边实施边修改
C.多征询他人的意见
8.作为管理者,你发现下属偏离了既定计划时,你该如何办?
A.立即校正,保证计划被严格执行
B.重申并明晰既定计划
C.视偏差情况而定
9.计划制定后,你是否能够严格按照计划行事?
A.通常能
B.有时能
C.偶尔能
10.你制订的计划通常能达到何种效果?
A.能够有效实现预期目标
B.行动不在盲目
C.效果不明显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24分以上,说明你的计划执行能力很强,请继续保持和提升。

15---24分,说明你的计划管理能力一般,请努力提升。

15分以下,说明你的计划管理能力很差,急需提升。

时间管理测试
请问,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进入你的银行户头,而你必须当天用光,你会如何运用这笔钱?
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是的,你真的有这样一个户头,那就是“时间”。

每天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86400秒进帐。

那么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打算怎样利用它们呢?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测试。

下面的每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地给自己评分。

计分方式为:选择“从不”为0分,选择“有时”记1分,选择“经常”记2分,选择“总是”记3分。

1、我在每个工作日之前,都能为计划中的工作做些准备。

2、凡是可交派下属(别人)去做的,我都交派下去。

3、我利用工作进度表来书面规定工作任务与目标。

4、我尽量一次性处理完毕每份文件。

5、我每天列出一个应办事项清单,按重要顺序来排列,依次办理这些事情。

6、我尽量回避干扰电话、不速之客的来访,以及突然的约会。

7、我试着按照生理节奏变动规律曲线来安排我的工作。

8、我的日程表留有回旋余地,以便应对突发事件。

9、当其他人想占用我的时间,而我又必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时,我会说“不”。

结论: 0~12分:你自己没有时间规划,总是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13~17分:你试图掌握自己的时间,却不能持之以恒。

18~22分:你的时间管理状况良好。

23~27分:你是值得学习的时间管理典范。

浪费时间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

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浪费时间的主观原因,因为,这是一切的根源。

1、做事目标不明确。

2、作风拖拉。

3、缺乏优先顺序,抓不住重点。

4、过于注重细节。

5、做事有头无尾。

6、没有条理,不简洁,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7、事必躬亲,不懂得授权。

8、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9、消极思考。

一项国际调查表明:一个效率糟糕的人与一个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达10倍以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虽然这些数据来自美国,但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人们一般每8分钟就会受到1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次,每天50次~60次。

平均每次打扰用时大约是5分钟,总共大约4小时。

大约50%~80%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

每天自学1小时,7小时一周,365小时一年,一个人可以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学习,3~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

一个人如果办公桌上乱七八糟,他平均每天会为找东西花1个半小时,每周要花7个半小时。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做一件事情实际花费的时间往往会比预期的时间多一倍。

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一件事情,你会花一整天去做;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两件事情,你也会完成它们;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12件事情,则会完成7~8件……
数字往往会揭示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真相。

这些数据是否令你感到吃惊?我们不妨留意一下,找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时间数字,使自己始终保持危机感,警惕时间的流逝,抓紧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时间管理十一条金律
金律一:要和你的价值观相吻合
你一定要确立个人的价值观,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当你价值观不明确,时间分配一定不好。

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

你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金律二:设立明确的目标
成功等于目标,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更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你必须把今年度4到10个目标写出来,找出一个核心目标,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你的关键就是依照计划进行。

金律三:改变你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对时间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

当你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

不要想立刻推翻自己的整个习惯,只需强迫自己现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率。

然后,从明早开始,每天都从你的time list中选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金律四:遵循20比80定律
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困扰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天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

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金律五:安排“不被干扰”时间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

假如你能有一个小时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扰,把自己关在自己的空间里面思考或者工作,这一个小时可以抵过你一天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甚至有时候这一小时比你3天工作的效率还要好。

金律六:严格规定完成期限
帕金森(c-NoarthcoteParkinson)在其所著的《帕金森法则》(Parkinsons Law)中,写下这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

”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

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金律七:做好时间日志
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做哪些事情,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早上出门(包括洗漱、换衣、早餐等)花了多少时间,搭车花了多少时间,出去拜访客户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你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

这和记账是一个道理。

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你才有办法改变。

金律八:理解时间大于金钱
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顶尖人士学习。

仔细选择你接触的对象,因为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

假设与一个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40年时间成功,你跟10个这样的人交往,你不是就浓缩了400年的经验?
金律九:学会列清单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首先能让你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

不要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而当你看到自己长长的list时,也会产生紧迫感。

金律十:同一类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假如你在做纸上作业,那段时间都做纸上作业;假如你是在思考,用一段时间只作思考;打电话的话,最好把电话累积到某一时间一次把它打完。

当你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你会熟能生巧,效率一定会提高。

金律十一:每1分钟每1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你必须思考一下要做好一份工作,到底哪几件事情是对你最有效率的,列下来,分配时间把它做好。

(始终直瞄靶心一绩效(司晋升)
几款在线的时间管理工具
TeamOffice
TeamOffice是一个SaaS型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系统,上网就可以使用。

其任务功能模块可对任务进行设定、分派和确认,判断和显示任务进行状态(进行、完成、延迟),可以显示每个人的业务量,无论是做完的,还是没有做完的,抑或是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都一目了然,可以完全掌握工作时间的进度。

其项目板块可同时管理多个项目,生成项目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