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 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
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1.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单元课程标准解读
《为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包括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以及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等。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掌握一些实用的安全自救的方法,树立安全自护的意识,明白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意义和内容,形成珍爱生命和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

本单元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容有:
“我在成长”中的第6条“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第8条的“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我与家庭”中的第4条“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与社区”中的第6条“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我是中国人”中的14条“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目标:
态度: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树立安全意识,懂得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体验健康文明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尊重为了人们的安全健康而工作的人们,初步养成关心公共健康文明的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能力: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通过调查、体验、讨论等活动探究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知识:懂得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基本常识。

课程内容标准解读
发达的交通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交通安全问题却日益严重,交通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相当于一个中型战争中的死亡人数。

人们常说,动荡年代可怕的是战争,和平年代可怕的是车祸。

更有专家认为,导致儿童青少年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不遵守交通规则。

第二是儿童和交通工具,驾驶人交通规则意识淡薄,违章驾车、随意行驶、儿童盲目穿行马路更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交通标志不醒目,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

因此,本课结合国家级课题“多元互动、多项发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多元互动的形式中了解交通事故的原因,以及行人违章的行为。

通过一幕幕触动心灵的画面,感受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无比伤痛,进而形成珍爱生命和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

教学文化
学生分析:
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

每天我们翻开报纸或打开电视机,都会看到交通事故的报道,那一幕幕令人胆战心惊的、血淋淋的场面,我们大人看到了都觉得揪心、可怕,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

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不会明白,假如我们平时疏忽大意,不注意交通安全,那么这样的情景说不定哪天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发生在自己或是自己亲人的身上。

据了解,全国每年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中小学生占30%,青少年在车祸中伤亡的数字更是逐年递增。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交通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白交通事故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以及当事故发生时所带来的伤害,从而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背景: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打动为主,通过事例、数字等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白到交通事故对人们带来的伤害是那么惨重:生命结束、身体上的伤害、感情上的痛苦,这些都是无法弥补的。

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有了情感上的共鸣,知道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不让交通事故发生。

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则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探秘、课堂上的交流体验等逐步“探明真相”:有关于交通设施的问题、有关于交通指挥的问题、有关于交通规则的问题等,让学生有了认知上的共鸣。

学生有了情感的触动、认知的沟通,自然就明白到要保护好自己、珍爱生命。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说话》中的第一个主题。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但交通安全问题却日益严重,人们常说,动荡年代可怕的是战争,和平年代可怕的是车祸。

因此我们要向学生进行有关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到交通事故就在我们身边,平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教材以一张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将一幅车毁人亡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场面令人触目惊心,从而引出探讨交通事故的话题。

教学时,我们通过补充有关的事例,结合教材中的统计数字等,让学生感悟到交通事故是如此的可怕,进而到探讨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如学生课前的调查结果的汇报、堂上老师所补充的事例的研讨等,使学生明白到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交通设施问题、交通指挥问题、交通规则问题等。

所以要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这样,学生的安全意识清晰了,懂得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评价
本主题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

本主题的教学是以调查活动和以数字、事例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主要的手段,所以本课的教学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能否制定合理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并根据方案开展调查活动(对本地区的交通事故状况作调查了解);
2.在调查活动中能否运用各种方式做好记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3.课堂上对于展示出来的交通事故的事例、数字所表现出的个人态度如何;4.是否能分析出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以上评价内容需在不同的形式中进行评价,如生生之间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

研究性学习
活动一:交通设施大显身手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学校附近和自己居住地附近的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同时观察人们使用这些交通设施的情况,做好记录,可以拍照、画图、文字记录等,然后小组展开讨论,探讨这些交通设施的作用,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此活动是结合学习《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这个主题而设计的。

提高活动,学生可了解到学校和自己居住地附近的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还可观察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交通设施的,从中了解这些交通设施的作用和人们是否有好好地利用这些设施,也可发现这些设施是否有设置不合理的情况。

活动二:交通标志大比拼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道路上的交通标志指示牌,并做记录,如拍照、画图等;然后通过向大人请教或自己上网查找等,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意思。

最后,小组内再根据一定的需要自行设计一个交通标志。

本活动是结合学习《人人都应懂得的“道路语言”》主题而设计的。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观察、了解到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的设置情况和作用,同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道路上的情况的需要在设计一个交通标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也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三:我们学校的消防设施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观察学校内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并以画图形式做记录。

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些设施有什么作用?这些设施设置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提出建议。

2.以小组为单位为学校画一张消防逃生线路图。

通过此活动,将学生课堂上了解到的消防安全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得到实际观察和操作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活动四:走进大自然感受健康的生活
结合语文学科的小组制定春游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春游活动的主题,开展走进大自然,感受健康生活的活动,体验健康的生活给人的身心带来的好处,激发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