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影像学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影像学诊断
腰椎间盘脱出,又称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间盘脱垂。
它是指腰椎间盘的隋核及部分纤维环向
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硬膜囊)或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腰椎间盘脱出与腰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损伤等因素有关,在检查方面腰椎平片阳性发现较少,其特异征象也不多,脊髓造影可以清楚显示脱出的位置;CT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各种结构形态,MR能进行三维扫描,而且软组织显示极佳。
所以,随着CT,MR的普及与发展以及脊髓
造影剂的更新,脊髓造影后CT扫描的应用,对腰椎间盘的脱出的诊断,都将发挥各自独特
的作用。
1 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脱出的诊断
腰椎间盘脱出最好发于腰四腰五骶一两间盘。
X线平片即腰椎正、侧、斜位片。
文献上对此
认可较少,较为肯定的诊断征象是椎间隙变窄,可均称或不均称,不均称时间隙较大的一侧
为椎间盘脱出的一侧;椎小关节增生、错位、断裂。
脊柱曲度异常,正位片出现侧突等征象
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椎体边缘骨赘形成,其无特殊的诊断意义。
2 脊髓造影对腰椎间盘脱出的诊断
脊髓造影是诊断腰间盘脱出的传统的较可靠的方法。
文献报告脊髓造影的正确诊断率为89%—93.3%。
由于新一代造影剂的普遍应用,代替了毒副作用大的传统造影剂,使脊髓造影
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人们也较易接受,加上它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所以它还将在现代影像
诊断中占有一席之地。
腰椎间盘脱出脊髓造影的X线表现为:侧位片可见造影剂充盈缺损或
压迹,一般位于相应的椎间隙平面,其压迹和充盈缺损的深度以大于4mm为肯定诊断,小
于2mm为正常,在2—4mm为可疑,缺损的形态可为卵园形或园形,梭形,严重的脱出可
见造影剂部分中断或中断;正位片可见两侧齿状缺损或一侧压迫征象,也可以为中央缺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侧脱出,单侧脱出,中心脱出;斜位片可见神经袖的变形,移位,使用
新的造影剂还可以良好地显示马尾神经,当脱出时见马尾神经受压移位聚拢等。
3 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诊断
CT扫描岁椎体的解剖结构及椎间盘的显示在清晰度和分辨率上均是以往的各种影像检查所
不能比拟的,它可以准确地显示椎间盘,椎管,硬膜囊及侧隐窝的形态及其正常位置。
为诊
断提供大量可信的信息,正常椎间盘层面的CT表现:椎间盘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与椎体
大小相应,边缘规整,无局限突出,硬膜囊呈园形或椭圆形略低于软组织密度影,位于椎管
中心,周围环以低密度脂肪,两侧副韧带对称密度均匀,厚度不大于4mm椎间盘后缘两外
后侧为神经根管。
腰椎间盘脱出的CT表现为:(1)椎间盘后缘变形,即间盘后缘局限性突
出于相应椎体缘呈间盘密度的块状影;(2)硬膜外脂肪移位,使原本对称的硬膜外脂肪发
生不对称改变;(3)硬膜囊外间隙中软组织影,脱出的间盘密度较硬膜囊及脂肪高,软组
织影可以与间盘项链,也可以不想连,可以是双侧的或单侧的;(4)硬膜囊受压就形移位;(5)神经根压迫与移位(若在疹髓造影后进行CT扫描更有助于此征象的观察);(6)脱
出的髓核钙化;(7)骨性椎管内真空现象。
CT对腰间盘脱出的诊断率是公认的文献报道CT
较脊髓造影略高为91.3%—98.8%。
随着高清晰度放大扫描,三维CT扫描技术及脊髓造影后
CT扫描的普遍应用,CT对腰间盘脱出的诊断可望更令人满意。
4 MR对腰椎间盘的脱出的诊断
MR成像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有三维扫描重建功能。
检查间盘脱出有许多优越性,
但其检查费用大,现在还不能常规应用。
在T1加权像上椎体,椎弓根,关节面积椎板呈松质骨的强信号,有低信号的薄层皮骨包绕,髓核,神经根为中等信号,纤维环及邻近区域为低信号。
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因含水量的
差别反应明显,因而不能分辨纤维环与髓核,所以T2加权对间盘脱出的诊断意义不大。
T1
在间盘脱出时可以通过信号的变化来显示脱出的程度,但单凭MR信号的变化有时还难以明
确诊断,还要结合影像特征确认。
MR诊断间盘脱出的形态学变化为:(1)椎间盘局限性膨隆,矢状位上显示间盘呈鼠尾状后伸超过椎体后缘(>2mm);在横断面上呈局限性向后或
侧后膨隆;(2)腰椎间盘块状脱出,矢状位与横断面结合观察可以明确显示髓核块脱的大小,方向和对硬膜囊,马尾神经,侧隐窝及椎间孔的压迫程度,(3)游离于椎间孔内的髓
核块,在矢状位上可以较好显示其方向与位置;(4)椎管脂肪线截断;(5)纤环断裂;(6)
硬膜囊外脂肪移位;(7)脱出间盘的上下可见纵行高信号。
MR不仅显示椎间盘脱出的形态
变化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显示间盘脱出的信号变化以示脱出的程度,这就使其
它影像检查无法相比,而且文献报告MR对椎间盘脱出的诊断率在81.9—100%。
今后随着经
济的发展,MR检查将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
参考文献
[1]《X线诊断学》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2]周康荣等.《体部CT》.湖北科技出版社,1990.8.
[3]隋邦森.《神经系统磁共振诊断学》宇航出版社.
[4]曾行德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离子型造影剂脊髓造影定位诊断探讨.临床放射学杂志,1993,4,55.
[5]陈孝柏等.腰椎间盘异常MRI表现60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4,248.
[6]朱亮.CT对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价值及限度(附54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1,34.
[7]薛雁山等.三维CT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1993,3,175.
[8]范其昌.腰椎间盘脱出平片X线诊断的探讨(附30例分析). 山东医药,1988,8,23.
[9]吴树春.腰椎间盘脱出症的X线诊断(附111例X线手术对照).中华放射学杂
志,1991,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