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题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2. 如图所示,一只篮球从距离地面2.0 m高的位置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0 m高的位置被接住。
以距离地面2.0 m高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篮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坐标为2.0 m B.篮球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为1.0 m C.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位移为D.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路程为
1.0 m
3. 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B.加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就越大
4. 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其着陆过程如下:探测器先是在距离月球表面15km高度处启动发动机开始减速,在边飞边降的同时迅速调整姿态;在距离月球表面8km时,“嫦娥四号”变为垂直下降,直至最后100米;它悬停在空中选定落脚点后,才缓缓“飘”了下去。
整个过程大约耗时10分钟。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嫦娥四号”着陆过程的姿态和动作时,应把它看成质点
B.“嫦娥四号”着陆过程的位移为15km
C.“嫦娥四号”着陆过程的路程为15km
D.“2019年1月3日10:26”指的是时刻,“1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5. 钢架雪车也被称为俯式冰橇,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运动员需要俯身平贴在雪橇上,以俯卧姿态滑行。
比赛线路由起跑区、出发区、滑行区及减速区组成。
如图,若减速区AB间距离为200m,运动员某次用时15s 通过减速区以某一速度通过终点,假设运动员在AB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从以上数据可以确定()
A.运动员通过A点时的速度B.运动员通过B点时的速度
C.运动员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D.运动员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6. 物体A、B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A比B晚3s开始运动
B.从第3s末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7.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B.段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C.在段火箭是上升的,在段火箭是下落的
D.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段火箭的加速度
8. 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速度变化时间短,加速度最小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9.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B.
C.D.
10.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 h ,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 N 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 t ,则重力加速度 g 为()
A.B.C.D.
二、多选题
11.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B.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大
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速度将越来越大
12. 有一质点从t=0开始从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A.t=1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t=2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质点回到原点
D.t=4s时,质点回到原点
13. 小球从高空中某处以10m/s的初速度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取该处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g取10m/s²,小球只受重力。
则开始运动后,小球在
第3s内()
A.路程为25m B.位移为15m
C.速度改变量为-10m/s D.平均速度为-15m/s
14. 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如图中1、2、3、4、5所示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
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15. 如图所示,某次实验利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得到我国某品牌汽车刹
车过程的v- x图像,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2s
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当汽车的位移为5m时,运动速度小于5m/s
D.当汽车运动速度为5m/s时,位移大于5m
三、实验题
16. (1)甲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①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_______ 的计时仪器,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_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毫米刻度尺 D.交流电源
F.直流电源
②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③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把纸带
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④该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一条纸带O、
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OD间的距离为 _______ cm。
(2)乙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 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D点速度值填入下表。
(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__________
③根据第(2)问中画出的v- 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_______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丙同学用同样的装置,改变钩码的数量做该实验,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
7个计数点,其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其中。
x1=14.10cm、x
=15.34cm、x3=16.58cm、x4=17.82cm、x5=19.06cm、x6=20.30cm。
则小车
2
的加速度为 ___ m/s 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7.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2m/s 2.
(1)求第5秒末的速度v的大小;
(2)求前5秒内的位移x的大小.
18. 如图1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
根据图像,求:
(1)开始5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2)请在图2中画出与位置—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即图像,不需要写出分析过程);
(3)若图1中纵轴为速度,则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
19. 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
电梯的简化模型如
图1所示。
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图象如图2所示。
(1)电梯运行过程中,在哪段时间内,电梯在做加速运动?在哪段时间内,电梯在做匀速运动?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图象
求位移的方法。
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
图象,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大小和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
(3)求第32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
20. 伽利略在研究自出落体运动时,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他考
虑了速度的两种变化:一种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另一种是速度随位移均
匀变化。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有一种“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且固定不变。
为估测“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
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已知石子在 A点正上方1.8m 的高度自由下落。
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6.0cm。
(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 2)
a.计算石子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
b.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 自然界中某量D 的变化可以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变化量与的比值就是这个量的变化率。
a.举出一个用变化率定义的运动学物理量并写出这个物理量的定义式;
b.事实上,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也确实存在。
已知一物体做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为v= v0+kx(v0为初速度,v为位移为x 时的速度)。
试推导证明: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和速度v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