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第三单元与朱元思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

2 .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学习难重点】
认真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郭(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己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2、介绍“骈体文”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

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也就是以“四、六言为主”,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生字注音。

缥()嘤()莺()窥()柯()
••••♦
湍()轩()邈()泠()
••••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惊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快速重读)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 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哪句话概括了富春江的总体特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景色?各自有什么特点?
2、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