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管理干部若干问题的再思考.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管理干部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关于高校管理干部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摘要】从高校管理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提高管理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合理使用双肩挑管理干部、制订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高校管理干部发展和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高等学校管理干部是高校人才构成的重要部分,对高校顺利完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高校管理干部重视不够、培养不力等弊端,使得管理干部成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并在各高等院校迅速发展中留下了隐患,有可能成为高校今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高校管理干部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总体上还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原因在于对高校管理干部的某些基本问题还未能分析透彻。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影响高校管理干部发展和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高校管理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提高管理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相对于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来
说,高校管理干部通常容易被认为从事较低层次的“人人都在做,人人都会做”的工作,能力要求也不高。

但是,高校管理干部从根本上来说,属于管理人才,其既要求有一般管理干部的素质,还要求有熟悉学校业务的专业能力,是综合性管理人才。

具体来说,高校管理干部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职责是教书育人。

高校管理干部虽然一般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但同样肩负着“育人”的重任。

其政治思想素质的好坏、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甚至对教师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因此,高校管理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观念、优秀的政治品质以及高尚的道德修养,并保持自身的模范行为和人格感召力,以全面服务于学校育人工作。

二是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高校管理工作在相当的程度上就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服务,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要经常主动深入基层,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贴心人。

同时要求管理干部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因为管理必
须讲究实效,只有实施计划和决策的过程追求时间的优化,才能体现最大的效益。

三是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高校管理干部要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要有现代管理素养,要具备科学决策能力、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组织与协调能力;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借助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这一重要工具,做到表达准确、逻辑严谨。

目前高校管理干部在基本素质方面的主要欠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管理干部尽管工作踏踏实实,但管理观念落后,工作中存在因循守旧、凭个人经验和习惯办事的现象;二是不少管理干部尽管学历层次较高,但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是一些管理干部的“官本位”思想较重,缺乏服务意识和能力,造成管理工作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内耗。

因此,提升高校管理干部素质刻不容缓。

高校管理干部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而自我进修和组织培训相结合是提高管理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鼓励管理干部在职进修学习,提升学历层次,要在时间安排和经费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支持,形成通过专业学习来提升管理素质的良好氛围,力求提高自己的理论水
平和专业素质。

总之,通过学习,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进一步履行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水平提供知识保证,奠定业务基础。

其次,要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这条提升管理干部素质的主要渠道。

学校要在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方面舍得投入,要将该项工作常抓不懈。

要避免培训走过场,要在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在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方面,政治理论与业务能力要有机统一,要将提升管理干部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目标和重点内容。

在教育培训形式创新方面,要重视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专题研讨等形式;要紧密围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和学校管理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把理论学习、研究问题和交流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合理使用双肩挑管理干部“双肩挑”管理干部是高校从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来的既从事管理工作、同时又兼任教学科研工作的干部。

“双肩挑”干部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学校管理干部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双肩挑”干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双重身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很难兼顾。

多数“双肩挑”干部在担任行政管理职务的同时,仍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实际工作很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往往是顾此失彼。

二是对“双肩挑”干部的职务聘任和工作考核存在矛盾。

“双肩挑”干部大多仍选择按教师系列进行岗位评聘,认为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考核是“硬指标”,且惠及终身。

这就给“双肩挑”干部管理工作的考核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是“双肩挑”干部缺乏系统的行政管理知识,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由于“双肩挑”干部来自教学、科研一线,多数是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骨干,容易产生自己就是管理专家的想法。

但相当一部分“双肩挑”干部一般在上任前缺少正规的行政管理培训,缺乏行政决策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等,给实际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惑。

四是“双肩挑”干部的使用对专职管理干部的心理有一定的打击。

高校选拔使用“双肩挑”干部,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其高学历、高职称以及学术地位等优势上,“当官”很容易一步到位,致使专职管理干部对管理工作缺乏成就感,削弱其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使用“双肩挑”管理干部必须综合考虑。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合理控制“双肩挑”干部的比例,将他们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适合“双肩挑”干部的岗位是与教学和科研密切相关的部门,主要是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业务性较强的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的行政领导岗位,这样便于发挥他们掌握教学、科研的发展现状,熟悉教学、科研的工作规律的优势。

二是要加强对“双肩挑”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高校要及时给新任“双肩挑”干部提供学习现代管理理论、高等教育、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等方面的机会。

同时使用“双肩挑”管理干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可以先让他们任副职,待熟悉情况并积累了一定管理经验后,再担任正职管理干部。

三是要制定“双肩挑”干部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要关心和支持“双肩挑”干部,解决他们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从事管理工作,真正管理专家。

对任期届满回到业务工作的“双肩挑”干部,学校要安排他
们进修学习和考察的机会,以弥补他们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耽误。

三、制订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相对于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考核指标体系比较完善、执行成效比较显著的情况,高校管理干部的考核还不尽如人意,考核体系建设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考核指标体系应保证其科学性。

其一,应科学地划分管理干部的考核类别、考核层次。

其二,考核内容应尽可能细致化。

可将管理干部考核的政治素质德、组织领导能力能、工作作风勤、工作实绩绩、廉洁自律廉五大类指标进一步分解成若干项子项目,如“德”可划分为政治态度、政策性、事业心、法制观念、组织纪律性等,“能”可以划分为工作经验、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知识面、专业知识程度、工作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创造性等,“勤”可以划分为工作热情、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出勤率等,“廉”可以划分为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等。

其三,应做到考核指标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

区别不同类型、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干部,按职责大小
分类定标,在兼顾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指数同时,选择那些能突出工作薄弱环节的难点问题进行设置,适当增加一些变量指标。

二是考核程序应合理。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握几个重点其一,参与考核测评人员除学校领导、处级干部、机关全体干部、院系部全体教职工外,还应邀请学生代表参与,保证考核工作的全面性。

其二,要做好考核的宣传动员教育工作,保证全体参与考核的人员严肃对待考核,不以私利而失却公平、公正,以充分发挥考核对高校管理干部工作的激励作用。

其三,考核小组成员应由高校组织部、纪委监察处、人事处等部门组成,以保证考核过程的透明度。

三是考核要与奖惩挂钩。

年度考核结果应与管理干部的职务升迁、学习培训包括出国培训、经济奖励惩罚等相关联,以激励干部勇于向上、敢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对量化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者,自动获得年度先进管理干部称号,优先考虑提拔使用或交流到更重要的岗位,优先安排出国学习、进修提高。

对确定为不称职等次者,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扣除部分年度津贴、降职等处罚。

【参考文献】[1]陈秀霞,黄思翔.我校管理干部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4458-459. [2]冯春芳.高校管理干部能力构成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69-72. [3]刘红霞.浅谈高校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信息,20077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