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国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中国”的解释
甲骨文,像旗之形,竖笔像旗杆,中间像幅,上、下像斿( [liú]:古同“旒”:指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
篆文作,乃之省,從矢、從〇會意。
〇、圆之初文,以射中为本义。
在六書中属于象形。
《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
字形采用“口”作字根。
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
中庸之道里说到:不偏不倚为中,也是正直的一个意思!立杆侧影,确立地心。
而我们现在河南地区的老百姓说话,经常带一个“中”字,而河南也称中原地区,所以中字是否最早来源于河南呢?我们看看知乎上如是说:最早的有记录的“中国”这一称呼,是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铭文,大意是:周武王攻克殷商首都这一带后,在祭天的时候说:我现在开始拥有中国了。
而在上文解释到“中”,原意思是一面旗帜。
但这个旗帜不是随便放置的,商代人一般放在兵营或者什么地方的中间,这个旗帜一插,大家就聚集在它的周围,所以这个字就演变成中间、中心、中央的意思;
“国”在一开始与现在所说的国家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国”一开始的意思是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
住在里面的人叫“国人”,住在郊外的人就是“郊人”。
那么“中国”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成了:在万国中处于中间的国,中央的国、最重要的国。
那接下来讲解一下“国”字:
甲骨文从戈、从囗。
戈为武器,引申為武力、部队;囗本为包围,在此指土地。
二者相合表示以武力保衛土地。
在六書中則属于形声兼会意。
规范字作「国」。
由此可知:中国在古代是指在地域上的中原,就是一大片平原或者一大片地域中间的地方。
这是“中国”的本来含义,在古代很少说中国,大家一般都称自己是中原人,因为中原代表了正统,我们文明的最早起源也是来自于中原的两河流域。
而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就是等同于中央王朝,如唐宋时期的中央政府所管辖的范围。
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史书里的中国有不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