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午餐问题引发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丿程*i'i2020/3B
班主任工作案例
由午餐冋题引发的思考
文/龚雯瑾
一、案例背景
一日三餐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午餐”在三餐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为学生一般在学校集中吃午餐,所以引导学生吃好午餐,培养他们良好的膳食和生活习惯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班主任,笔者每天陪伴学生吃午餐,发现学生在取餐时存在秩序不佳的问题。
经过及时整改,学生在分配餐盒时变得有条不紊,有效保证了就餐质量。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具体做法。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方法
【片段一】
“老师,小李的饭盒洒啦!”此时,笔者正在给学生舀汤,抬起头发现放餐盒的保温箱旁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学生,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取餐盒。
小李挤在人堆里,好不容易突出重围拿到了餐盒却一不小心滑落在地,食物撒得到处都是。
看着其他同学都坐下来吃午饭了,小李却站在一旁感到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笔者见状赶忙让他去食堂窗口重新拿一盒饭菜,并开始清理地面上的餐盒和食物。
刚把地面清理干净,耳边又响起了学生的声音:“老师,小曹的汤碗打翻啦!”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学生争相去拿汤碗,碗里的汤很容易洒出来,小曹一不留神将整碗汤都洒落在地。
笔者花费了不少时间,终于让每个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吃饭了。
鉴于这次糟糕的就餐经历,笔者仔细分析原因,认为就餐前餐食分配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环境变化
学校一、二年级学生都在教室用餐,三年级学生开始在食堂用餐。
因为食堂用餐人数较多,每个班级学生用餐的空间相对较小,且餐盒和取汤的位置也和教室里不同,所以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这一变化。
作为班主任,笔者应该尽快让学生适应新的用餐环境,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
2.学生身心特点
当前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学生在取餐时之所以争先恐后,是因为想早点拿到餐食开始吃饭,他们觉得如果取餐晚了自己就吃亏了。
在争抢过程中,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碰撞,从而出现打翻餐食等问题。
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有效、有序地取餐成为当务之急。
3.学生自理能力较弱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
因此,当他们将餐盒或汤洒落在地时,一般只会呆呆地站在一旁,不知道如何处理。
其他学生也只会向教师报告,缺乏积极的应对举措。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培养自理能力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需要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处理好在用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改善取餐就餐时的秩序问题,笔者决定利用午会课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一问题。
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国外的学校午餐》纪录片,以下是我们观看后的讨论片段。
【片段二】
师:观看纪录片后,你们对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
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牛奶、面包、汤都是由学生自己分配的,没有老师帮忙。
师:的确,午餐值日生不仅承担了食堂工作人员和老师们的工作,而且他们做事井井有条。
你们 比他们可轻松多了,饭菜和汤都准备好了,只要自己去拿就行。
但是,请你们想一想,自己在取餐时
78
2020/3B览代徹歹
班主任工作案例
存在哪些问题?
(很多学生低下了头,
沉默了一会儿)
生1:我们拿饭盒时没
有排队,但是视频里面的小
朋友都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
在有序地取餐。
生2:我拿到盛好的汤
后总想快点回到座位吃饭,
有时候会不小心撞到其他同
学,把汤洒出来。
刚才我看
到纪录片里的小朋友拿到食
物后是慢慢走回座位的。
生3:我发现有一些同
学把汤打翻或饭盒掉在地上
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纪录片里的小朋友好像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他们都是自己擦桌子、扫地的。
(学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师:你们说的这些问题老师也发现了,取餐时没有遵循秩序就容易把食物打翻,影响吃饭速度,同学之间也容易产生摩擦。
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比如,是否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取餐?请你们进一步思考,明天午餐时看你们的表现。
1.视频启示
笔者在观看《国外的学校午餐》纪录片时能够感受到,视频里的学生在劳动与合作中培养了强烈的责任感。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领悟到:取餐就餐并非易事,吃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既看到了纪录片中小朋友做得好的地方,又能反观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尝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自我反思
当笔者提出“你们在取餐时存在什么问题”时,学生纷纷低下了头。
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平时取餐时存在秩序混乱的问题。
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反思,他们甚至还说出了平时笔者没有注意到的一些细节。
午会课最后,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回去继续思考与探索解决对策。
【片段三】
第二天,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依旧如潮水般涌入食堂,笔者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小雯这一桌的四名学生很快地取好餐盒和汤,开始享用美味。
而此时,还有许多学生还未回到座位上用餐。
笔者轻声询问小雯一桌的具体做法,知道他们的秘诀后,故意提高音量表扬他们:“你们真棒,竟然想出了分工合作的好办法!小雯和小欣拿餐盒,小晨和小俊拿汤,怪不得你们这么快就可以吃饭了!”笔者注意到,自己说话之时有很多学生在仔细聆听,话音刚落,只见很多小组也开始模仿小雯一桌的做法。
当天午会课上,笔者再次对小雯一桌分工合作的方法予以肯定,希望有更多学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第三天,围在保温箱旁取餐盒的学生变少了,只见他们排好队,手里都拿着两个餐盒;拿汤的学生也不再争前恐后,他们左右手各端着一碗汤小心翼翼地走向自己的座位。
学生取餐时越来越遵守秩序,他们在取餐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小组成员通力协作,很快就能坐下用餐。
79
班主任工作案例々永2O2O/3B
1.合理效法
对于小雯这一桌四名学生的做法,笔者觉得非常有效并且值得大家学习。
为此,笔者及时在午会课上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希望其他学生能够有效模仿。
笔者建议学生四人一桌形成一个小组,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每名学生不仅可以少去取一样东西,而且取餐盒和汤的人数也比原先少,可以有效缓解空间拥挤的状况。
如此,每个小
组开始用餐的速度大幅度加快,继而促进整个班级的用餐秩序井然有序。
通过后面几天的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取餐和用餐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2.友好合作
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提高了取餐效率,也减少了餐食或汤洒落在地的情况。
因为有了分工与合作,所以站在保温箱旁和取汤处的学生人数相对减少,不会再出现“里三层外三层”的状况。
学生取好餐盒后便不会置身于拥挤的人群中,彼此间出现触碰的情况明显减少。
笔者还发现,一些小组的学生用餐后会主动将餐盒盖好盖子,叠放在一起回收,还会将汤碗整齐地放回指定位置。
历经分工与合作,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他们会自觉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班级中营造了良好的用餐氛围。
三、成效与反思
作为青年班主任,当看到学生取餐秩序混乱、状况百出时,笔者一度感到措手不及。
正当被这一问题困扰时,笔者突然想起孔夫子曾曰“不愤不启,不惭不发”。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严厉的话语往往难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静下心来,不急不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成长空间。
或许取餐只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生活处处是课堂,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契机。
学生用餐时的分工合作使得他们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变得更加团结。
看到有同学的汤洒了,他们会及时地帮忙清理,而不会像最初那般大声喧哗,转而向教师求助。
学生之间开始懂得谦让,当他们取餐时不小心撞到别人,会立刻说“对不起”,而不是针锋相对。
当然,还有个别学生不能自觉做到有序取餐,但在笔者的眼神或者轻声提醒下,还是能够立刻改正。
教育需要等待,我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成长时间与空间,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小学,上海,201508)
(按姓氏笔画排序)于漪王岚王小柳王莉韵王晓科王晓燕王厥轩凤光宇古人伏卢天琳叶永广朱雪平刘次林江伟鸣孙红孙卫李兴华吴凌昱汪歙萍陈郭华邱伟光刍B玆沙军张蕊张蔚芹陆琴陈步君陈镇虎周靖周凤林周国正周增为赵其坤洪雨露姚辉姚李超秦红班华顾登妹顾筱璞徐向东徐阿根黄向阳黄丽芳黄翔洲黄静华曹宁华蔡蓉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