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非选择综合题测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非选择综合题测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显微镜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则载玻片上的原图是“↙”
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C.若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则应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未动,则说明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2.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

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

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
A.光B.温度
C.水分D.空气
4.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出的甲、乙两个细胞图,你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甲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1],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2]
B.乙细胞正在进行分裂,理由是[5]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C.细胞分裂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3]中的线粒体转化提供的
D.甲与乙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5.一个鱼的受精卵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就能发育成游来游去的一条鱼。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指()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D.以上三项都是
6.重金属汞进入生物体后,不易分解也不易排出。

下表为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应是()
生物体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0.0380.9640.49
A.D→B→C→E→A B.D→E→B→C→A
C.A→C→E→B→D D.A→E→C→B→D
7.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8.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是()
A.B.C.D.
9.如图是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A端加入冰块,草履虫将如何运动?()
A.不动B.在A、B之间运动
C.从B到A运动D.从A到B运动
10.如下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②→③→①
C.⑤→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⑤
11.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
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C.在观察时,先用高倍镜再用低倍镜
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2.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王蔚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装片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和细胞失水,应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B.若想将乙视野中的细胞结构缩小,应选择丙中的镜头①④组合
C.如要把乙图中的b放大,小明同学操作是移动玻片→转转换器换高倍物镜→换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D.若想将甲视野中的细胞a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13.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顺序是()
①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将材料在载玻片液滴中展平③取材料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清水⑤盖盖玻片
A.①④②③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①④③②⑤
14.以下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出现几个大而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可能是因为a步骤操作不当
B.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先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
C.若向左上移动装片,几个大而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不会随着移动
D.图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dc
15.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小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过程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其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C.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有机物)
D.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
16.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看到如下图结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装片时在玻片上滴一滴清水,便于材料展开
B.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颜色接近透明
C.与叶肉②处相比,①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
D.据图可推测迎春叶片背面的颜色比正面深
17.观察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B.都有根、茎、叶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无种子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小明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1)在图甲中小明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填字母).a的操作方法可避免产生_____;在b图片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

如果制作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b图片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

(2)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____(高、低)倍镜下观察。

小明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移动。

(3)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明应转动图乙中的[_____],选择放大倍数更_____的物镜。

(4)番茄果肉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

19.图是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处于无光环境中
B.单位时间内C点氧气释放量最少
C.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D.E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
20.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汤好面筋道,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经济实惠。

制作烩面时用的面粉来自于小麦
()
A.根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B.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小麦穗果实中的
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合成的
D.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
21.下图是两个光合作用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B.图1中氢氧化钠可使瓶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将图2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金鱼藻也会产生氧气
D.图2中由于金鱼藻放置在水中,所以金鱼藻产生氧气的过程不需要二氧化碳
22.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完成食物链:植物→蝉→______→黄雀。

(2)图中所示的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生产者是_______;细菌为绿色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

(3)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3.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___________。

(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___________。

(3)A中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的结构是___________。

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根、茎、叶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4)E是由D中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24.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问题。

(1)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

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在做实验时,组选用5只鼠妇,兰组选用20只鼠妇,哪一组的实验结果更准确?为什么?___。

A、一组:数量少便于控制 B.一组:实验过程更简短
C.二组:可防止偶然性,减少误差 D.二组:数量多有利于竞争
(3)在纸盒以中轴线为界,一侧用木板遮盖,一侧用玻璃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二组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32212
黑暗1718181918
应对上述数据怎样处理__________。

(5)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______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的环境。

25.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甲图中过程[ ]______________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甲图中过程[ ]___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标号[5]的____________中。

(4)过程B的强弱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图丙可知,栽种大棚蔬菜时可采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以提高产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所以若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则载玻片上的原图是“↙”,A正确。

B.调焦步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B错误。

C.若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则应转动细准焦螺旋调整清晰,C错误。

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判断的方法是:①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②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
③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D错误。

故选A。

2.B
【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
解析:B
【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小昆虫飞过来,对猪笼草来说就是外界的刺激,猪笼草将小虫吃掉,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猪笼草吃掉小虫,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A
【分析】
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生存。

阳光不仅影响生物的生活,还影响着植物体叶绿素的形成,进一步影响着植物的分布。

【详解】
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因此是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解题关键。

4.D
【详解】
由图可知:1细胞膜,2细胞核,3细胞质,4细胞壁,5染色体。

和甲图相比,乙图除具有甲图含有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还有细胞壁,因此,乙图表示植物细胞结构,甲图表示动物细胞结构。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

A正确。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B正确。

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C正确。

植物细胞一般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

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D错误。

5.D
【分析】
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详解】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因此,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所以,一个鱼的受精卵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化就能发育成游来游去的一条鱼。

故选D。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某些有害物质沿着生物链积累的富集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有毒物质有机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有机汞从少到多依次是A、E、C、B、D。

所以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应是A→E→C→B→D。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熟记有毒物质有机汞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

7.A
【详解】
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甲图中①是胚芽,②是胚根,③是子叶,④是种皮,A错误;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甲图中的1胚芽发育成,B正确;丙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 C是分生区,D是根冠,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有关,C正确;丁图中的③是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茎,D正确。

8.D
【分析】
A水绵是藻类植物,B肾蕨是蕨类植物,C玉米是种子植物,D葫芦藓是苔藓植物。

【详解】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题干中,只有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故D符合题意。

9.D
【详解】
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在草履虫培养液A端加入冰块,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虫从A到B运动。

10.C
【分析】
掌握动植物体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⑤细胞→①组织→④器官→③系统→②人体。

故选C。

11.C
【分析】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

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操作不当可能影响观察。

【详解】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无重叠现象,可见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不是在清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故A正确。

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被几个气泡所遮挡,气泡的产生是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盖盖玻片时,应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轻轻盖在载玻片上,可避免产生气泡,故B正确。

C.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故C错误。

D.影响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有光圈的大小、反光镜、放大倍数等,若视野中光线过强,可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和把光圈调的小一些,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2.A
【分析】
A.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以防止产生气泡。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载玻片中央滴清水,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所以,若想将乙视野中的细胞结构缩小,应选择丙中的镜头①低倍目镜和④低倍物镜的组合,B正确。

C.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操作流程是: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选凹面镜)或光圈(选大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C正确。

D.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故若想将甲视野中的细胞a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

13.D
【解析】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详解】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结合题干可以看出实验操作顺序是:①④③②⑤。

【点睛】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多以识图题或是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4.A
【分析】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图甲:①盖玻片、②滴清水、③展、④取材。

【详解】
A.图乙中出现几个大而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是气泡,是因为a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正确。

B.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先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错误。

C.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

最明显的是气泡有黑色的边框,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错误。

D.根据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知:图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滴d取c展a盖,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5.D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
A.甲所示的为暗处理: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A正确。

B.丙中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B正确。

CD.淀粉遇碘变蓝,加入碘液后叶片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C正确,D错误。

故选D。

16.D
【分析】
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详解】
A.制作装片时在玻片上滴一滴清水,便于材料展开,同时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有利于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故A正确。

B. 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颜色接近透明,具有保护作用,故B正确。

C.叶片正面靠近栅栏组织,背面靠近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的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多于海绵组织里的叶绿体,所以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所以与叶肉②海绵组织处相比,①栅栏组织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C正确。

D.叶片正面靠近栅栏组织,背面靠近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的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多于海绵组织里的叶绿体,所以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所以据图可推测迎春叶片背面的颜色比正面浅,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17.C
【分析】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靠孢子进行繁殖,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蕨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

种子植物靠种子进行繁殖,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详解】
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苔藓属于苔藓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小麦属于被子植物。

A.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苔藓和衣藻没有种子,A错误。

B.衣藻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B错误。

C.衣藻、苔藓、水杉、小麦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水杉和小麦有种子,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bdca 气泡清水生理盐水低右下方② 大(或高)细胞壁液泡
【详解】
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
解析:bdca 气泡清水生理盐水低右下方② 大(或高)细胞壁液泡
【详解】
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应该相同。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甲图:a盖、b滴、c展、d挑(撕)。

乙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遮光器。

(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bdca。

a的操作方法可避免产生气泡;在b图片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清水;如果制作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b图片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2)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小明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