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误周郎顾是什么典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曲周郎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字公瑾,当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
他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
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
”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
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后来,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
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
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叫“顾曲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