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科学探究专题(能力提高版)(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过氧化钠完全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是 Na2CO3 猜想二:过氧化钠过量时是 Na2CO3 和 Na2O2 猜想三: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 Na2CO3 和 NaOH 过氧化钠过量、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 Na2O2、Na2CO3 和 NaOH。 【设计实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1)A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2)B、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D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实验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猜想_____成立。 [反思交流] (1)装置 B 的作用是鉴别是否有 CO2 生成;装置 C 的作用是充分吸收 CO2 。 (2)实验过程中用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影响实验结果。 [拓展延伸] 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请你说出一条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_____。 【答案】Ⅲ 水蒸气、二氧化碳 提供充足的氧气
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评价] 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 NaOH,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通过 B 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 成氢氧化钠。 【点睛】
3.(1)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写溶质的化学式)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1)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_____;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高 阳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2CO3 和 Na2O2 猜想三 Na2CO3 和 NaOH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 (设计实验)
_____
猜想 III 正确
【答案】吸收氯化氢气体 氧气 Na2O2、Na2CO3 和 NaOH 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不产生气泡
氯化镁
二氧化碳通过 B
【解析】
【分析】
A 装置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 装置为除杂装置,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C 装置为二氧化碳
和过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注意气体进入 C 装置之前并没有干燥,因此气体中含有水分,C 装置中还有副反应发
生,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 装置为二氧化碳的吸收装置,最后 E 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到氧
气。因为装置 C 有副反应发生,就为 C 装置的固体成分探究提供了线索,利用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
试剂进行探究。最后的反思与交流则是对探究实验正确科学的态度的体现。
【详解】
(1)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
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的水,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
②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溶液于另一试 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实验②所得上层清液于另 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样品中一定没有 Na2O2
(2)若用稀硫酸代替(1)中的稀盐酸,将稀硫酸逐滴加入至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当滴加到一定量并充
分反应时,请对烧杯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I:Na2SO4 (实验与探究)
II:_____
III:Na2SO4 和 NaOH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
1
【解析】 【详解】 [实验结论] (1)A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 (2)B、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D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猜想Ⅲ成立。 故填:Ⅲ。 [反思交流] (2)实验过程中用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故填:水蒸气、二氧化碳。 [拓展延伸] 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提供充足的氧气,在通风处进行等。 故填:提供充足的氧气。 2.高阳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于是她用如图所的装置来制取 CO2 并验证其与 Na2O2 的反应。
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科学探究专题(能力提高版)
【全国重点省市中考真题】
1.小华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后,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 物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物质? [查阅资料] 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O2 ,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假设] 猜想Ⅰ:CO2、H2O;猜想Ⅱ:CO、H2O;猜想Ⅲ:CO2、CO、H2O [实验设计] 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A~E 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实验: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_____
②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实验②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_____溶 有白色沉淀产生
液,振荡
实验结论 样品中一定没有 Na2O2
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 NaOH,原因可能是_____。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一定没有过氧化钠;
②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 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钡;
③取少量实验②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振荡,产生白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