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管理 推进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教学管理推进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们以新课改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教学管理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名师带动为手段,坚定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全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强化教学管理,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我们紧紧围绕“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这一中心目标,以科学、规范、精细,实用的方法,强化过程管理,重视目标管理,突出效果管理。

1坚持课表上报制度,加强对课程设置的管理。

为加强对各学校课程的管理,我们严格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每学期开学初,各学校要将教学计划、课程表、任课教师分工表及时报到教研室平时,教师要严格按照审批的课程表上课,不经批准不得随意调课和停课,教研室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以保证课程行的严肃性。

2加在教学常规管理力度,突出教学过程管理。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在贯彻市颁《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又制订的《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并要求全街道教师遵照执行。

开学初对各项计划制订、课程方案的落实进行检查,学期中全面检查教学过、听课调研,学期末教委办统一组织千分制考核,进行评价性视导。

各学校每学期对教学的几个环节,对各校的教学过程管理实施全面评价,确保教学环节的规范与优化。

二、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
1实行教学问题上报制度,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我们实行了教学问题上报制度。

要求教师把在教学中遇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及时地做好记录,并报到学校,然后由学校汇总、筛选后再报到小学教研室,教研室通过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再反馈到各学校,以此作为下一步教学研究课题。

通过本项活动,增强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

2开展小课题实验,实现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

每学期初,教师们在教学计划中都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来源,来源于教学实践,通过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学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推进课题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开展校本教活动,倡导教学教学反思
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

我们引导教师形成反思的意识,注重反思习惯,掌握反思方法。

课前问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让教师反思自己的备课。

上课中问自己: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

课后问自己:感到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

这在于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而形成恰当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组内老师在上课后及时交流,共同反思,让反思促人的进步。

同时,每个有反思集,每学期至少定经典反思十次。

三、实施名师工程,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以新课程达标课验收活动为抓手,全员参与,严格验收,效果明显。

二是加大听课调研的力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长期坚持听课调研,与老师们共同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全体教师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

三是组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评比活动,让教师教学水平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近年来我镇有1名教师获全国优质二等奖,2名教师在电教优质课评比中获奖,5名教师获滕州市优质课一、二等奖。

四是努力培养一支引领教学改革的教研队伍。

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以校本培训和教研课题为抓手,积极探索以教育、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模式,以课题带科研,以科研带培训,以培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四、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课堂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其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柳斌同志在1997年就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自实施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并且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

我镇始终抓住课堂教学不放松,大力开展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做到“一课一反思、一周一交流、两周一总结、一月一研讨、一学期一展示”,把学习的快乐真正地还给学生,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交流的个体。

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换位,即: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让教和学变成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让“学生一讲台一老师”的传统成“伙伴一合作一平等”的和谐模式。

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担当学习舞台的主角,能动自主地获取知识搭建平台。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凸显全员性、互动性、趣味性、生活性、探究性、生成性、人文性、整合性,逐步呈现出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使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现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者,而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余时间,老师们与学生一起走进精彩的世界,让学生自主发展,快乐成长,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储备能量。

五、多措并举,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自我展示的平台
一是加强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

将阅读指导课与定字课分开,单周上写字课,双周上阅读指导课。

每天安排不少于20分钟的写字时间,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字写得“入规、入体”。

学校从写字姿势、卷面整洁、字体的美观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是提高学生的读书水平。

进行“金色童年美文欣赏”,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读书。

进行诵读古诗的实验。

重点推出“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主要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三是语文、数学教师都有要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四是成立校文学社,创办刊物,指导、带动班级社团,从而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读书演讲会、小主持人比赛等,促进学生成长。

六是开展“四小”比赛,即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