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
用
摘要:生物学科不仅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注重实验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产生对探索生物知识的热爱,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物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生物学科往往被当作一门副科,在初中阶段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生而生物学科还长期存在着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忽视了实验和探索的部分,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产生无聊的想法,不能产生积极性。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初中生物;生物实验教学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基础理论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在教育学生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来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知识的欲望。
这种教学方式和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吻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等等。
开放式实验的教学,需要做到观念内容过程时间一切五个部分的开放,着领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开展探索性实验,这种实验和对照书本按部就班的实验过程是不同的,并不是机械性操作实验步骤而是强叫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因此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操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对生物这门学科的热爱。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课堂中,一般而言比较常见的实验形式有教师演示、随堂实验,分组活动和课外实践等等。
通常教师演示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师围绕课
本上所要讲述的知识点,通过演示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实验的步骤,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教师一起总结实验的结果。
随堂实验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随机的,采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来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
分组活动一般是教师将学生们划分成为不同的小组,采用合作的方式,围绕某个生物学的知识点进行实验活动。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水平,培养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等等。
课外实验一般是教师布置特定的题目,由学生在课后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这种活动往往和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请求家长的帮助,可以促进学生对身边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观察和学习,从而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热爱。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开放式演示实验
比如在教学植物种子的课文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
可以提前让学生从家中带来各式各样的植物种子,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可以一起参与到实验里来,这样可以更加明确种子在生长发芽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种子内部为了成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等等。
这种实验的道具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容器水和种子即可。
学生们也可以自行动手完成关于种子的相的相关实验。
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种子在成长发育前要先用水泡一会儿?经过浸泡之后,种子为什么会变大?在请同学们对种子成长发育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打卡,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学习到相关的生物知识,还提升了实践的本领。
(二)开放式随堂实验
开放式的随堂实验是通过对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来使得学生产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索欲望,感受到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乐趣所在。
比如在学习植物与食物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可以问学生们植物的颜色和食物的关系如何并且,请学生们在课堂中展示自己前期收集到的由植物做成的各类食物等等。
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一同回顾传统食物中的制作过程,比如绿色的面食是通过菠菜汁和面粉混合制作而成的,黄色的面食则是通过胡萝卜汁进行混合调色的。
这种传统原始的
食物制作方式,巧妙地利用了植物本身的颜色,而避免使用了色素。
这样就可以通过课堂上看似简单的随机提问,引导学生开展对实物的资料收集和观察等等,一起参与到探讨的过程中来。
(三)开放式分组实验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比如观察植物的颜色和食物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开展调查研究,这样可以达到组内成员相互合作,相互取长补短的目的。
学生们在小组中不仅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组内成员之间往往各有优点,各有弱势,通过分组的方式,学生们自主开展实验活动,一起讨论观察总结,如此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四)开放式课外实验
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往往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培养实践和观察的能力,比如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的实践活动主题: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和家庭里观察各式植物的叶子,并且进行对叶片的观察和记录。
教师根据学生们课后实践调查的情况,为学生们讲解相关光合作用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长此以往,学生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加善于和发现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对生物正门学科产生探索的欲望。
三、结论
由于生物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实验的方式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这不仅可以更好的辅助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
开展实验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主动探索的过程,和传统的实验方式相比,开放式实验更有利于启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索,而避免了机械性的重复实验操作。
因此生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引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敏.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三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
(29).
[2]黄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创新教育,2017(14).
[3]王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6
(17).
[4]梁上燕.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
2002.
[5]王丽娟,刘林德.探索开放式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合格师范生[J].中
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3).
[6]李莉芳.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
[7]黄文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6).
[8]张胜,刘占国,辛春.核心素养视野下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定量测定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为例[J].求学,2018(4).
[9]赵晓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以“人体的激素调节”
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6).
[10]李国婧.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J].新课程(中),2019(2):13.
[11]王智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J]. 新课
程(中学),201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