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需要的结构

关于需要的结构,
• 在心理学界存在不同 • 的理论观点,其中影 • 响最大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需要:
• 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 要。 • 例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 排泄,求偶,栖息等的需要 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 要求首先满足。 对于一个长期饥饿的人来说,乌托 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 为的方向
詹姆斯、麦独孤 人的行为由本能所指引 赫尔 赫尔 赫布和柏林 托尔曼等
诱因与驱力紧密联系,在习惯导引 下产生相应行为
行为的原因是刺激偏离了人的最佳 唤醒水平
人的行为受主观的期待、结果归因 、自我认识、目标认识等影响
(三) 动机的种类
1、动机的一般分类
• 自我效能论(班杜拉)
– 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期待是 决定行为的的先行因素。 –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指 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 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即自我效能感。 –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体 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 ;四是情绪唤起。
•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 一、个性(人格) •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人的整个精神风貌,即具有一 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 反映了个性的多种本质特征。
•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等基
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 正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但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之间有很 多相似的人格特征。 说明: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2、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
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个性。
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的特性
。所谓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人格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生理成熟和环境的 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如:“环境造就人” 说明: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3、个性的整体性
⒋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对现实事物具有的一定的态 度和取向。 •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和世界观等。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 • • • • 一、需要 二、动机 三、兴趣 四、理想和信念 五、价值观和世界观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下丘脑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 什么样的 体形吸引 人?—— 来自男女 的不同想 法
• 性
– 与性的需要为基础。 – 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 – 性激素不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 – 人的性驱力带有社会的性质。
• 睡眠
– 与机体的疲劳程度有关。
3、社会性动机

侯老伯今年62岁,性格好强,原先在中国公 安大学在宣传部工作,后到校办工作,现已退休 。侯老伯退休以后,心情烦躁,象笼子里的鸟似 的,在家里待不住,成天在外面不愿意回家。家 里人让他买菜,他故意到十多里路的菜市场买菜 ,来回消磨了大半天的时间。他还无代价的给别 人种菜、除草,给旧火车头上油等等。侯老伯的 老伴和子女们都抱怨,并带他到医院看病,结果 侯老伯无病。
•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侯老伯的需要。
二、动机 •行为背后的秘密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 动机的涵义
– 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 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 动机的功能
– 激活功能 – 指向功能 –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与行为效率
• 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 机产生不同行为。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 机不一定良好结果。
(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 (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 (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
2、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2)紧张性: (3)驱动性: (4)共性:
(二)需要的种类
•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性需要 和社会性需要 • 2、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 要和精神需要 • 3、按照需要的内容,可分为:活动需要、 交往需要、认识需要和成就需要
– 有意识的动机: – 无意识的动机:
• 根据动机的来源
– 外在动机: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 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 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
2、生理性动机
• 饥饿
– 与胃壁收缩有关 – 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 – 与下视丘的神经中枢有关
• 渴
– 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 种水平,不太高,也不太低。
– 唤醒理论三原理:
• 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 二是简化原理 • 三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
5、动机的认知理论
• 动机的归因理论
– 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 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 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
维纳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的 外在的 能力 工作难度 努力 运气
一、需 要
人类的欲望
• 需要:个体的一种缺乏状态. • 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 需要
诱因
动机
行为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 下列各种人的需要是什么? 1 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人 2 总喜欢和别人粘在一起的人 3 喜欢说大话的人 4 脾气大爱生气的人 5 喜欢攒钱的人
(一)需要及其特点:
1、什么是需要 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 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 极性源泉。 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 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 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就是需要。
• 成就动机
–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 、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 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 过他人。
–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 下形成的。 –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
3、归属和爱的需要
• 会空前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妻子或者 孩子.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 与被爱,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社会流动带来的人的归属需要的缺乏,人们关 系的市场化带来的人的深情关系的缺乏。 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 的深度交流。
• 成就目标理论
– 目标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它是个体 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 – 德韦克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 的看法。这种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 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有些人为掌握目标 ,有些人为作业目标。
几种动机理论的比较:
理论
本能理论 驱力理论 诱因理论 唤醒理论 认知理论
3、诱因理论
• 观点
– 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 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 ②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 ③赫尔的修改公式:P=D×H×K-I(K,诱因 ) – ④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 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 体的行为。
4、唤醒理论
• 观点(赫布和柏林)
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三、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素质、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教育、个人的主观努力。
⒈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要反对遗传决定论
⒉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反对环境决定论
⒊教育对个性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但要反对“教育万能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 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 于任务的完成。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 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 ,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 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
劳伦次:印刻现象
2、驱力理论(赫尔)
• 观点
– ①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 ,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 ,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 ②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 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 – ③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 驱力支配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 行为的方向。 – ④P=D×H-I(P,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D驱力; H习惯强度;I抑制)
• 根据动机的性质
–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 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 – 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
•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 原始的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 基础。 – 习得的动机: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
•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
4、被尊重的需要:
个人对自立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 ,希望得到赞许,赏识,拥护,同时 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种需要的 满足会使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能力 ,有地位和必不少.如果不满足,个 体会体会到一种弱小无能感. .
5、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 (1)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个人的经验和主观的成败标准 榜样的经验和榜样与自己相似的评价 和他人的交流与他人可靠性的评价 生理状况及其自我评价 现实的价值感要建立在真实的成功和 别人真实的尊重上.
人为什么吃饭?
吃饭是因为饥饿 那么
1 为什么有些人超出生理需求猛吃不 止,造成肥胖? 2 为什么有些人不顾生理需求因节 食而厌食?
2、安全需要:
• 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 环境的要求.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 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 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保护者实力的 要求。 安全需要缺乏的表现: 儿童的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喜欢成群结队,吝啬喜欢储蓄 总是担心的心理状态。
• TAT测验:有两位女性,……
• 权力动机
–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 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 力和社会化权力。
• 交往动机
–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个性结构中的各成分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 。当个性的各成分之间协调一致时,人格是健康 的,否则,会出现“分裂人格”。
4、个性的社会性(本质特征)
人的行为活动是社会性的,个性是在人的实践
中形成的,并反映各种社会关系。
• 二、个性结构
个性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等两大部分。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
(二)动机的理论
1、本能理论
• 詹姆斯:
– 人的行为依 赖于本能的 指引,人有 生物本能和 社会本能。 如“爱、同 情”。
• 其他代表观点
– 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 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 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
– ③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 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 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 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 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马斯洛所描绘的 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 案例:侯老伯的怪病
• 兴趣
–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 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前者由认识事 物本身所引起;后者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 起。 – 兴趣也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前者指个体长期 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 趣;后者是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