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教研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9:00-11:30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与人员: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活动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我校语文教研组定期开展课后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内容
1. 课堂观摩
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张老师带领全体成员观摩了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

课后,张老师对课堂进行了简要点评,肯定了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

2. 交流讨论
观摩课后,全体成员针对课堂观摩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1)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
张老师提出,课堂导入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应注重导入环节的创新,如利用多媒体、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李老师认为,课堂导入环节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课堂提问策略
王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课堂提问方面的经验,强调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刘老师提出,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

(3)课堂互动环节
张老师认为,课堂互动环节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赵老师建议,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移动终端等,拓宽课堂互动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课后作业布置
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的经验,强调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既要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研总结
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张老师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三、活动成果
通过本次课后教研活动,全体成员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为活动成果:
1. 教师们对课堂导入环节、提问策略、课堂互动环节、课后作业布置等方面有了
更明确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教师们学会了倾听、尊重、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师们认识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活动反思
本次课后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 部分教师在课堂观摩环节缺乏主动参与,对课堂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

2.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够熟练,影响了课堂互动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课后教研活动取得实效。

活动记录人:张老师
2023年3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