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统计图表-人教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是小明全家2013年和2014年每人收入情况统计表。
1.
2. 2014年小明全家总收入比2013年多多少元?
3. 2014年小明全家(包括小明)人均收入比2013年多多少元?
1.
2. 129400-119500=9900(元)
答:2014年小明全家总收入比2013年多9900元。
3. 129400÷5-119500÷5=1980(元)
答:2014年小明全家(包括小明)人均收入比2013年多1980元。
知识梳理
1.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1)确定调查的主题和需要调查的数据。
(2)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3)确定调查方法: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或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4)进行调查。
(5)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预测。
2. 设计调查表
设计调查表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1)根据需要调查的问题确定调查哪些数据;(2)明确调查方法,例如是由每个被调查者自己填表还是由调查者进行访谈填表等;(3)明确如何记录数据,例如所调查的数据是写出来还是给出选项进行选择等。
3. 统计表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制作统计表的步骤:①搜集整理数据。
②确定统计表的格式和栏目数量,根据纸张大小制作成表格。
③填写栏目、各栏目名称及数据。
④计算总计和合计并填入表中。
⑤写好表格名称并标明制表时间。
4. 统计图
便于了解数据的大
小。
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重点提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即学即练
例题1 张红、李强、孙海、马军、刘亮五位同学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姓
名
分数类别张
红
李
强
孙
海
马
军
刘
亮
期中87 95 88 90 98
期末96 92 94 91 93
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统计图
解答过程:
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统计图
2015年4月
技巧点拨:用不同颜色的直条区别不同组的数据,不仅要画得美观,更要画得准确,最后在直条上用数据标出高度。
例题2自行车行销售A、B两种牌子的自行车,2014年销售情况统计如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50 48 35 43 55 55 46 50 60 50 70 80
B 42 34 30 40 32 38 33 35 40 60 60 55
(1)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自行车销售量在全年的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中哪一种更合适?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3)哪种品牌自行车全年总销售量较高?
解答过程:
(1)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自行车销售量在全年的变化趋势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2)
(3)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A品牌自行车全年总销售量较高。
技巧点拨: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例题3下图是一件毛衣中各种成分占总重量的统计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棉的含量占这件衣服的()%。
(2)()的含量最多,()的含量最少。
(3)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总数的()%。
(4)这件毛衣重400克,羊毛有()克,兔毛有()克。
解答过程:
(1)7
(2)羊毛棉
(3)25%-8%=17%,故填17。
(4)400×60%=240(克)400×8%=32(克)
技巧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关卡一神笔填空
1. 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的统计图是_________,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_________。
2. 下表是某糖厂今年第二季度产量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1)在括号里填出每个月的产量。
(2)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_________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增产_________吨。
(3)六月份比四月份增产_________%,五月份产量占全季度的_________%。
3. 如图表示的是某人骑自行车所走的路程和花费的时间。
(1)他一共骑了_________千米,旅途的最后半小时他骑了_________千米。
(2)他在途中停留了_________小时。
4.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
(1)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存款_________万元。
(2)四月份比二月份多存款25%,四月份存款_________万元。
关卡二解决问题
1. 如图是某单位职工1975—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图。
(1)该单位2000年的人均住房面积是1975年的多少倍?
(2)1995—2000年这五年中,平均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3)1990年的人均住房面积比1985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2. 先填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记录的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
(单位:分)
96 84 65 92 100 88 95 93 89 78
87 94 92 90 86 68 72 99 100 100
78 86 92 84 95 51 74 98 88 97
(1)根据上面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
分数100 99~90 89~80 79~70 69~60 60以下
人数
(2)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_________%。
(90分及90分以上为优秀)
(3)从以上数据和统计表中,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呢?请试着写出几条。
3. 聪聪家2014年11月支出情况统计如下图。
聪聪家2014年11月的总支出是3600元。
请你回答问题。
(1)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2)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3)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少支出了多少元?
答案
关卡一神笔填空
1.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 (1)100,150,300 (2)50 150 (3)200 27.3
3. (1)30 10 (2)0.5
4.(1)230 解析:(180+240+270)÷3=230(万元)
(2)300 解析:240×(1+25%)=300(万元)
关卡二解决问题
1.(1)30÷4.2≈7答:该单位2000年的人均住房面积是1975年的7倍。
(2)(30-17.5)÷5=2.5(平方米)
答:1995—2000年这五年中,平均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加2.5平方米。
(3)(12-7.5)÷7.5×100%=60% 答:1990年的人均住房面积比1985年增长了60%。
2. (1)
分数100 99~90 89~80 79~70 69~60 60以下
人数 3 12 8 4 2 1 (2)50 解析:(3+12)÷30×100%=50%。
(3)本次考试从整体看,成绩较好,及格率高,……
3.
(1)3600×35%=1260(元)
答:伙食支出最多,支出了1260元。
(2)文化教育:3600×25%=900(元)
购买衣物:3600×20%=720(元)
答:文化教育支出了900元,购买衣物支出了720元。
(3)25%-20%=5% 3600×5%=180(元)
答: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5%,少支出了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