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 H:1 K:39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H+的物质的量B.醋酸的电离常数
C.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CH3COOH的物质的量
·H2O NH4++OH-的电离平衡,下列
2.在0.1mol/L的氨水中存在NH
措施都能使该平衡向右移动的一组是
()
①加入少量HCl ②加入固体NaOH ③加水④通入
氨气
⑤加热升高温度⑥加入NH4NO3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
3.关于盐类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D.Na2 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2O H2S+2OH-
4.mA(g)+nB(g)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 A: v B: v C: v 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
5.已知常温下,N 2(g )和H 2(g )生成2 mol NH 3(g )放出92.4 kJ 热量。
现
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① 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
N 2和3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1 kJ 。
② 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 mol
N 2和1.5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2 kJ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92.4>Q l >2Q 2
B .92.4=Q 1<2Q 2
C .Q 1=2Q 2=92.4
D .Q 1=2Q 2<92.4
6.室温时,浓度都为0.1mol/L 的HA 、HC 、 HD 三种一元酸溶液,其中HA
溶液中c (H +)=0.01mol/L , HC 的pH 值为3,HD 溶液中c (OH —)=10-13mol/L ,
则三种酸对应的钠盐在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液的pH 值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 ( )
A .NaA > NaC > NaD
B .Na
C > NaA > NaD
C .Na
D > NaA > NaC D .NaC > NaD > NaA
7.化学反应N 2+3H 2 = 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是 ( )
A .N 2(g)+3H 2(g) = 2NH 3(l);
⊿H = 2(a —b —c)kJ/mol
B .N 2(g)+3H 2(g) = 2NH 3(g) ;
⊿H = 2(b —a)kJ/mol
C .21N 2(g)+2
3H 2(g) = NH 3(l) ; ⊿H =(b +c —a)kJ/mol
D .21N 2(g)+2
3H 2(g) =NH 3(g) ; ⊿H =(a +b)kJ/mol
8.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 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 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中性
9.已知常温下某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H +)=10-14 mol ·L -1,溶液中可能含
有①Fe 2+②Cl -③HCO -3④Na + ⑤NO -3⑥Al 3+,上述离子肯定能在该溶液中大
量共存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的环境下大量共存的是 ( )
A .在pH = 0的溶液中:Na +、K +、MnO 4_、I _
B .和Al 反应能产生氢气的溶液:K +、NH 4+、Cl _、HCO 3_
C .c (H +)<c (OH _)的溶液中:Na +、K +、CO 32-、S 2-
D .中性溶液中:K +、SO 42-、AlO 2_、Fe 3+
11.将1molCO 和1molNO 2充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
NO 2(g )+CO (g )CO 2(g )+NO (g )并达到化学平衡,发现有50%
的CO转化为CO2。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1molCO和2molNO2充入上述反应器中,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CO2的体积分数是()
A.1
9B.
1
6C.
2
9D.
1
3
1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NaHCO3NaCl NH4Cl
B.Na2CO3NaHCO3NH4Cl NaCl
C.(NH4)2SO4NH4Cl NaNO3Na2S
D.NH4Cl (NH4)2SO4Na2S NaNO3
13.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14.发射“神五”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N2(g)+ 2O2(g)= 2NO2(g);△H = + 67.7kJ/mol。
N2H4(g)+ O2(g)= N2(g)+ 2H2O(g);△H = – 534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 2NO2(g)= 3N2(g)+ 4H2O(l);△H = – 1135.7kJ/mol B.2N2H4(g)+ 2NO2(g)= 3N2(g)+ 4H2O(g);△H = – 1000.3kJ/mol C.N2H4(g)+ NO2(g)= 3/2N2(g)+ 2H2O(l);△H = – 1135.7kJ/mol D.2N2H4(g)+ 2NO2(g)= 3N2(g)+ 4H2O(g);△H = – 1135.7kJ/mol。
15.向0.1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等体积水稀释时,都会引起()
A.溶液的pH增大B.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D.溶液的c(OH –)减小
16.已知反应:①PCl5(g)PCl3(g)+Cl2(g);②2HI(g)H2(g)+I2(g);
③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
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在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D.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
17.(6分)某学生用标准的0.2mol/L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待测液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B.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镏水洗净。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润洗后,再将标准的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cm—3cm处,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并分别固定在滴定管架两边。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滴定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然后边滴定边摇动锥形瓶,直至终点,记下滴定管的液面所在刻度。
据上述滴定操作,完成下列填空: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上述各编号字母填写)
E→→→B→→→;
②G步操作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是;
③D步骤的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尖嘴部分应;
④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的盐酸润洗,待测溶液NaOH的测定值会;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待测NaOH溶液的测定值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三、填空简答
18.(4分)现有可逆反应:aA(g)+ bB(g)cC(g)+ dD(g);
根据下图示回答:
(1)上左图中压强p1 p2(填“>”、“<”、“=”)
(2)反应式中(a +b)(c +d)(填“>”、“<”、“=”)
(3)上右图中温度t1℃t2℃(填“>”、“<”、“=”)
(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9.(10分)现有下列物质:①Cl2 ②SO2③0.1mol·L-1Na2CO3
④0.1mol·L-1NH3.H2O⑤0.1mol·L-1CH3COOH ⑥BaSO4
(1)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若为溶液则指溶液中的溶质,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向⑤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④,溶液导电性(填“增强”
或“减弱”)
(3)已知③溶液呈碱性,甲同学认为显碱性的原因是由于CO32—水解所致,为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简述实验过程。
20.(6分)现有pH值相同的HCl溶液、H2SO4溶液、CH3COOH溶液各100毫升
(1)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2)分别用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其中消耗NaOH溶液最多的是。
(3)加入NaOH溶液,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填序号)A.HCl最快B.H2SO4最快C.CH3COOH最快D.一样快21.(4分)
(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__ (填序号)。
A.9 B.13 C.11~13之间D.9~11之间(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Na+)_______c(CH3COO-)(填“>”、“=”或“<”)。
(3)如果将HCl和CH3COONa 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为。
(4)常温下,若NaOH溶液中的c(OH―)与CH3COOH 溶液中的c(H+)相同,现将NaOH和CH3COOH的溶液分别稀释10倍,稀释后NaOH 和
CH3COOH溶液的pH分别用pH1和pH2表示。
则pH1+pH2
14(“>”、“=”或“<”)
22.(10分)(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C2O42-+ MnO4-+ H+=CO2+ Mn2++ H2O (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
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溶液颜色刚好变为
紫红色时共滴入高锰酸钾溶液16mL。
则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
KHC2O4的质量分数为。
23.(12分)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
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平衡常数K=。
(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 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
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
为。
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A
2 .A
3 C
4 .B
5 .A
6 .B
7 .A
8 .D
9.C 10.C 11 C 12 C 13 C 14 D 15 A 16 D
二、实验题
17.(6分)
(1)C、D、A、G、F(1分)
(2)当滴加最后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突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为滴定终点(1分)
(3)刻度“0”或“0”以下;充满溶液或无气泡(每空1分)
(4)偏高偏低(每空1分)
18.(4分)(1)<(2)<(3)>;(4)吸热(各1分)
19.(10分)(1)③⑥;④⑤;②;(各2分)(2)增强(2分)(3)向纯碱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CaCl2溶液直到过量,若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则说明上述观点正确。
(2分)
20、(6分)(1)CH3COOH (2)CH3COOH (3)D (各2
分)
21.(4分)
(1)D(1分)
(2)< (1分)
(3)c(Cl-)=c(Na+)>c(H+)>c(CH3COO-)>c(OH-)(1分)(4)pH1+pH2<14 (1分)
22.(10分)(1)5 2 16 10 2 8 (2)①0.005 ② 0.004 ③21% 64%。
23、(12分)( 1 )0.2mol·L-1·min-1
(2)4 1/27
(3)C
(4)0.8+a/5 或0.8+0.2a
(5)n(A)=3n(B);n(C)≥0 [或n(A)=n(B)=0;n(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