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21-2022学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红河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

0分,共56分)
1.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其3d能级上的电子数是4s能级上的3倍,则此元素是( )
A.S
B. Fe
C. SiD. Cl
2。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3。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①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②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③干冰晶体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⑤分子晶体的堆积均为分子密堆积
⑥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中均存在阳离子,但金属晶体中却不存在离子键
⑦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能导电
⑧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A. ①③⑦B.只有⑥C.②④⑤⑦D. ⑤⑥⑧
4.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OCl2分子内含有()
A. 4个σ键B.2个σ键,2个π键
C. 2个σ键、1个π键D. 3个σ键、1个π键
5.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SO3B. PCl3C. CH4D.NO2
6。

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单质是( )
A.水晶B.碳化硅C.金刚石D.干冰
7.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其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
A.B.
C.D.
8。

金属钾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则在单位晶胞中钾原子的个数是
A. 4
B. 3
C.2D. 1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则分子越稳定
B.只有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C. 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 H-O键键能为463 kJ·mol-1,即18 g水分子生成H2和O2时,放出的能量为(2×463) kJ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形成元素周期系的根本原因
B.周期序数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越多
C.所有区的名称均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ﻬD.周期表共18个纵列,可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
1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左边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
B.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
C. 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ⅥA
12.下列关于氯化钠晶体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
B. 氯化钠的晶体结构中,每1个Na+仅结合1个Cl-
C.氯化钠的晶胞中的质点代表一个NaCl
D.氯化钠晶体中存在单个的NaCl分子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是几元酸
B.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羟基,它就属于几元酸
C. 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
D. 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
14.下列多电子原子不同能级能量高低的比较错误的是()
A. 1s<2s<3sB. 2p<3p<4p
C.3s<3p<3dD.4s>3d>3p
15。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ﻬA. Na+:1s22s22p6B. F:1s22s22p5
C. Cl-:1s22s22p63s23p5D.Mn:1s22s22p63s23p63d54s2
16。

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 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
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
17.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

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 )
A. CF4
B. CH4C. NH D.H2O
18.根据科学人员探测,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有关其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它们之间以氢键结合在一起
C.它们的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sp3—s
D.它们的立体结构都相同
19。

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
ﻬ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
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
C.稀有气体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20.用萃取法从碘水中分离碘,所用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
①不和碘或水起化学反应②能溶于水③不溶于水④应是极性溶剂⑤应是非极性溶剂
A.①②⑤B.②③④C. ①③⑤D. ①③④
21.2001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示意的是该化合物
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MgB
B. MgB2
C.Mg2BD. Mg3B2
2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O2、I2、Hg ②CO、Al、SiO2③Na、K、Rb④Na、Mg、Al
A.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3.下列对[Zn(NH3)4]SO4配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42﹣是内界
B. 配位数是4
C.Zn2+是中心离子D.NH3是配位体
24。

第N能层所含能级数、原子轨道数和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 )
A.3、9、18B. 4、12、24
C. 5、16、32D. 4、16、32
25。

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C60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60摩尔质量是720
B.C60与苯互为同素异形体
C.在C60晶胞中有14个C60分子
D. 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答案 D
2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F3为三角锥型分子
B. 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C. 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的s­pσ键
D. 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
27。

若ABn分子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3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n=2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
C.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ﻬD.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28。

下列排布不符合泡利原理的是()
A.2p能级:
B. 3d 能级:
C. 2p 能级:
D. 3d 能级: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4分)
29.(1)①根据等电子原理,CO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

③NO3-的空间构型_(用文字描述)。

(2)①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

②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 ).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3)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30。

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而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对上述过程的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ﻬ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3)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________键,水分子间还存在________,1mol H2O中含________mol氢键。

(4)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位离子。

请写出生成此配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上述元素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dh4比gh4稳定,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和a所形成的物质的沸点在f相应主族元素的同类型化合物中比较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的氢化物属于________晶体,a与d形成的化合物da4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它的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

(4)C,i、j可组成离子化合物cxij6,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阳离子c+(用○表示)位于正方体棱的中点和正方体内部;阴离子ij(用●表示)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和面心。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2。

Ⅰ。

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

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C分子中都包含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4)D的熔、沸点比C2H6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需指明D是何物质):________。

Ⅱ。

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NN。

(5)下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6)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7)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

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33。

短周期中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且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A和B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总和,C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s n np n+1,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D和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且D原子的2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B,C,D,E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D2﹣的结构示意图 .A,D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剂,其水溶液有弱酸性,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分子中含有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是分子.
(3)A,B,D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其中最简单原子数最少的一种是室内装潢时形成的主要气体污染物.试写出它的电子式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推测该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空间构型为.
(4)C和E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Y,其摩尔质量为65g/mol,Y受热或撞击时立即分解为两种单质.则Y 的化学式为,Y的阴离子是一种弱酸根离子,全由C元素组成,Y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某元素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其3d能级上的电子数是4s能级上的3倍,说明该元素的3d的电子数是2×3=6,其核外电子数=2+8+8+6+2=26,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是Fe元素。

2。

【答案】B
【解析】Na2S的电子式为,A不符合题意;NH3的电子式为,C不符合题意;H2S 的电子式为:。

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四种晶体的性质,对于①SiO2晶体中有极性键,对于②只能形成分子晶体,对于③干冰升华破坏范德华力,而不破坏共价键,对于④AlCl3是共价化合物,对于⑤冰不是分子密堆积,对于⑥说法正确,对于⑦离子晶体不导电,对于⑧划分晶体类型的依据,微粒间作用力和微粒类型,而不是堆积方式。

4。

【答案】D
【解析】C和Cl之间为σ键,C和O之间为一个σ键、一个π键。

5。

【答案】A
【解析】NO3﹣中有4个原子,5+6×3+1=24个价电子,
A,SO3中有4个原子,6+6×3=24个价电子,与NO3﹣是等电子体,故A正确;
B,PCl3中有4个原子,5+7×3=26个价电子,与NO3﹣不是等电子体,故B错误;
C,CH4中有4个原子,4+1×4=8个价电子,与NO3﹣不是等电子体,故C错误;
D,NO2中有3个原子,5+6×2=17个价电子,与NO3﹣不是等电子体,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A,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属于化合物,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故A不正确; B,碳化硅,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但碳化硅不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C,金刚石,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但金刚石属于单质,故C正确; D,干冰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故D不正确;故选C.
7。

【答案】D
【解析】A项,2s上应有两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B项,2p上两个电子自旋状态应相同;C项,违背了洪特规则,电子应尽可能占据不同轨道。

8.【答案】C
【解析】钾型晶体的晶胞为立方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其中有8个顶点原子和1个体心原子,晶胞内含有个原子,选项C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在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应越短,分子越稳定,A正确。

B中有些金属元素也可形成共价键。

C中水分子的两个O—H键的键角小于180°,其分子结构式虽为H—O—H,但不能表示分子结构的真正立体构型。

D中给出的H—O键的键能是破坏1 mol H-O键所吸收的能量,在H2O分子中有两个H—O键,应吸收能量2×463 kJ;而当H、O分别形成H2和O2,成键时需放出能量,其能量应是其键能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所以反应放出的总能量应是它们的代数和,故D错误.
10。

【答案】C
【解析】除ds区外,所有区的名称均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11。

【答案】D
ﻬ【解析】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左边的元素为ⅠA元素;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ⅦA族;副族和第Ⅷ族(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统称过渡元素,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中存在镧系、锕系,包含元素种类最多。

12。

【答案】A
【解析】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结合6个Cl-,而每个Cl-周围结合6个Na+,阴、阳离子配位数
均为6,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氯化钠晶体中的质点表示Na+或Cl-,C不符合题意; NaCl只表示Na+和Cl-个数比为1∶1,D不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由NaHSO4、CH3COOH、H3BO3等示例可判断A、B项错误;由HClO的酸性很弱而氧化性很强可判断C项错误;D项中H3PO4和H2CO3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但H2CO3的酸性比H3PO4(或n =1的HNO2)弱很多,这是因为溶于水的CO2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约几百分之一)与水结合成碳酸的缘故。

14。

【答案】D
【解析】原子中不同能级电子能量从小到大顺序是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A、B、C正确,D错误。

15.【答案】C
【解析】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电子总是从能量低的能层、能级开始排列,Cl-应是Cl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所以Cl-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

16.【答案】B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B正确;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故C错;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错。

17.【答案】C
ﻬ【解析】能被该有机物识别即能嵌入空腔形成4个氢键,则要求某分子或离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且能形成氢键,只有C项符合题意。

18。

【答案】C
【解析】甲烷水合物中包含CH4、H2O两种分子.二者中心原子均以sp3杂化,CH4中形成4个sp3—sσ键,H2O中形成2个sp3—sσ键;CH4是正四面体形,H2O是V形,所以CH4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在可燃冰中,CH4和H2O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19.【答案】D
【解析】共价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无关;物质的挥发性与分子内键能的大小无关;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难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它
们的价电子已形成稳定结构;氮气比氧气稳定是由于N2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键能(946 kJ·mol-1)比O2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497.3kJ·mol-1)大,在化学反应中更难断裂.
20。

【答案】C
【解析】碘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碘不溶于水。

萃取法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规律来进行物质的提纯的方法。

21。

【答案】B
【解析】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Mg原子和B原子的个数,进而确定化学式;在六棱柱顶点上的镁原子被6个六棱柱共用,在上下底面上的镁原子被两个六棱柱共用,根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Mg原子的个数为3,B原子的个数为6,所以Mg原子和B原子的个数比为3:6=1:2,所以化学式为MgB2,故答案选B.
22.【答案】D
【解析】:①中Hg在常温下为液态,而I2为固态,故①错;②中SiO2
ﻬ为原子晶体,其熔点最高,CO是分子晶体,其熔点最低,故②正确;③中Na、K、Rb价电子数相同,其阳离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点逐渐降低,故③错;④中Na、Mg、Al价电子数依次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键依次增强,熔点逐渐升高,故④正确.
23。

【答案】A
【解析】A.[Zn(NH3)4]SO4中外界是SO42﹣,內界是[Zn(NH3)4]2+,故A错误;
B.锌离子配位原子个数是4,所以其配位数是4,故B正确;
C.该配合物中,锌离子提供空轨道,所以锌离子是中心离子,故C正确;
D.该配合物中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所以氨气分子是配位体,故D正确;
24.【答案】D
【解析】每一能层包含的能级数目等于该能层的序数,故第四能层包含s、p、d、f三个能级,每一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其原子轨道数目的2倍,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以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1、3、5、7……的2倍。

第N能层含有4个能级,16个原子轨道,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32个。

25。

【答案】A
【解析】每个水分子与四个方向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每个氢键为2个水分子共用,故其氢键个数为
4×=2。

26.【答案】D
【解析】BF3为平面三角形,NH4+为正四面体型,CH4分子中碳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然后与氢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s.sp3σ键。

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为sp2杂化,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O原子形成π键,该π键垂直于杂化轨道的平面.
27.【答案】C
【解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若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
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28.【答案】C
【解析】泡利原理指的是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状态必须相反,C不符合。

29。

【答案】(1)①C≡O②2N A(或2×6.02×1023个或 2 mol) ③平面三角形 (2)① 1∶2②sp3小于 (3)1∶1
【解析】(1)①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根据氮气的结构式,可知CO的结构式为C≡O。

②二氧化碳分子内含有碳氧双键,一个双键含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所以,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6。

02×1023个(或2 mol)。

③NO3-中,N原子无孤对电子,原子配位数为3,则N原子采取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2)①CO中C和O形成叁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

②甲醇分子内C的成键电子对为4,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甲醛分子内C为sp2杂化,故甲醇分子内O—C—H键角比甲醛分子内O-C—H键角小。

(3)HCN分子中CN-与N2结构相似,含有三键,1个σ键与2个π键,再加上1个C—Hσ键,所以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2∶2。

即1∶1。

30.【答案】(1)2s22p4(2)A (3)氢范德华力2
(4)Cu2++4H2O===[Cu(H2O)4]2+
【解析】H2O分子的O原子采取sp3杂化,呈V形,H3O+中的O原子也是采取sp3杂化,呈三角锥形。

水分子之间既有氢键也有范德华力。

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1个氢键被2个水分子共用,平均1molH2O中含2mol氢键.
ﻬ31.【答案】(1)d碳的原子半径比硅的原子半径小,C—Cl键的键能比Si—Cl键的键能大(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3)分子正四面体分子(4)Na3[AlF6]
【解析】(1)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物质熔点规律可知d(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熔点最高。

CCl4比SiCl4稳定,原因是碳的原子半径比硅的原子半径小,C—Cl键的键能比Si-Cl键的键能
大;(2)H2O的沸点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高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3)f的氢化物(一般指水)属于分子晶体,a与d形成的化合物(CH4)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它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4)在晶胞中,含有阴、阳离子的数目比为1∶3,则化学式为Na3[AlF6]。

32.【答案】Ⅰ。

(1)Ar(2)极性(3)50(4)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Ⅱ.(5)CO中断裂1mol π键需吸收能量273 kJ,N2中断裂1 molπ键需吸收能量523。

3 kJ,所以CO分子中的π键比N2分子中的π键更容易发生反应
Ⅲ。

(6)1s22s22p63s23p63d84s23d104s1 (7)分子晶体
【解析】(1)18个电子的单原子分子是氩.(2)B是由两种元素的3原子构成的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则B是H2S,是极性分子。

(3)C是由两种元素的6原子构成的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原子个数比为1∶2,则C是N2H4,N原子采取sp3杂化,分子内有5个σ键,无π键。

(4)D是由6原子构成的含有18个电子有毒的有机物,应是甲醇。

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因此熔、沸点比C2H6的熔、沸点高.(5)CO分子中的一个π键的键能=1 071。

9kJ·mol-1-798。

9kJ·mol-1=273 kJ·mol-1。

N2分子内的一个π键的键能=941。

7kJ·mol-1-418.4kJ·mol-1=523.3 kJ·mol-1,键能越大越稳定,CO分子中的π键比N2更容易断裂,所以CO比N2活泼。

(6)基态N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2,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7)Fe(CO)5熔、沸点低,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是分子晶体.
33。

【答案】(1)Na>C>N>O;N>O>C>Na;
(2);;H﹣O﹣O﹣H;极性、非极性;极性;
(3);sp2;平面三角形;
ﻬ(4)NaN3;N3﹣+3H+=NH3↑
【解析】短周期中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则A处于第一周期,B,C处于第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A为氢元素;C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 n+1,s能级只能容纳2个电子,即n=2,C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3,故C为氮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A和B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总和,则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1=4,则B为碳元素;D原子的2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则D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故D为氧元素;D和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则E为Na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C>N>O;
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元素原子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降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Na;
(2)C为氮元素,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O2﹣的结构示意图为.H、O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剂,其水溶液有弱酸性,该化合物为H2O2,该化合物的结构式H﹣O﹣O﹣H,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为极性键、氧原子之间为非极性键,为展开书页型结构,是极性分子;
(3)H,C,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其中最简单原子数最少的一种是室内装潢时形
成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为HCHO.其电子式为,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该分子中心原子C原子价层电子对水为3,不含孤电子对,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4)Na和N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Y,其摩尔质量为65g/mol,Y受热或撞击时立即分解为两种单质,分解为Na与氮气,Y的阴离子是一种弱酸根离子,全由C元素组成,令组成为NaxNy,则23x+14y=65,则x=1,y=3,故则Y为NaN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3﹣+3H+=NH3↑
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