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油井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2、排液方法:替喷排液、抽汲排液、气举排液、泡沫排液。

3、常见的出砂井完井方法井底结构:裸眼砾石充填、管内砾石充填、渗透性人工井壁.
4、常用地面实验主要是射孔弹的性能标定,分为:混凝土靶实验、贝雷砂岩靶射孔试验、钢靶实验。

5、我国常用完井液是:清洁盐水聚合物完井液。

6、化学防砂分:树脂预涂层砾石防砂工艺、树脂预包核桃壳防砂工艺、树脂固砂工艺。

7、防砂完井方法:砾石充填、机械防砂、化学防砂、焦化防砂、复合防砂、其他防砂法。

8、通井分:管柱通井和钢丝绳通井。

9、井的出砂分:游离砂的析出、弱胶结砂岩层的出砂、砂岩骨架破碎出砂。

1、水泥的水化作用:水泥与水混合成水泥浆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水化产物。

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使水泥硬化和凝结,形成水泥石。

2、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水泥浆从配制开始到其稠度达到其规定值所用的时间。

3、水泥浆凝结时间: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时间。

4、水灰比:水与干水泥的重量之比。

5、窜槽:由于水泥浆不能将环空中的钻井液完全替走,而使环形空间局部出现未被水泥浆封固住的现象。

形成窜槽的原因:○1套管不居中、井眼不规则;○2水泥浆性能及顶替措施不当○3接触时间、顶替速度等因素影响。

提高顶替的效果措施:
○1采用套管扶正器○2在注水泥过程中活动套管○3调整水泥浆性能○4调节水泥浆再环空中的流速。

6、通井目的:检验井筒是否畅通无阻。

方法:通径规通井、铅模通井。

刮管目的:清除套管内壁水泥及炮眼毛刺,保证下井工具正常工作及封隔器坐封成功。

工具:胶筒式套管刮削器、弹簧式套管刮削器。

洗井目的:将井筒内的脏物用洗井液冲洗带出井筒。

方式:正循环洗井:把洗井液从油管泵入,由套管返出。

反循环洗井:把洗井液从套管泵入,由油管返出。

判断:当泵压力和排量一定时,正循环洗井液井底回压较小,洗井液在套管中上返的速度较慢;反循环洗井液井底回压较大,洗井液在油管中上返速度较快。

因此,当泵排量足够大时,采用正循环洗井液方式,这样对油层回压小,井内脏物不易伤害油层;反之,采用反循环洗井液方式,洗井液上返速度快,携带赃物能力强,对油层回压较大,易伤害油层。

7、一般来说,水泥浆的凝聚时间大于稠化时间。

1、套管的分类及作用
○1表层套管:顶部安装套管头,隔离地表浅水层和浅部复杂地层,使浅水层不受钻井液污染。

○2中间套管:封隔井下复杂地层。

○3生产套管:保护生产层,提供油气生产通道。

○4钻井衬管:减轻下套管时钻机负荷和固井后套管的负荷,节约套管和水泥,降低固井成本。

2、水泥浆的失水后果
定义:水泥浆中自由水通过井壁向地层渗入的现象。

○1将造成水泥浆急剧变稠,大大影响其流动性,从而不利于水泥浆对钻井液的顶替;○2如果自由水不能进入地层,可能留在水泥石中,形成孔道,水泥石分隔性、强度降低,导致窜槽;○3水泥浆大量失水进入油气层也将对油气层产生损害。

3、前置液分类、性质及作用
冲洗液:低粘度/剪切速率/密度。

用于紊流注水泥。

稀释和分散钻井液,防止钻井液胶凝和絮凝,有效冲洗井壁及套管壁,清洗残存钻井液及泥饼,水泥浆及钻井液间起缓冲作用。

隔离液:通常为粘稠液体。

有效隔开钻井液与水泥浆,形成平面推进型的顶替效果。

对低压、漏失层可起缓冲作用,具有较高浮力及拖拽力,以加强顶替效果。

4、完井方法选择
○1有效封隔油、气、水层,防止层间干扰
○2具备分层注水、注气、分层压裂、酸化等措施
○3稠油开采能达到注蒸汽热采要求
○4满足采油和井下作业要求
○5油田开发后期应具备侧钻条件
○6保持井筒稳定,确保油井具有一定寿命
○7油、气层与井筒保持最佳连通,储层损害最小
○8油气层与井筒尽最大渗流面积,入井阻力最小
○9应能有效控砂和防砂,确保油井长期正常生产
○10施工尽可能简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5、有枪身射孔器的特点
○1射孔弹、雷管等火品与井内液体无接触,只受井内温度影响。

○2射孔弹爆轰产物冲击能量大部分被枪身吸收,弹壳、弹架等碎片留在射孔枪内。

○3枪与枪刚性连接,用油管传送射孔器时,可以实现刚性输送。

○4直径较大有枪身射孔器,由于枪身保护,减小套管和水泥环损坏。

6、无枪身射孔器的优点:
(1) 射孔后无枪体膨胀,易从井中取出。

(2) 弹架有挠性,套管弯曲和有缩径时有良好通过性能。

(3) 重量轻、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射孔费用。

无枪身射孔器缺点:
(1)火工器件与液体直接接触,药柱和壳体承受温度和压力联合作用,降低射孔器性能指标。

(2) 不像有枪身射孔器能保护套管,在小直径套管内射孔时,损坏套管可能性很大。

(3) 单位长度上重量轻,特别是用塑料弹壳时,在加重钻井液里使用,下井比较困难。

7、复合射孔器工作原理
(1)聚能射孔和继后高能气体压裂两种作业合二为一,利用炸药和火药燃速差先射孔后压裂。

(2)聚能射孔弹射孔后,压裂弹随着燃烧,利用燃气脉冲加载碎解被压实孔壁,消除孔眼近井地层污染;压开致密岩层,孔道周围产生辐射状多裂缝,提高地层渗透性能,实现油井增产增注。

8、电缆输送式套管射孔(输送小直径射孔器)
优点:(1) 适应性强,可选各型射孔器,满足地质需要(2) 施工成功率高,成本低。

(3) 工艺成熟装备配套,施工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1) 高压油气井射孔时难以有效控制防喷。

(2)不易实现负压射孔。

(3) 采用有枪身射孔时,不能一次进行长井段射孔。

9、射孔参数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1孔深的影响:无论是否射穿污染带,孔道越长,对出油越有利,产量越高。

○2孔密的影响:加大射孔密度,增加单位长度上油流的面积,减小油流阻力,完善油井系数,提高油井产量。

当孔密增加到一定值以后,增加孔密不能提高产量
○3孔径的影响:孔径越大,油层和井筒联通面积越大,有利于提高产率,但孔径超过16mm 后对产能的增加无意义。

○4相位角的影响:合理的相位角有利于提高油井产率。

各向同性地层,0°到90°或180°时产能较大提高, 90°和180°之间变化时无大变化。

10、出砂地层类型及出砂特征
(1)游离砂的析出——流砂地层
指地层中没有胶结的砂粒。

在岩石孔隙中呈游离态,游离砂随着油气流带出岩石进入井筒,形成出砂。

(2)弱胶结砂岩层的出砂——疏松砂岩
特点:只要有流体流动就会有出砂,流量增大出砂量变大,并随着采液时间延长而加剧。

(3)砂岩骨架破碎出砂——脆性砂地层
砂岩的胶结物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流体冲击和岩石压力的变化。

这种出砂是后发的,不可逆。

11、地层出砂机理
(1)岩石性质对出砂的影响
○1与砂岩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

○2胶结良好的砂岩孔隙度较低但强度较高,能承受较高的生产压差。

○3高孔隙度的泥质胶结砂岩抗压强度低,在低速的液流冲击下,易脱离母体出砂。

○4每一种砂岩都有一定的破裂强度,超过该强度,胶结物被破坏就有可能出砂。

(2)油气流动特性对出砂的影响
拖曳力受液流粘度和速度影响。

液流速度越大,造成的拖曳力就越大。

粘度越高流动越困难,拖曳力就越大,越易出砂。

(3)生产措施引起的出砂
○1注水,强化注水采油加大井底压差,增大拖曳力,加剧出砂。

○2增产措施,增加井的出砂危险。

12、射孔完井方法
定义:下入油层套管封固后再用射孔弹将套管、水泥环和部分产层射穿,形成油气流通道的完井方式。

分套管射孔完井和尾管射孔完井。

适用地层:只有非均质的储层才适合射孔完井。

地质条件:○1砂岩储层、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
○2有气顶、或有底水、或有含水夹层等复杂地质条件,因而要求实施分隔层段的储层;○3各分层之间存在压力等差异,故要求实施分层测试、分层采油/注水/处理的储层;
○4要求实施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的低渗透储层。

13、裸眼完井方法、区别及适用地层
定义:储集层裸露,储集层以上用套管封固的完井方法。

分先期裸眼完井和后期裸眼完井。

适用地层:○1岩性坚硬致密均质储集层——无泥页岩层的碳酸盐岩或砂岩储层;○2无气顶、无底水、无含水夹层及易塌夹层的储层,○3单一厚储层、或压力、岩性基本一致的多储层;○4不需分层开采,且不需选择性处理的储层。

14、割缝衬管完井方法
定义:在裸眼完井的基础上,在裸眼井内下入割缝衬管。

有先期固井和后期固井。

适用地层:
○1无气顶、无底水、无含水夹层及易塌夹层储层。

○2单一厚储层,或压力、岩性基本一致的多储层。

○3不准备实施分隔层段,选择性处理的储层。

○4岩性较为疏松的中、粗砂粒储层。

15、砾石充填完井方法
对于胶结疏松,出砂严重的地层,一般采用砾石填充完井。

分为裸眼砾石充填完井和套管砾石充填完井。

16、引起油气水上窜的原因:○1水泥浆失重2桥堵引起的失重○3水泥体积收缩造成油气水上窜○4套管内发压,使套管收缩。

防止方法:○1注完水泥后及时使套管泄压,并环空内加压○2使用膨胀性水泥,防止水泥石收缩
○3采用多级注水泥技术或两种速凝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