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质量检测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升华和凝华”质量检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联系错误的是()
A. 露的形成──液化;放热
B. 霜的形成──凝华;吸热
C. 河水解冻──熔化;吸热
D. 湿衣服晾干──汽化;吸热
2.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飘缈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3.下列有关生活中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 衣柜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变小的,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B. 晶体和非晶体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C. 体温计在测量体温时为了读数准确,不能体外取出读数
D. 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5.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冰花主要是水凝固而成的;②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而成;③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内侧;④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将冰块放进外壁干燥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易拉罐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凝华
C. 液化
D. 升华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态必须先变成液态才能再变成气态
B. 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必须要用火加热
C. 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会放热
D. 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8.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 寒冷的冬天,衣服一旦冰冻就不会变干
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C. 液态石蜡在凝固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D. 热水可能比冷水蒸发的慢
9.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属于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 冬天湖面上结冰了属于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形成白雾属于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10.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
B.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C. 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 凝固
B. 升华
C. 凝华
D. 先升华再凝华
12.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A. 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C.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 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13.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 严冬,湖水结成冰
14.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B. 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
C. 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D. 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15.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二、填空题
16.小阳在学习升华与凝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看到老师做了演示实验,把碘颗粒放入试管中,并用塞子塞紧,放在温度约为9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试管中有紫色的气体产生。
小阳想:为什么不把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是113.5℃,由此分析得到:用热水加热是为了使碘不发生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碘从固态直接变为________。
17.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________.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________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水是________过程需________热.
18.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19.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以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于世,曾任临川内史的东晋诗人谢灵运游庐山有诗云:“昼夜蔽日月,冬夏黄霜雪”,霜的形成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 现象。
该过程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0.冬天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霜,霜是水蒸气 ________形成的;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_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_____热(填“吸收”或“放出”)的原理.
21.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冰的________现象;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棒冰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后产生的;秋天,路边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________现象后产生的;春天早晨的雾“消失”了是________现象.
2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________、后 ________(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________℃.
23.王哲发现妈妈炒菜时,总是最后才放盐.妈妈告诉他食用盐中都加有碘,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碘在高温下________;王哲从冰箱中拿出一块被保鲜膜包裹着的肉,在外面放置片刻后,保鲜膜的外面有很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_的现象.
24.结合图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见图所示)
小宇利用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
(1)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_ 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道理.
(2)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
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飞船的速度增大,势能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 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 、________
25.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由于________引起的,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方式失去水分的.
三、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①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②凝成小水滴或③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④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到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指出其中是放热还是吸热;
①________ ,________热
②________ ,________热
③________ ,________热
④________ ,________热;
(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在生活中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个措施________ 。
27.阅读《二十四节气》回答题。
二十四节气
2019年11月30日,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
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
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
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
的时间长度。
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
今2019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二
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________来划分的。
(2)圭表的影子是________现象。
(选填“光沿直线传播”或“光的反
射”)
(3)霜降是指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遇冷凝结变为霜,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