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儿手腕带佩戴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腕带正确佩戴率
回 顾 ...
PDC A
01
计划阶段
02
实施阶段
03
检查阶段
04
纠正阶段
01
计划阶段
腕带这样佩戴正确吗?
选题理由
亟需改进!
护理质控检查频繁出现的问题
1 2
因查对不严格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主题选定
选题理由
患儿
保障患儿医疗 安全,提高家 长满意度。
02
护士
提高核对患儿身 份的正确识别率, 降低不良事件的 发生,提高护理 质量。
步骤
主题选定
计划拟定
现状调查
P
原因分析
设定目标
制定对策
D
组织实施
效果检查
C
分析数据
A
标准化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目标
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率 100%
改善前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2018年6月6日—6月27日
调查地点: 儿科病房
负责人:李玲、陈晓娟
E1 统一使用黑色记号笔书写腕带信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日
息,要求填写字迹端正易辨认, 禁涂
改;带材质;
03 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
• 日常检查 • √ 每日护士长及质控护士督查 • 阶段考核 • √ 在8月末按照腕带查检表完成145人次的腕带使用抽查
02
抓落实,保证护理安全 制定相关 通过PDCA活动可更好 的提高护士们的责任感 及执行力,促进相互的 监督与制约,有效提高 了护士的核对意识。
03
组织
培养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科 学的管理工具解决问题,增 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及归属 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保证护理安全。
下一期PDCA主题
0.00%
效果确认
改善前后腕带正确佩戴率对比
97.25%
66.90%
改善幅度 30.35%
改善前
改善后
04 纠正阶段
标准化
附:儿科腕带正确佩戴流程
入院
更换腕带流程
入院
手腕带脱落、不清晰
办理入院手续
护士填写手腕带信息: 姓名、年龄、性别、住 院号、科室、诊断等
重新填写腕带信息
佩戴腕带时与患儿家长核对
确
佩
戴
不能时刻及时制止患儿
率
低
②家长担心患儿咬啃腕带不卫生
③患儿咬啃
③家长身份识别意识不强
患儿因素 婴儿口欲期
家长因素
护士没有有效沟通
对策拟定
要因
对策
执行时间 对策编号
患儿不配合
护士佩戴错误 护士执行力低 家长意识不强
材质问题
A1 加强对患儿的诱导,用儿童式方式沟 通
A2 根据情况佩戴至合适的位置 A3 腕部皮肤破损等情况佩戴患儿踝部 B1 规范化培训(内容全面) B2 新进人员加强带教 B3 松紧1指为宜 C1 护士长及质控员不定期督查 C2 落实培训,人人掌握 D1 加强宣教,强调佩戴腕带的重要性 D2 每项护理技术操作确认有无腕带 E1 统一使用黑色记号笔书写腕带信息 E2 与设备科反应更换腕带材质
[2]张剑茹,丁海燕.品管圈管理工具对提高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率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 践,2018,3(10):193-194
示范
视频教学
松紧适宜
微信提示
对策实施
对策三:(护士执行率低) C1 每日护士长督查腕带佩戴情况,科内 质控员不定期督查腕带配戴;
负责人:李玲、段方慧
C2 加强安全教育,组织科内人员学习《患 者十大安全目标》《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3];
调查方式:自制腕带查检表,了解腕带佩 戴情况。
调查人数:145人次
存在缺陷人数:48人 佩戴率(现况值):66.9﹪
对患儿腕带佩戴情况进行调查
现状调查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查对意识薄弱 家长认识不足 腕带松紧度不适宜 患儿不配合 护士未佩戴
字迹不清 PVC材料过敏
合计
例数 百分比 数据收集时间:
C3 制定《住院患儿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 定及流程》、《佩戴腕带流程》、《患儿 身份识别制度》(附件)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日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C4 每天交接班时检查患儿的腕带,对腕 带松脱、字迹不清的立即更换;
[3]邓玉英,万翠,胡丹,陈金阳,黄晓敏,王金丽,刘付国英.品管圈活动提高儿呼吸科住院患儿腕带佩戴依 从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2):165-166.
提高护士核对信息执行率
对策实施
对策四:(家长认识不足)
D1 加强宣教,强调佩戴腕带的重要 负责人:朱玉翠、段方慧
性,加强患儿家长的安全风险意识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日
教育,鼓励家长主动参与患儿身份
有效核对;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D2 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前均确认有无 腕带,提高家长重视度;
对策实施
对策五:(材质问题)
89.32%
95.57%
110000..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1 原因分析
头脑风暴
科室围绕腕带正确佩 戴率低为主题召开头脑风 暴讨论会总结了影响患儿 腕带佩戴率低的因素。
字迹不清晰,易模糊
①护士执行能力低
护士因素
③护士佩戴不正确
其他因素
护士思想不重视
医院
完善安全管理 制度,规避医 疗风险。
主题选定
2018年6月1日经过全科护士讨论,在护士长带领下启动 “提高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率”的质量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改进小组介绍
成员
职称
XX
护师
陈XX
护师
XX
护师
杨X
护师
陈XX
护士
顾XX
护士
XX
护士
层级
N3 N3 N3 N2 N1 N1 N1
01 计划拟定
时间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对策一
对策一 对策一 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三 对策三 对策四 对策四 对策五 对策五
02 实施阶段
对策实施
对策一:(患儿不配合) 负责人:李玲、陈裕敏
A1 加强对患儿的诱导,用儿童式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
方式沟通, 或选择在患儿安静或睡
着时戴上[1];
月28日
A2 小婴儿用安全别针将腕带佩戴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在右上臂外衣上或者佩戴在患儿手 镯上;
A3 腕部皮肤破损、皮疹等情况可 佩戴患儿踝部;
[1]高樱,罗顺清,李晓君,钱勇.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 管理,2015,15(06):709-712
佩戴,强调腕带重要性
核对腕带流程
护士在将进行标本采集、静脉 输液及其他护理操作等活动
护士到床旁 核对医嘱执行单
核对床头卡 核对患儿腕带,由患儿家长陈 述患者姓名
确认
执行
检讨与改进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PDA 急需实行,腕带采取电脑打 印,腕带材质需要改进,分男 女宝宝佩戴;
总结
01
统一思想,规范管 理:腕带核对能有效 防止错误识别,确保 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 正确性。
强调不够,没有相关措施
②护士宣教不到位
选择部位不适 松紧度不宜 没有系统培训
PVC材料
工作繁忙、意识不强
没有解析详细到位
对家长缺乏沟通,机械操作
制度不完善,流程不明确
①患儿不配合
受惧怕打针心理影响
①家长配合不够
瘙痒、佩戴过紧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②患儿不适
④护士长监管不力 腕
工作繁忙 追踪工作不到位
带
正
这样我 也很喜欢
对策实施
对策二:(护士佩戴方法不正确)
B1 培训腕带佩戴方法:对全体护士进 行实操培训,对所有新入科人员、实习 生等都予进行规范化培训与带教;
负责人:陈晓娟、杨晶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 日
B2 腕带松紧度应适宜,佩戴腕带前用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腕带测量患者手掌的最小周长并在腕带 上做标记,为患儿佩戴腕带的松紧度为 在可容纳一指,且固定的扣眼应在标记 的内侧[2];
效果确认
序号
项目
实施前/人数 实施后/人数
1
查对意识薄弱
2
家长认识不足
3
腕带松紧度不适宜
4
患儿不配合
5
护士未佩戴
6
字迹不清
7
PVC材料过敏
合计 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率(样本145人)
16 11 8 5 3 3 2 66.9﹪
1 1 0 1 0 0 1 97.25%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16
33% 6月6日至6月27日
11
23% 调查145名住院患儿,
8 5
16.66% 10.41%
48名患儿没有正确佩 戴腕带;
3
6.25%
3
6.25%
100-(48÷145×100﹪)
2
4.16% =66.9﹪
48
100%
20 15 10 5 00
柏拉图
33.00%
56.00%
72.66%
83.07%
回 顾 ...
PDC A
01
计划阶段
02
实施阶段
03
检查阶段
04
纠正阶段
01
计划阶段
腕带这样佩戴正确吗?
选题理由
亟需改进!
护理质控检查频繁出现的问题
1 2
因查对不严格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主题选定
选题理由
患儿
保障患儿医疗 安全,提高家 长满意度。
02
护士
提高核对患儿身 份的正确识别率, 降低不良事件的 发生,提高护理 质量。
步骤
主题选定
计划拟定
现状调查
P
原因分析
设定目标
制定对策
D
组织实施
效果检查
C
分析数据
A
标准化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1周 2周 3周 4周
目标
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率 100%
改善前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2018年6月6日—6月27日
调查地点: 儿科病房
负责人:李玲、陈晓娟
E1 统一使用黑色记号笔书写腕带信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日
息,要求填写字迹端正易辨认, 禁涂
改;带材质;
03 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
• 日常检查 • √ 每日护士长及质控护士督查 • 阶段考核 • √ 在8月末按照腕带查检表完成145人次的腕带使用抽查
02
抓落实,保证护理安全 制定相关 通过PDCA活动可更好 的提高护士们的责任感 及执行力,促进相互的 监督与制约,有效提高 了护士的核对意识。
03
组织
培养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科 学的管理工具解决问题,增 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及归属 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保证护理安全。
下一期PDCA主题
0.00%
效果确认
改善前后腕带正确佩戴率对比
97.25%
66.90%
改善幅度 30.35%
改善前
改善后
04 纠正阶段
标准化
附:儿科腕带正确佩戴流程
入院
更换腕带流程
入院
手腕带脱落、不清晰
办理入院手续
护士填写手腕带信息: 姓名、年龄、性别、住 院号、科室、诊断等
重新填写腕带信息
佩戴腕带时与患儿家长核对
确
佩
戴
不能时刻及时制止患儿
率
低
②家长担心患儿咬啃腕带不卫生
③患儿咬啃
③家长身份识别意识不强
患儿因素 婴儿口欲期
家长因素
护士没有有效沟通
对策拟定
要因
对策
执行时间 对策编号
患儿不配合
护士佩戴错误 护士执行力低 家长意识不强
材质问题
A1 加强对患儿的诱导,用儿童式方式沟 通
A2 根据情况佩戴至合适的位置 A3 腕部皮肤破损等情况佩戴患儿踝部 B1 规范化培训(内容全面) B2 新进人员加强带教 B3 松紧1指为宜 C1 护士长及质控员不定期督查 C2 落实培训,人人掌握 D1 加强宣教,强调佩戴腕带的重要性 D2 每项护理技术操作确认有无腕带 E1 统一使用黑色记号笔书写腕带信息 E2 与设备科反应更换腕带材质
[2]张剑茹,丁海燕.品管圈管理工具对提高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率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 践,2018,3(10):193-194
示范
视频教学
松紧适宜
微信提示
对策实施
对策三:(护士执行率低) C1 每日护士长督查腕带佩戴情况,科内 质控员不定期督查腕带配戴;
负责人:李玲、段方慧
C2 加强安全教育,组织科内人员学习《患 者十大安全目标》《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3];
调查方式:自制腕带查检表,了解腕带佩 戴情况。
调查人数:145人次
存在缺陷人数:48人 佩戴率(现况值):66.9﹪
对患儿腕带佩戴情况进行调查
现状调查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查对意识薄弱 家长认识不足 腕带松紧度不适宜 患儿不配合 护士未佩戴
字迹不清 PVC材料过敏
合计
例数 百分比 数据收集时间:
C3 制定《住院患儿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 定及流程》、《佩戴腕带流程》、《患儿 身份识别制度》(附件)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日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C4 每天交接班时检查患儿的腕带,对腕 带松脱、字迹不清的立即更换;
[3]邓玉英,万翠,胡丹,陈金阳,黄晓敏,王金丽,刘付国英.品管圈活动提高儿呼吸科住院患儿腕带佩戴依 从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2):165-166.
提高护士核对信息执行率
对策实施
对策四:(家长认识不足)
D1 加强宣教,强调佩戴腕带的重要 负责人:朱玉翠、段方慧
性,加强患儿家长的安全风险意识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日
教育,鼓励家长主动参与患儿身份
有效核对;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D2 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前均确认有无 腕带,提高家长重视度;
对策实施
对策五:(材质问题)
89.32%
95.57%
110000..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1 原因分析
头脑风暴
科室围绕腕带正确佩 戴率低为主题召开头脑风 暴讨论会总结了影响患儿 腕带佩戴率低的因素。
字迹不清晰,易模糊
①护士执行能力低
护士因素
③护士佩戴不正确
其他因素
护士思想不重视
医院
完善安全管理 制度,规避医 疗风险。
主题选定
2018年6月1日经过全科护士讨论,在护士长带领下启动 “提高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率”的质量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改进小组介绍
成员
职称
XX
护师
陈XX
护师
XX
护师
杨X
护师
陈XX
护士
顾XX
护士
XX
护士
层级
N3 N3 N3 N2 N1 N1 N1
01 计划拟定
时间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7月7日
对策一
对策一 对策一 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三 对策三 对策四 对策四 对策五 对策五
02 实施阶段
对策实施
对策一:(患儿不配合) 负责人:李玲、陈裕敏
A1 加强对患儿的诱导,用儿童式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
方式沟通, 或选择在患儿安静或睡
着时戴上[1];
月28日
A2 小婴儿用安全别针将腕带佩戴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在右上臂外衣上或者佩戴在患儿手 镯上;
A3 腕部皮肤破损、皮疹等情况可 佩戴患儿踝部;
[1]高樱,罗顺清,李晓君,钱勇.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 管理,2015,15(06):709-712
佩戴,强调腕带重要性
核对腕带流程
护士在将进行标本采集、静脉 输液及其他护理操作等活动
护士到床旁 核对医嘱执行单
核对床头卡 核对患儿腕带,由患儿家长陈 述患者姓名
确认
执行
检讨与改进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PDA 急需实行,腕带采取电脑打 印,腕带材质需要改进,分男 女宝宝佩戴;
总结
01
统一思想,规范管 理:腕带核对能有效 防止错误识别,确保 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 正确性。
强调不够,没有相关措施
②护士宣教不到位
选择部位不适 松紧度不宜 没有系统培训
PVC材料
工作繁忙、意识不强
没有解析详细到位
对家长缺乏沟通,机械操作
制度不完善,流程不明确
①患儿不配合
受惧怕打针心理影响
①家长配合不够
瘙痒、佩戴过紧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②患儿不适
④护士长监管不力 腕
工作繁忙 追踪工作不到位
带
正
这样我 也很喜欢
对策实施
对策二:(护士佩戴方法不正确)
B1 培训腕带佩戴方法:对全体护士进 行实操培训,对所有新入科人员、实习 生等都予进行规范化培训与带教;
负责人:陈晓娟、杨晶 实施时间:2018年7月7日~7月28 日
B2 腕带松紧度应适宜,佩戴腕带前用 实施地点:儿科病区 腕带测量患者手掌的最小周长并在腕带 上做标记,为患儿佩戴腕带的松紧度为 在可容纳一指,且固定的扣眼应在标记 的内侧[2];
效果确认
序号
项目
实施前/人数 实施后/人数
1
查对意识薄弱
2
家长认识不足
3
腕带松紧度不适宜
4
患儿不配合
5
护士未佩戴
6
字迹不清
7
PVC材料过敏
合计 患儿腕带正确佩戴率(样本145人)
16 11 8 5 3 3 2 66.9﹪
1 1 0 1 0 0 1 97.25%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16
33% 6月6日至6月27日
11
23% 调查145名住院患儿,
8 5
16.66% 10.41%
48名患儿没有正确佩 戴腕带;
3
6.25%
3
6.25%
100-(48÷145×100﹪)
2
4.16% =66.9﹪
48
100%
20 15 10 5 00
柏拉图
33.00%
56.00%
72.66%
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