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B卷(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55分)
1. (25分) (2018七下·安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材料三】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于2018年初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播出。
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节目还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让中华文化的瑰宝真正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中华文化的经典巅峰来反映文化盛世。
(1)从【材料一】【材料二】中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3)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根据自己也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
(4)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合作共赢”的感悟。
(5)阅读【材料三】后,你认为在你所在学校,可以用除此之外的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哪些方式来传承经典?(至少两点)
2. (4分) (2016八下·扬州期末) 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
诚然,决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sè________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duò________落,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xī________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nì________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3. (10分) (2016九上·无锡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________ ,宵眠抱玉鞍。
(________《塞下曲》)
②________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________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⑤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⑧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
(王之涣《________》)
4. (2分) (2020九上·越城期末) 下列典籍以作者字命名的是()
A . 《袁中郎集》
B . 《稼轩长短句》
C . 《柳河东集》
D . 《定庵全集》
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
B .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少部分是动物寓言。
C . “巨人三传”所称颂的英雄,不是以武力称雄的人,而是能够超越灵与肉的痛苦、倾心为公众服务的“人类的忠仆”。
D . 《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6. (7分) (2018七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本诗描写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
作者也经历了一个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心路历程。
(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
(2)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7. (5分) (2016九上·娄星期末) 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乌镇举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下图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49分)
8. (6分)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3题。
小作文
巩高峰
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
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
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
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
”这是吴老师的原话。
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
去年秋,麦子种下之后,我妈每天傍晚都要下地,那天傍晚,我跟去玩儿,到了地头,发观一群鸟欢天喜地地啄着地里的小麦种子,我妈很生气,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扔了过去、鸟四下飞逃没想到有一只跌跌撞撞,怎么也飞不起来——块石头竟然砸中了它,那是一只黑色的幼鸟,左腿被砸折了。
天色已晚,我把它带回了家,在灯光下才发现那是一只鸟鸡,我妈觉得特别晦气,让我赶紧把它扔了,可我从看到它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坚持要留下它,并且给它养伤。
我妈坚决不同意,觉得家里养乌鸦太不吉利。
没办法,我悄悄在院子后面的泡桐树下,为它搭了个小窝,把它拴在凸起的树根上,还给它的伤腿绑了两根树枝.我每天拿菜去喂它,可它死活不肯吃,我挠头犯难,被我姐看到了,她笑着说:“谁都知道乌鸦喜欢去地里吃粮食,你喂它莱.它能吃吗?”我选才找到原因,就偷偷带小麦去喂它。
喂了一个冬天,它长碍又肥又壮,黑色的羽毛透着绿。
春天到来的时侯,泡桐树开花了,它的伤也好了,有一天我去嚷它,窝里只剩一截断绳,它不见了。
我院里院外找了个遍,突然听到“呱呱”两声,抬头发现它站在泡桐树上,怔怔地看看我,满眼不舍,我捧着小麦,怎幺诱惑都没用,它还是飞走了。
吴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一件难忘的事”,我就把这事写了。
吴老师将我的作文在三个班都读过一遍后、意犹未尽,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说:“这是个好素材,不但真实,而且感情饱满,县里正在举办小学生作文竞赛,我们学校每年都参加,还从来没拿过奖,我这篇文章是人希望获奖的。
”
我“啊”了一声,表示惊讶,吴老师笑了,接着说:“不是说现在这样交去就能得奖,得修改修改,要改一下结尾,不能是乌鸦自己跑掉的,没境界,要改成你发现春天来了,老乌鸦总来看它,于是你主动把它放了。
它站在泡桐树上久久不肯离去,你赶它走,它才跟着父母恋恋不舍地飞走了。
你改完重新抄一遍,拿来我看看。
”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茫然地回到课桌前,想了半天,迷茫地改了结尾,放学时把作文放到了吴老师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吴老师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指着我昨天交的作文,邹着眉头说:“结尾改得不错,不过我想了想,前面也要改,乌鸦是一只不祥鸟,救一只乌鸦总觉得有点怪,这样你把它改成喜鹊吧,喜鹊听起来喜庆而且看起来也好看一些。
”
于是我不情愿地回到教室改,乌鸦和喜鹊对我来说没有区别,吉祥不吉祥的我也不太懂,吴老师叫改,应该不
会错。
如果这篇作文直的能得奖,用同桌小利的话说,这是可以写进校史的,很牛!为了能牛一把,改就改吧。
我丰收着,这下大功告成了吧,把作文交上去,就等喜报传过来啦!谁知下午放学时,吴老师把我叫到了他的宿舍。
他拿着我那篇作文和两张稿纸,让我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说:“我把作文给校长看了,校长也觉得这次有希望得奖,所以特地让我叫你过来,人些细节不要改一改,你看——乌鸦,哦不,喜鹊,不应该是你妈妈拿石头砸伤的,这样写显得大人不爱护小动物,对吧?咱们改一下,改成它练习飞翔,不小心摔伤了腿。
还有,按之前写的,是你自己主动放飞喜鹊,你这么小的年纪觉悟没这么高,改成老师和校长知道情况后给你做工作,你想通了,才放飞喜鹊的,好吧?你现在就改,改完往新稿纸上抄一遍,校长明天要去县里开会,正好把稿子交上去。
我去给你打晚饭。
我已经让小利给妈说了,不用担心回家晚。
”
我百般纠结,结尾改了,开头改了,细节也改了,这还是我那篇作文吗?可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吴老哪连晚饭都为我想到了,我能说不改吗?
那天的晚饭、吴老师一直给我夹莱、夸我作丈修改得好,还说我各方面都有进步,下个学期能进班委会、我熟械地吃着饭、饭菜是什么味道却没留下一点印象,不知道为为什么,我高兴不起来。
一个月后,学校在通告栏里用一整张红纸发布了喜报,庆祝我校学生第一次在全县小学文竞赛中获二等奖。
全班都拉我去看,我那篇作文竟然真的得了奖。
我死活都不肯去,小利说我脸都红了。
害羞吗?当然不是,谦虚吗?更不是。
可是第二天的全校表彰会、我就躲不过去了,那次大会本来是表彰上学期的优秀学生的,没想到,最后是隆重给我颁发作文二等奖,我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都来不及。
在全校师生面前,我捧着大红面的获奖证书、奖品,却低着头,像犯了错误。
校长亲自给我颁奖之后,还宣布本学期每周一的全校升旗仪式由我来领队。
不知怎的,我突然放声大哭。
吴老师带着在台下拼命鼓掌。
大家都很感动,觉得我是真情流露,是激动。
可是谁也不会相信,我真不激动,而是莫名其妙地羞愧难当。
我觉得那篇作文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可是每个字又的确是我写的。
那种感觉,我怎么也说不清楚。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3期)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吃惊”“我”平时的作文还是不错的,但自己的作文被吴老师在课堂上朗读还是头一回,因而感到意外,意愈外之中也有惊喜。
B . “似懂非懂”,“我”听清楚了吴老师修改作文结尾的要求,似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祥修改,也表达了对吴老师前后言行不一,竟然亲自让自己作文造假的不理解、不赞成的态度。
C . “我高兴不起来”:虽然得到吴老师的夸奖和重用的承诺,但由于不由自主地一改再改,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不但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反而有些失落和郁闷。
D . “那种感觉”:“我”因为被动修改自己的作文而感到无奈和郁闷;因为不赞成作文造假却又不敢表示反对意见而感到内疚和自责;因为作文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己经与自己无关但却领取了作文获奖的荣誉而感到羞愧。
(2)这简小说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
下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文是小事,做人才是大事,教会学生做人,要从学生小时候做起,从作文等学习、生活的小事做起。
B . 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明显的弊端:以成人价值观为标准的教学导向弄虚作假,受误导的学生作文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真实,作文己经不是学生自我的展示,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是被动、无奈、纠结、痛苦的经历。
C . 做人如作文,违背真心、良心和本意去作文,做事,做人,不但不会给人带来成功与快乐,反而只能给自己带来失落与痛苦。
D . 青少年要根据自己的特性真实地成长,如果被动地受外界因素的左右,身不由已地发展,到头来只会迷失了自我,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不喜欢的陌生人。
(3)下列四个同学对文中人物的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说:“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但我看作者把他写得像个高中生似的,让人感觉不够真实可信.作者要通过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我”的形象中有过多的作者的影子,这个人物就显得过于多愁善感了。
B . 乙说:“吴老师”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这个人,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与众不同的好老师,到后来呢,才发现原来是个言行不一的人,再从作者给他取了个叫“吴文化”的名字看,他是作者在小说中又爱又恨、又赞扬又批评的一个人物。
C . 做人如作文,违背真心、良心和本意去作文,做事,做人,不但不会给人带来成功与快乐,反而只能给自己带来失落与痛苦。
D . 丁说:“小利”呀,他在小说中只是个小配角,可有可无,没多少意义。
你看,他在文中共露脸三次,对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和传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实在文中的作用不大,我认为即使删除这个人物也无妨。
9. (9分) (2016八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
⑤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⑥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
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选自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这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B .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C . 联拱石桥是由石砌桥墩把各个拱连成一个整体的桥。
D . 赵州桥是建在洨河上,卢沟桥是建在永定河上。
赵州桥比卢沟桥修建得早。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和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可算是我国的石拱桥的惊人的杰作。
B .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这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的特点。
C . 因为“卢沟晓月”成为胜景,所以卢沟桥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D .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这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3)划线句子“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中加横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0. (20分) (2020九上·大安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背影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
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
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
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
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
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
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
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
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
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
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
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
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
”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
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
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
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
这时我的泪又来了。
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
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
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
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
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次背影?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3)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通过“背影”描写父亲,表现父爱的主题,在我们的初中课本中也有一篇这样的文章,请写出文题及作者。
再描述一个你的父亲最让你感动的瞬间。
11. (14分)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缘溪行缘: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异:________
③欲穷其林穷:________
④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章第①段描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三、写作表达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九上·双城期末)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篇文章。
(一)命题作文
与他人相逢,也许是一次情感的寄托;与书籍相逢,也许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大自然相逢,也许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历史相逢,也许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请以“相逢”为题目,写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材料作文
沉香树被划开缺口后,形成道痂,这道痂燃烧后能散发迷人的香气,如人生,人生也有缺口,也会有痂。
不幸和磨难不可避免,但受伤未必是件坏事,有时候,它可以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美丽。
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55分)
1-1、
1-2、
1-3、
1-4、
1-5、
2-1、
3-1、
4-1、
5-1、
6-1、
6-2、
7-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49分)
8-1、
8-2、
8-3、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
三、写作表达 (共1题;共5分)
12-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