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2017-2018学年下学期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
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一、(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
..(zhēngróng)
B、瞋.(chēn)以遗.(wěi)陛.(bì)下
C、颓圮.(qǐ)方遒.(qiú)岁月稠(
..cóu)
D、青荇.(xìng)浪遏(
..è)濡.(rú)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惆怅玉决苍茫激扬
B、寥廊食邑彳亍寂寞
C、荡漾仓淬胆怯耀眼
D、火钵熏黑戮力漂泊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两次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
D、燕王诚振怖
..大王之威振怖:惧怕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
..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
..时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
6、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
“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属于写实兼写虚手法。
B.“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
“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
C.“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
“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百侣”们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一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各路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
万户侯——本为汉朝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此处指代大军阀、大官僚。
7、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8.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题3分,共9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今者有小人之.言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下列与“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1.“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曹无伤向项羽密报刘邦“珍宝尽有之”,而范增却说刘邦“财物无所取”,项羽觉得曹无伤说了假话,于是借刘邦的刀杀曹无伤。
B.项羽说的这一句话很愚蠢,等于自毁耳目,可见作者对项羽这个人的厌恶。
C.这是司马迁刻画项羽性格的最深刻的一笔,写出了项羽直来直去,心口如一的个性。
D.项羽说这话前未经深入思考,事后他很后悔。
三、(18分)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3)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取道。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4.三四两句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14.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6~18题。
(9分,每题3分)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6.诗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人向我们展示大海的整体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4分)
19、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这个故事引出甲乙两人的观点。
(每个观点不超过15字)(4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形: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在即将接近墙壁的一刹那,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
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可敬的蜘蛛,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甲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50分)
20. 拒绝,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怎样看待拒绝?你有过怎样的经历?请以“拒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24分)
1—7 D D D C C A C(“迷失了方向”,说法欠妥;“绝望”错误)
8.B(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有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没有借代)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9.B(与例句同,都作代词,代人。
A项结构助词“的”;C项动词,到;D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10.C(“被”是“穿”的意思,不是被动句的标志;A、B、D三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式。
)
11.C(正确评价了作者善于利用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A项分析夸大了项羽的智谋。
不符合人物性格;B项分析又贬低了项羽,不合实际;D项分析中的“后悔”在文中无依据。
)
三、12【解析】文言语句翻译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语(如“自意”“目”“以”“之”等),还要注意特殊句式(如〈1〉中的状语后置)。
(共10分)
【答案】(1)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2)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3、补写名句(8分)
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⑵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⑶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4)皆白衣冠以送之既祖
四、(共6分)
14、(3分)这两句用“无定河边骨”同“春闺梦里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用“犹是”二字把他们联系起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15、(3分)这首诗表现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表达了对死者和家人的深切同情。
五、(共9分)
16【答案】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对大海的感受。
17【答案】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海人格化了、生命化了。
18【答案】诗人通过描写对大海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之情.
六19(4分)
【答案】甲:面对挫折(失败、困难)要坚持不懈(振作起来、执著)。
乙:面对挫折要学会重新选择。
(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七、作文(50分)略。